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包括舞蹈、律动和其他节奏活动。其中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音乐活动。通过律动,幼儿能获得直观经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增加节奏感,促进身体的协调性,扩展幼儿的想象范围,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包括舞蹈、律动和其他节奏活动。其中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音乐活动。通过律动,幼儿能获得直观经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增加节奏感,促进身体的协调性,扩展幼儿的想象范围,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幼儿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律动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教师要了解律动是旋律与动作有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一节有效的韵律活动是教师在幼儿充分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让幼儿在快乐中创造性地结合音乐中各要素,通过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反映音乐的性质,让幼儿在快乐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巧妙地用身体动作将音乐与动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谢芳 《天津教育》2022,(18):70-72
<正>幼儿现阶段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认知主要以幼儿自身实际行动获得的主观经验为主,认知事物时需要借助物体的表象。音乐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但这一阶段的幼儿很多时候并不能想到能符合音乐特点的动作,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肢体动作,促进音乐律动游戏化进程,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音乐律动活动的效用。一、律动活动含义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能促进幼儿对律动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等音乐元素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意图3~4周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初步的创作冲动。为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设计了“动感娃娃”活动。本活动以“电动娃娃”作为切入口,让幼儿从观察到模仿,从模仿开始到简单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及舞动的乐趣。二、活动目标使幼儿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帮助幼儿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活动准备电动娃娃一个,活动音乐一段,录音机一台,自制小舞台一个。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  相似文献   

6.
林明燕 《天津教育》2020,(5):147-148
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在幼儿园开展韵律活动,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善于抓住一切可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音乐实践能力。一、通过创编律动培养实践能力,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律动,用律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9.
三、律动、舞蹈参与程序举例动作参与音乐感知的方法历来被公认为是幼儿理解、享受音乐的最自然、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动作参与在这里主要是指用有一定艺术性的形体韵律动作,跟随被欣赏的音乐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欣赏音乐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能使幼儿对所欣赏的音乐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而且能使幼儿逐步认识音乐与动作的内在联系。律动、舞蹈参与的常用指导程序有如下三种: (一)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程序这种程序用于作品较难、幼儿水平较低且缺乏足够创编经验的情况下。一般步骤表面上非常类似于传统的律动、舞蹈教学。但事实上,该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韵律动作的教学使幼儿熟悉被欣赏的音乐,了解其性质、结构和享受参与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音乐,强调动作与音乐在性质、结构方面的联系,同时还必须  相似文献   

10.
郭毅浩 《教育导刊》2011,(10):64-67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11.
学前儿童韵律活动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以此表达内心感受的肢体语言。现今,国内外学前教育的韵律活动设计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各种律动、舞蹈创编作品,但都参差不齐。本研究将利用有利条件,各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经验的积累、幼儿的好动性,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等,针对某一年龄段、某一具体班别的幼儿制定难度适宜和节奏明确的舞蹈活动,再结合轻快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感受快乐的同时,发展幼儿身体运动能力、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1.学会律动"擦玻璃",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动作。2.创编擦玻璃的动作,探索上下左右的动作变化规律。3.两两结伴配合做动作,能用眼神、表情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口哨与小狗》(选曲)。2.丰富幼儿有关擦玻璃的生活经验。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动作表现擦玻璃的情景。"你们擦过玻璃吗?""你们是怎样擦玻璃的?"引导幼儿做出上下、左右、单手、双手等擦玻璃的动作。2.创编音乐A段的动作。①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从幼儿的动作中提取上下左右的典型擦法,同时自身做出正确示范(上…  相似文献   

13.
音乐律动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增进幼儿音乐活动情趣的体验,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动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高效教学手段,幼教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游戏化的韵律活动,通过营造游戏情景、合理的语言引导以及开展游戏竞赛等手段来提升韵律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动手能力,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身体是个小乐队———小班音乐活动文/杨立梅活动设计与评析活动目标1引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3引导幼儿探索人体动作的声音。4引导幼儿开始进行即兴的音乐活动。5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好品质。活动准备1...  相似文献   

15.
律动活动是启智教学音乐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中学生随乐曲学习兔跳、兔蹦的基本动作.并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等几个环节.作一些基础的律动练习,使学生在身体协调等方面得到锻炼.通过参加音乐游戏发展学生的表演能力、发掘他们的节奏智力.为学生创设人性化、弹性化的自主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韵律的动作,调动身体各部分的感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堂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上加入音乐律动教学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要想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挥创造力,是离不开律动的。根据歌曲(乐曲)拍子创编律动的动作,以聆听为主线是律动的基础。根据歌曲(乐曲)的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以感受为主是律动的特点,把音乐和身体的韵律结合起来,以互动为主是律动的目的。律动教学是一个单独的训练方法,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全身的肢体动作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潜在感受力,使音乐课堂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在美的环境下得到开发和培养。幼儿最早的舞蹈始于胎腹中有规则的律动 ,出生后 ,随着听觉的发展以及动作协调性的增强 ,幼儿的舞蹈接受能力、音乐听觉、节奏感、舞蹈记忆等舞蹈才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的动作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舞蹈是幼儿的内在潜能 ,若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发幼儿舞蹈潜能 ,并将这种能力潜移默化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 ,必然会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创编和设计可供幼儿活动和接受的舞蹈作些初步探讨。一、创编幼儿舞蹈的前提是要了…  相似文献   

18.
黄李益 《教师》2015,(3):53-54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位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把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参与性、即兴性、综合性等原本性理念贯穿在幼儿律动教学中,让幼儿在自由、灵活、多样的氛围中体验律动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幼儿喜欢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音乐的情绪、情感.但目前许多孩子在运用动作表现音乐时,缺乏想象和自主创编能力,多停留在模仿教师示范动作的阶段.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创编动作,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幼儿因为游戏而快乐、满足,音乐活动<喝甜酒>在有趣的生活化的舞蹈创编活动中实现了舞蹈表演与舞蹈创编的真正价值.活动重点突出"快乐".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听、快乐地说、快乐地喝、快乐地醉、快乐地舞.并乐在动中、乐在趣中、乐在奇中、乐在创造、乐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