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教学改革新探索张金钟自然辩证法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理工农医类)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讲好自然辩证法课,提高这门课...  相似文献   

2.
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寇世琪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指在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硕士生中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问题,在教学中还要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浓厚的人文情怀。围绕此教学目的,笔者设置了科学技术自然观、科学技术本质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政治论和科学技术价值论等专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面开展合目的性教学,以增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赵彤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143-144
自然辩证法的教育是直接面对研究生的,它将通过对研究生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理论性、时代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但近年来发现这门课程存在着教学实效不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方法论和素质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发现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学质量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及其原则王志强《自然辩证法》课是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硕士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程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课程思想教育功能的特点谈新敏自然辩证法课程自1978年在理工农医科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以来,以其独特的学科内容、别具一格的理论特色和深刻的理性启示作用,受到硕士生的普遍肯定,成为最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提高了硕士生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原理和方法论价值进一步整合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同时也提升了方法论功用。科学发展观是对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仅开设《自然辩证法》课,而且讲授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按照新编的各种自然辩证法教材讲,有的侧重讲自然科学方法论,有的侧重讲科技史,也有的侧重讲科学技术观。这些内容均属于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技史和方法论方面的内容,它们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研究生仅学习这些内容,就不符合对他们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季,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今年秋季,博士生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选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硕士生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在高校正式开课。至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们在自然辩证法课教学中,制定了以学员自学、讨论为主,教员提示、答疑、小结为辅,积极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衔接配合,进一步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搞活自然辩证法课教学的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我们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不断深化和统一对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基本认识。强调在自然辩证法课教学中,旣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又要理直气壮地担负起开发学生智能的责任。我们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恩主义哲学的党性,是因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形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17~22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在浙江大学举行《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修改统稿会。与会专家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六大”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思维,经过认真研讨,基本确定了新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内容体系。修改后的教学基本要求以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四篇  相似文献   

12.
关于《自然辩证法》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陈昌曙远德玉陈凡近些年来,为了加强和完善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工农医学科已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相继问世,这无疑是国内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丰硕成果,但我们还不能说目前自然辩证法的教材建设已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中,我们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才华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分析素质教育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辩证关系 ,阐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要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发挥这门课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它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在自然辩证法理论中显得更加突出.理论界普遍认为,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理论的首要内容.在高等学校使用的各种自然辩证法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自然观都被列为首要的一章.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地位十分突出的内容,却一直是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种情形,也明显地反映在各种自然辩证法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在现行自然辩证法教材中,有关自然观方面的论述水平偏低,类似于科普读物,不能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从哲学教学的目的、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在高校哲学课教学中加强自然辩证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树立观点。传授知识应具系统性,有重点,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掌握思维的规律;树立观点则要注意揭示物理现象中的自然辩证法。要实现这个目的,每个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下功夫掌握教材的逻辑,编织出便于学生展开思维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调整和充实“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内容,教育部社政司最近在浙江大学召开了“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统稿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于祺明等应邀参加了统稿会。 按照教育部社政司的部署,与会学者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本刊2002年第8期上刊登)的基础上,认真、负责地研讨了全国高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们的有关修改意见,对基本思路和框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对一些重大的教学要点反复斟酌和…  相似文献   

19.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非常重要的主干学位课之一。我校自2007年开始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讲授,而且更要兼顾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生对线性系统的不同需求。本文配合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在线性系统的实验设计、课程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和考试改革几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实践表明,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星映,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名师。重庆市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课主讲人、负责人。有学术著作(独撰与合著)、教材(主编和参编)、辞典(参编)、学术论文等多种著述100多万字。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和教学成果特等奖、教学贡献奖等奖项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