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初中生》2006,(Z5)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有弟早亡()(2)妻从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3.根据文章内容,说明邓攸弃儿保侄的原因是4.请谈谈你读了本文的感想。训练设计/杨帆《邓攸弃儿保侄》参考答案:1郾(1)死亡(2)听从,顺从2郾不如抛下自己的孩子,带着遗民逃跑。3郾弟弟早逝,只有一子,而我们还…  相似文献   

2.
杨帆 《初中生》2006,(21):74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  相似文献   

3.
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室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呼之Fl:“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已绝矣。乃以余资置葬具而瘗(yi)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  相似文献   

4.
李崇     
《阅读与鉴赏》2006,(9):40-42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莫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  相似文献   

5.
彼此彼此     
1、较年岁 一人新育女,有以二岁儿来作媒者。其人忿然曰:“吾女一岁,渠(他)儿二岁,相差倍矣;若吾女二十,渠(他)儿四十矣,安能许此老婿?”妻闻之曰:“谬矣!吾女今虽一岁,明年则与之(他)等(相同,也是二岁),许之何妨?”  相似文献   

6.
知足常乐《蔡轩琐记》中有一《人心难足歌》:“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食足又思衣。衣食若还多充足,洞房装冷使思妻。取得妻来鸳被暖,奈何送老恐无儿。有妻有儿双双乐,终日思量屋舍低。起得高楼并大厦,又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皆嫌小,欲去朝中挂紫衣。人心似海何时满?奈何阎罗下贴追”。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图名利,就能做到“知足者常乐”。天伦之乐:天伦:指父子、夫妻、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唐代诗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红楼梦》第11回:“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  相似文献   

7.
公孙休嗜鱼     
公孙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相似文献   

8.
人无信不立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日:“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相似文献   

9.
笑话二则     
看镜有出外生理者,妻嘱回时须买牙梳。夫问其状,妻指新月示之。夫货毕将归,忽忆妻语,因看月轮正满,遂卖一镜回。妻照之,骂曰:“牙梳不买,如何反取一妾。”母闻之,往劝,忽见镜,照云:“我儿,有心费  相似文献   

10.
顶真,也叫“顶针”、“蝉联”、“联珠”,在古汉语里叫做“顶真续麻”,是修辞格里的一种。从古代文献资料看,这是一个老资格的辞格,殷墟卜辞里就有“儿先且曰吹,吹子曰(戈夭),(戈夭)子曰(讠大),(讠大)子曰雀,雀子曰壹,壹弟曰启……”的记录,《易经》里则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诗经》则明显地把顶真格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驾彼四  相似文献   

11.
释"触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文云:“勾践……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以诱以利,请间行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相似文献   

12.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相似文献   

13.
曾子杀彘     
据《韩非子》记载: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5题。桐叶封弟辩柳宗元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相似文献   

15.
《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课本未作任何注释,教参仅释作“弟走从军,阿姨身死”,笔者认为太笼统。没有道出诗句的真实涵义。此处的“弟”应是琵琶女的姊妹行,是“秋娘”中的年少者。古时姐姐也称作“兄”或“女兄”,妹妹也称作“弟”或“女弟”。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到例证:《孟子·万章上》中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句,是说弥  相似文献   

16.
铁拐李过桥     
1、画巨松有当街(在街上)画巨松者。或笑之曰:“公之画当尽(用完)一锭墨也。”画者遂题诗曰:“磨尽一锭二锭墨。画出一株二株松。”或揶揄之曰:“树粗,诗亦粗。”画者笑曰:“予(我)乃前粗后细也。”复书曰:“夜深老鹤忽飞来,踏枝不着空归去。”皆大叹服。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相似文献   

18.
道德的故事     
19世纪末,美国纽约某大富翁,雇华仆一人,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于难。丁龙讯后即自动返来侍候在侧,翁不胜感动,因问曰:“我早将你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圣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曰:“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翁继问曰:“令祖父必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百科》2010,(9):30-32
直面生命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