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清脆的上课铃声把我带入了汇报课的讲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在讲台上,用不自然的微笑掩饰着自己的紧张。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情境识字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一开始,用谜语导入"画"字,学生兴趣十足。特别是一年级孩子,猜字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形象记忆。接着,让学生跟老师再来读一读这则谜语,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地写一个漂漂亮亮的"画"字。写好的同学和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对照,再写一个更漂亮的。最后给"画"字组个词。当学生组到"画家"这个词时  相似文献   

2.
晚上十点了,四岁的孩子睡在床上对妈妈说:"我要吃一个苹果。"妈妈回答孩子:"睡在床上不能吃东西,时间不早了,快睡吧!"见孩子不乐意,妈妈换了口气:"苹果都睡觉了,你也快快睡,明天再吃吧!"孩子一听,高兴地说:"小苹果都睡了,大苹果还没睡呢。" 他终于得到了苹果。在这个故事中,妈妈原来那句话,大人腔,不幽默,而且是命令的口吻,没有注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时时萦于脑际的问题。近几年来,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完成这个任务,光凭学校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一次,为了帮助一个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我访问了学生的家庭。这个学生的家长听我讲明来意后,很坦率地告诉我:“孩子大了,我们家长养得了人,收不住心。他跟本不听我们的,我们没办法。”孩子的母亲还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不认真读书完全是从他爸爸那  相似文献   

4.
工作很多年来,听了不少的语文课,在这些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在此把这些常见问题整理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课堂导入花样老套 很多老师上课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昨天我们……,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继续……"看似承上启下,听起来也觉得顺耳、舒服,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也表明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关系融洽,地位平等,学习的氛围轻松喜人,可是听多了就觉得老套乏味.即使是最新颖的课堂导入,如果每个老师每节课都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个导入方式,学生的兴趣还能被激发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就像每个孩子都喜欢吃肯德基一样,如果你让一个孩子天天都吃肯德基,我想要不到几天这个孩子也会没有了胃口.所以,我觉得课堂导人如同孩子吃饭一样,要经常换换花样,那样才有利于激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有位老师在执教《虎门销烟》这一课时,开始没有出示课题,首先用课件出示了罂粟花的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这种花儿?  相似文献   

5.
<正>一、编谜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谜语能使一些原本比较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如"茶"字,下边是"朩",小学生很容易写成"木"。在教这个字时,我就编了"一个小人,躲在草里"的谜语让学生猜,加深了学生对"茶"字的印象。又如,认识"燕"字时,我又编了:"一只鸟,飞到北门口,生了四个蛋"的谜语。  相似文献   

6.
儿子今年才入初中。开学之时,学校组织家长听素质教育讲座,校长主讲,内容非常精彩。其中讲到如何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时,校长提醒我们:一定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把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较,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校长还举出精彩一例: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有学生答"一加一等于三",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说"错了",而应该说:"你好有个性哟!"最后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一堂礼仪课     
一天清晨,迪安家的门咚咚地响了起来。女佣打开了门。一个人把一只宰杀过的野鸭交给女佣,说":这是博伊尔先生送给迪安的礼物。"说完,这个人转身就走。几天后,这个人又来了。这回他带来了一只山鹑":博伊尔先生再次给迪安送东西了。"博伊尔先生是迪安的朋友,喜欢打猎,常常给迪安送些他猎取到的野味。  相似文献   

8.
2010年8月底,我照例给孩子们报名注册。望着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听着一声声热情的问候,心里暖暖的。最后来报到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是给孙子报名,孙子今年刚转来。接过成绩单一看,我着实吃了一惊——"万里江山一片红"。唉,班里已经有几只"蜗牛"了,现在又来一个,而且,这个孩子的情况似乎更糟。犹豫了片刻,我还是帮他办了报名手续。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9月的第一天,忐  相似文献   

9.
李娜莹 《早期教育》2005,(12):18-18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建议转学时,她想: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正邻家一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晓宇,在一次学校集体活动中,把自己带的饮料给了一位生病的同学,回到家里,晓宇高高兴兴地把这事讲给妈妈听,满以为妈妈会表扬她做得对,谁知妈妈不无嘲讽道:"你也太善良了,别人有困难你帮助,你自己有困难谁来帮助你?她要吃她不晓得自己带!我咋生了你这个傻孩子哟!"晓宇喜悦  相似文献   

11.
善待学生的每一个回答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歌曲《好朋友》。这首歌曲在演唱中加入了拍手的节奏型,使整首歌听起来很是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学生学完歌曲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歌曲中,除了拍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现这个节奏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跺脚,有的说拍台子,还有的说可以用笔敲文具盒……一时间,教室里说说唱唱,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还可以拍屁股。"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我狠狠地瞪了这个孩子一眼,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胆大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描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五岁的孩子随同父母在森林里散步,一年后那些鲜明的、生动的细节还在孩子的回忆中闪闪发光,甚至连父亲讲给母亲听的那个童话,孩子都记忆犹新。但令人费解的是,孩子在进了学校的两三年以后,连识记"草原"这个词的写法都很吃力……这个事例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思考:小学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单纯地把他们的意识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是不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小学生对带有情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那上小学的儿子近来学习不太专心,上课好做小动作,可能是患了"小儿多动症",我们家长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个"治"孩子的妙策.最近听邻居金大妈说,她那好动的小孙子吃了谷维素后,就老实多了,我们也想给孩子吃,请问可以吗?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上提倡"愉快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真正达到审美、愉悦、陶冶、净化的音乐教育目的。"愉快教学"应是不拘形式和千姿百态的。一、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增强趣味性教学"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抓住孩子这个特点,就能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比如学生喜欢猜谜,教师可以把一些较难的乐理知识,变成诗歌谜语,让学生念一念、猜一猜。  相似文献   

15.
一、猜谜入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出一条谜语,要求你们先听好谜语,能把它记下来并口述,再说出谜底。同学可要认真听,细心记啊! 师:老大老大,铁木交叉。嘴里吃人,肚里说话。 生:是我们住的房子。 评:选择了与活动内容有关的猜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都在呼吁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以人为本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好像有点多余,有人会说,学生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吗?这句话听起来不是没有道理,但对学生的理解果真如此简单吗?真要从学术角度对这个概念做一个清晰的解释的话,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将影响到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2012,(Z2):1
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始,中国有2600万农村学生获得了每天3元钱的营养餐补助。资金全部来自中央拨款,达160亿。政策的初衷,是让"每周吃一顿肉的孩子,能每天吃一顿肉;几天吃不上鸡蛋的孩子,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  相似文献   

18.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个谜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真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为此我专门做了个实验。我从墙角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  相似文献   

19.
你喜欢吃水果吗?最喜欢吃的是哪一种水果?先别告诉别人,出个谜语猜一猜。“个儿圆溜溜,红瓤黑子在里头。夏天吃它凉悠悠……”拿出从家里带来的水果,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最后尝一尝水果的美味。把这些按顺序写下来,一定挺有意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水果,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尝一尝的过程中,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2.指导学生从说到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创新思维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水果及相关谜语、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清晨,在晨间锻炼结束以后,孩子们开始准备吃点心,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在进餐上挑食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增进他们的食欲,我对孩子们说:"要好好吃饭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结实,就像植物每天喝水一样,才能长得好。"我刚说完就听有个孩子说:"顾老师,植物又没有嘴巴,它是用什么喝水的呢?""对呀,对呀。"许多孩子随声附和着。听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问题有意思,虽然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