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通过对物象的形态、颜色、结构的观察,采集各种有趣的树叶、花草来制作粘贴画,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观察事物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植物粘贴画取材方便,易于制作,造型生动而逼真,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目的1.课前让学生采集各种叶子、搜集资料、走访专家等,初步感知叶子文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2.利用叶子制作贺卡,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谈专家等方法,搜集有关叶子的各种资料并分类整理;2.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叶子若干;准备胶水、胶带、剪刀、画笔及画纸等;3.教师制作的叶子贺…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巧做正方体     
活动目标 :通过画正方体制作平面图 ,折正方体 ,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抽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活动准备 :正方体纸盒、正方体制作平面图、中方格纸2~3张。活动过程 :一、直观感知 ,导入活动课1 直观辨认正方体 ,并指出正方体6个面的特点。板书 :正方体 ,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2 导入活动课 ,并揭题。二、铺垫准备 ,启发想象 ,激发兴趣1 出示正方体纸盒 ,引导学生分别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2 将纸盒打开、铺平 ,指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9页至第60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式题,并理解凑十的道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养成认真听讲、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9加几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通过直观演示、操作,理解“凑十”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幻灯、卡片、磁性黑板及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知识、能力的获得来自数学活动的本身。因此 ,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近一年来 ,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作的一系列探讨实践。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知识过程 ,它需要手、眼、脑、口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 ,并在操作的同时开展思考、抽象、概括 ,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多动手。例如 :在教学“11— 2 0”各数的认识时 ,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  相似文献   

7.
一、引导参与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的全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抽象概括,进而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近几年这类题目更是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参与设计、合作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执教者为在40分钟时间内完整地展示学生的成果,应先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部分立交桥纸模型的桥墩和直行桥面。学生在课上重点解决做弧形桥面以及粘贴部分桥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有关立交桥的资料,了解立交桥的结构以及作用。能力目标:学习设计、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的纸模型。情感目标: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结合作的精神。[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93~9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纸片(没有圆心)、多媒体  相似文献   

11.
钟诚 《湖南教育》2001,(14):37-37
活动内容:探究点与间隔的关系。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抽象概括、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拼搭     
[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P26 -P27]活动目的 :1 通过“堆堆搭搭”、“推推滚滚”和“搭搭数数”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加深对己学过的几何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的认识。2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猜想、观察 ,激发新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3 通过小组活动形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己探究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4 通过操作、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5 通过对自己拼搭的作品的欣赏 ,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活动准备 :学生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各6个(放入1个大托盘里) ,每小组1…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130~131页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二十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创新意识。3.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做七巧板拼图游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出示一组三角形(如下图)。(1)教师指出: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叫做它的内角。(板书:内角)(2)提问:现在要想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怎么办?学生动手量一量(手中的三角形),然后汇报测量结果。3.游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个性化的算法交流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亲子信箱     
邵菊珍 《幼儿教育》2002,(11):45-45
目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准备:信箱(用纸箱装饰而成),信封,邮票(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信(让孩子把各种各样的事画在纸上当信)。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活动要求: 让幼儿学会制作小彩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间的合作精神,让幼儿体验参与节日准备工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的彩练1条:每个幼儿长条形彩纸10条(皱纹纸、蜡光纸等均可);浆糊少许。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塘沽区第二届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暨科普展示活动,于2003年11月在塘沽区中小学生活劳动教育基地举行。小学组竞赛设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有木工制作、航模、舰模、车模及综合项目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个人项目由符合小学1~6年级不同年龄,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项目组成。活动得到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科委、科协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参加活动,同学们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勇于探究、乐于实践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大家体会到科技活动的真正乐趣,由衷地说:“这样的活动我们…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因时、因地,灵活地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利用乡土资源的原因,并指出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创意粘贴画能力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