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在中学数学中历来是个难点这是因为:解这类题方法灵活,问题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与旧知识联系很少;同时解题时的思考方法与以往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也大不一样;解题得数也比较大,不便验算.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突破这一难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研究性学习”被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提了出来 ,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式开始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 ,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研究 ,因此笔者想就这么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很多 ,对其称谓也不一致 ,常见于各种书籍、杂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观点二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题作…  相似文献   

3.
《白杨》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它语言含蓄,意义深刻,全文唯一的点睛之句就是“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一句的意思本身就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意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实质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便是学习这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1.从“心”字入手,变抽象为具体. 首先我抓住“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一点睛之句设问:“这‘心'是指什么,谁能在这字的后面补上一字,使这句话的意思明确一些?”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地顺着自己理解的方向补出“心意”、“心事”“心愿”、“心情”等词语,然后通过比较选出最为恰当的一词“心愿”.这样一补“表白自己的心”就成了“表白自己的心愿”,使抽象的语意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秦之“过”安在?学过《过秦论》的人都会知道:“不施仁政。”但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怎样理解,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A、因不施仁政,所以由秦始皇的攻变为子婴的困守关中。 B、不施仁政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 C、攻守的形势变了,秦却不施仁政。分析三种看法可知:“过的总因”相同,即下施仁政;不同的是,对“仁与攻守的关系”理解各异。①“仁”作用的对象不同:A、B两种看法,“仁”对攻守而言;C的看法,“仁”只对“守”而言。②攻守确指不同:A认为,始皇攻,子婴守;B、C认为,始皇攻,始皇守。作为语文教学,本来知道“秦之过”在于“不施仁政”即可,无须一定要去深究,去无端地争执。而课后的习题一却直接涉及到对论点的理解,因此,就有弄清这一问  相似文献   

5.
德莱塞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他对托尔斯泰的看法时说:“照我看来,托尔斯泰那永垂不配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社会学说和道德学说,而是表现于他的长篇小说.”德莱塞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它不仅仅反映了长时期以来许多人对“托尔斯泰主义”的不理解,同时也是典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分裂论”的又一体现.这种“分裂论”在我国早已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其错误在于把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全部归纳为他的政治观点,我完全赞同这种分析.但是,当再进一步将世界观具体化为哲学观、历史观、道德观时,却又认为托尔斯泰的政治观点、宗教观点与他对生活进程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揭示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并把宗教观点与政治观点一起说成是反动的.对托尔斯泰的宗教观完全否定的看法我不能不表示异议.宗教,“托尔斯泰主义”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究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应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这与“概念为本”的教学所提倡的“推动学生从事实性知识走向概念性理解”[1]2“能够使用相关证据、准则和明确的标准,找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1]69等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教参》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作“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并且认为在课后“思考和练习”的三种理解中“第一种理解正确”。对此,余祥生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即攻守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始皇却不施行仁义。练习题的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这句的译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意境?周谷城先生说.它“相当玄奥,不易理解。”此说甚为有理。对意境进行界说碰到的第一问题就是:意境是不是就是境界?有两说。一说是,意境即境界,二者完全相等;另一说是,不。可是,说“不”的却不太多。其源盖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开首就说:“词以有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就是“有人认为”的意思,如果用于口头则是一种发语方式,所持话语或观点者往往为泛指对象。如“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这里的“有人”是谁,大家都不知道。“有人说”也是一种写文章的设置方式,以此为端,形成垫势,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进入下文议论服务。“有人说”的内容或观点倾向,有的是正面的,多数为有争议的甚至反面的。对“有人说”的内容或观点进行评说,当然要摆事实,讲道理,  相似文献   

10.
初学外语,面对着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初中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记不住”:记不住语音,记不住词汇,记不住句型结构,记不住语法规则……。在记忆这些语言知识时,可采用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方法。机械记忆是依靠机械重复进行的“死记”。如由于受多种语言影响,英语中许多词的读音和拼法不一致,即音形不一致,对此,需要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活记”。良好的记忆应是两种记忆兼备,但在更多的时候,理解记忆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记忆。把语音放在语流中记(如放在词或短语中),把词汇放在句子中记,把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化学这门课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每堂课里也许听得津津有味,看书也不感到艰涩难懂;但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该理解的不太清楚,特别是高中毕业总复习时,更使学生产生化学这门课是“零、乱、散”。果真如此吗?诚然,这种反映有学生本身学习方法急待改进的一面,但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上存在问  相似文献   

12.
当丁丁妈妈沉浸在亲人团聚的喜悦中时,丁丁的“妈妈,你肯定是不爱我的,我也不爱你了”无疑让她“一下子愣住了”——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震惊、委屈、难过……丁丁妈妈的感受可能还要复杂。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人之初,性本“自我”(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龄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这表现为他们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难理解和接受他人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他们还缺乏一种主动、自觉地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快乐,很难理解别人的渴望或痛苦。这…  相似文献   

13.
问题由来拜读贵刊第3期《名题巧解有谬误》一文,臧老师对这类名题发表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认为借一还一的巧解方法有谬误,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人认为,此类名题应从两个层面去解读。站在人文的角度的层面去理解,是一种巧解,但对单位“1”的理解,必须从探究数学奥秘的层面去解  相似文献   

14.
拙文《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发表后,除了少数同志赞成外,多数同志表示异议。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并答复一些同志的质疑,再作此文。一、课堂教学方法应提倡“百花齐放”, “一讲到底”的方法也无可非议我说:“一堂历史课,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只要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历史知识,就是在培养学生智能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这里,是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百花齐放”,并非把它纳入某种“教学模式”。同时我又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来讲解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总体而言,历史课教学应以讲解为主。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许多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外语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有同学反映:“老师,我的记性不好,单词记不住,硬是记不住呵!”本来,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应该记得快,记得牢。可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觉得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呢?问题在于是否勤于思索,是否通过艰苦的努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就可以变得聪明,只要努力,就可以增强记忆。渊博的知识来自点滴的积累。积累知识靠什么?记忆是一种办法。要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应做到两点。一是理解,必须充分而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学的东西。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意思是埋头读一会儿书,再抬起头来把书中所讲的道理咀嚼消化,仔细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16.
【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天山高级中学期中考试作文题【原题再现】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对此有何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写作指导请学生就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高考作文命题常见的思路。针对这一类作文,学生首先要抓关键词,理解所给观点,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各位茶客还记得2004年第4期“镇西茶馆”里的《感受〈冬天〉的暖意》吗?多年来,我经常在外面借班上课,坦率地说,并不是每一堂课都上得非常成功;但执教《冬天》是我为数不多的自己比较满意的课例之一。但尽管如此,面对大家的喝彩,我还是有点不安。在那期“茶馆掌柜的话”中,我这样说:“几位朋友对我的这堂课评价很高,我受之有愧;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不同观点的争鸣,更没有对我的真诚批评。我将课堂实录的几个片断和大家的讨论放在这里,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并期待着批评。”呵呵,许多读者读了那一期后,果真开始批评我了。下面几位老师都是我的朋友,但他们同样直率地对我的这堂普遍喝彩的课提出了不同看法。“镇西茶馆”欢迎这种思想碰撞!中学语文教学的繁荣更需要这种学术争鸣的风气!对于下面各位朋友的争鸣,我这里也提点问题:作为平等对话的一员,教师就不可以在课堂说“我认为”、“我喜欢”吗?说了“我认为”、“我喜欢”是否就主宰了学生的心灵?“读出自己”是否就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视野”?应该如何理解“读出自己”之“自己”?“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仅仅是“阅读方法”吗?先告诉学生阅读应该“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就会压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吗?……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也许永远都  相似文献   

18.
1991年第1期发表了崔永策同志的《“句读之不知”注释质疑》一文后,收到不少读者来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刊发一组观点基本相同的文章,意在引起进一步的讨论,并不以此作定论 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对其它一些有争议的议题提出自己的高见,以期使语文教坛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19.
“人不知而不愠”,先得对“不知”作解释。大致有二解:一认为“知”就是知道,进而 可译为理解、了解;二释“知”为“知遇”,比了解更进一步了,就是希望有人了解自己栖 栖惶惶的苦心,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安顿(现在说起来就是安排一个职位),也就是日常说 的“知遇之恩”。我取前解。孔子没那么可怜,硬是要人家“知遇”于己。他只求人们能了 解自己就可以了。可以听一听孔子自己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正> “朗读”和“朗诵”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一条界线,在不少现代汉语教材和有关论著中,谈到“朗读”,总要先和“朗诵”比较一番,找出一些差异来,普遍形成一种“朗读”、“朗诵”的界说(以下简称“界说”),这种“界说”在语文界特别是中小学“朗读教学”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笔者在较长时词韵实践和探索中发现,“界说”中存在着一些习焉不察的问题,并觉得,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得失高下,因此有必要加以“正名”;“名正”方能“言顺”。一“朗读”和“朗诵”人们是怎样区分的呢?《现代汉语词典》(78年版)下的定义是: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