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晓俊 《新闻实践》2013,(12):57-58
随着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地市党报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地市党报如何突出"重围",打造战略新高地?从浙江省地市党报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强化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一、在思想理念上,突出新闻评论的主角地位新闻评论,素有表达媒体"喜怒哀乐表情"的称谓,起着引导舆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传统的宣传语境下,不少地市党报中,相较于其他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一般都居于"弱势地位",稿件少、版面少,是配角。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由网络评论所引发形成的"观点市场"已渐成气候,网民对评论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评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为地市党报等传统媒体如何提升影响力、吸引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要闻中心:主旋律报道是面旗帜 政教部主任蒲若梅说,在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会上,总编辑提出了"新闻党报"这个概念。这个全新的办报宗旨,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传统党报的很多特点都集中体现在时政这块——会议多、经验多、工作多、指令性计划多,更侧重按宣传规律处理稿件等。所以,办新闻党报,时政新闻任务十分艰巨。但时政新闻这部分有个"转身",也一定会给"双进"的新闻党报带来变化。大幅度的转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就给每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三级党报的最基层,大多数地市党报存在新闻资源相对匮乏、新闻队伍相对薄弱、新闻影响力较小的状况。如何提高报纸质量,提升报社影响力,是地市党报亟待破解的难题。《宣城日报》自2006年起,以持续开展"开门办报"活动为载体,创新办报方式,创新采编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5年实践证明,我们根据新形势赋予了"开门办报"全新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取得了全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鹏杰 《新闻世界》2014,(5):154-15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渠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流中,党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渠道功能减弱,而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被加强。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党报内容常常难逃被"二次编辑"的命运。党报内容的政治隐喻被不断强化,党报也经历了从大众媒体到"政治代言人"的"他者化"过程。这一改变对我们思考党报内容改革,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09,(12):65-65
本刊讯 11月14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嘉兴日报社联合举办的"09金融危机下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记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领导与专家,《新闻战线》、《新闻实践》等杂志负责人等近百名代表出席论坛,在全球全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共同把脉我国党报及纸质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党报面临各种新挑战。让党报新闻更加权威、悦读,受到读者欢迎和认可,唯有不断推进内容建设方面的改革。本文以《阜阳日报》改版为样本,提出要让党报的新闻更权威、更好看,需要让报道篇幅更短些;需要让"宣传"最大化回归"新闻";需要全力强化言论功能。唯有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新闻宣传,不断强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新闻的贴近性、亲和力,党报才会更好看。  相似文献   

7.
程传军 《新闻世界》2014,(10):23-24
作为接"地气"和"底气"的地市级党报,做好新闻策划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新闻策划来着力提升报纸质量的"内功",彰显本土新闻亮点,更好地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增强传统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增强地市级党报综合发展力和应对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左平 《新闻世界》2013,(10):138-139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作为地方党报,经济新闻理所当然是新闻报道的主角。那么,如何通过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反映未来经济生活的走向,用最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讲述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济故事,成为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一篇经济新闻稿件的采编为例,对如何让读者爱看经济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龚莉 《新闻前哨》2012,(6):63-64
时政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但是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报道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所提供的信息与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王霞 《新闻前哨》2010,(7):50-51
党报的社会新闻更注重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在沟通社情民意、弘扬良好风气、针砭社会时弊等方面发挥引导功能。因此,党报的社会新闻应针对高端读者群,在更广的社会层面、更深的意义上实现从"边缘"到"主流"的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2.
当下,互联网、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百姓生活,报纸在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受众参与度上的不足逐渐显现。笔者认为,地市党报的突围之路就是要做强新闻评论。本文分析了地市党报新闻评论的现状,并就新闻评论如何让报纸凸显"个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时下,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党报新闻的主角,说它占据半壁江山不为过分。那么作为党报记者,应该如何抓住地方经济亮点,把它写好写活,让经济新闻更耐看呢?从受众角度选用材料做好翻译很多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  相似文献   

14.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天津日报》的"权威媒体,大报风格"……《大同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党报的党性不能脱离报纸的新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朱芳 《新闻世界》2014,(9):30-32
在微博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新闻平台和言论平台之际,安徽日报社评论内容生产系统对做好党报微博新闻评论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将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在微博账号上实现延伸。本文以其重点打造的评论栏目"Hi,你早"为例,探讨党报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体系选择。  相似文献   

16.
靖鸣 《青年记者》2009,(19):65-70
本刊2009年8月上旬刊发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的文章《"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规定之新认识》,引起业界、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期刊发两篇讨论文章:一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靖鸣的文章《我对"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几点意见》,二是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张建波的文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希望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在地方党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新闻所占比重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党报的质量。当前,地方党报经济新闻写作中有三大矛盾亟须解决:一是不少经济新闻是数字的罗列,读者感觉乏味;二是经济新闻见物不见人,读者感觉沉重;三是经济新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最贴近市民生活、最代表居民利益的平台。做活社区新闻,既是党报的一大亮点,也是党报增强亲和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社区新闻的概念及特征的阐释入手,分析党报关注社区新闻的优势,并就如何写好写活社区新闻作出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19.
李建 《新闻实践》2012,(5):63-64
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楼市调控……近年来全球经济热点纷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大家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各地党报不约而同地将经济新闻版作为"重头戏"打造。但在实践中,要把经济版做得耐看并非易事——版面相对理性、专业,处理不当,就容易流于数字加概念的俗套。经济版怎样做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近两年来,浙江日报为经济新闻版注入感性元素,为回答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坚持党报姓党,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无论时代如何演变、舆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党报姓党"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举党的旗、走党的路、说党的话,紧跟党的步伐、传播党的声音。纵观全国三百多家地市州盟党报,地方党报乃是党的新闻事业大家庭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