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有着特殊的规律,应对策略也需要有相应的针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都江堰水源污染"流言为个案,分析了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过程和应对策略,认为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易使流言产生更大恐慌,而流言进入社会实践构成了对官方信息的质疑,需要有信息的及时公开和良好的信任机制才能使应对策略生效.  相似文献   

2.
蔡静 《当代传播》2011,(4):26-28
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5.12"大地震,到后来的"3.14"事件、"7.5事件",几乎每次公共危机的出现都伴随着流言的产生和传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考察,非常时期流言信息的广泛接受和传递不仅意味着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的变化,更关键的还透视出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变化。因此,本文将尝试从公共危机中心理需求的变化出发,  相似文献   

3.
李瑜 《新闻世界》2011,(8):304-305
"流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依据,而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消息①。它的传播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某些流言具有消极作用,甚至可能引起社会混乱。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群体极化现象均与流言的散播有关,可以说,流言已然成为群体事件的助推器与催化剂。本文旨在讨论在危机性事件中媒体和政府应如何有效应对流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危机信息传播管理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3G手机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出现,网络社会的形成,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已成为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为了稳定社会,担心因危机信息的扩散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处理成本的大幅提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言与危机传播控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言是一种扭曲的信息形式。在危机传播中,信息的真实与虚假、应激心态与理性诉求、民间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矛盾与冲突,构成网络流言控制的复杂性。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增强控制合力,方能构建网络流言控制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危机事件中,流言的扩散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本文以阜阳手足口病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中流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应对流言扩散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跨国传播的流言由于传播网络复杂、信息畸变严重、不易溯源等特点,与国内流言的传播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跨国流言往往存在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辟谣更为困难。本文以"Momo事件"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从路径和内容两个方面探析流言的跨国传播过程,总结传播特色及事件造成的后果,并探究流言跨国传播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中的流言传播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次特大灾难发生以后,相关的流言也迅速产生并且大规模蔓延。此次灾难中的流言传播具有其他公共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文回过头来分析此次地震中流言的产生及传播特点,并试图提出在灾难事件中有效控制流言产生及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危机公关事件的爆发要求政府能够及时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稳定民众的情绪和社会秩序。新闻传播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政府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事件严重性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的目的,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本文就新闻传播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超 《东南传播》2010,(8):36-38
风险社会的到来对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危机潜伏期的预警传播,对政府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成功处理危机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危机预警系统及传媒动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应该增强危机意识,建立畅通的危机信息传播渠道,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及其传播媒介以传播信息迅速、影响广泛的特点,历来被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进行舆论控制的强有力手段和工具。在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在处置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大众传媒毫无疑问成为政府应对危机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和工具,在沟通信息、化解危机中肩负着重要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受"昆明3·01暴恐事件"影响,"暴徒砍人"流言导致成都、广州等地数百群众四散奔逃,一时人人自危。最近,我国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均为暴恐流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此,本文结合"成都3·14春熙路事件"、"广州3·15沙河事件",分析了暴恐流言的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高速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媒体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把控流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媒体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态度更是决定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探析媒体态度与流言传播之间的联系,及媒体态度对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体报道态度及流言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从而对媒体报道提出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有关公共危机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对政府服务功能的提升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通过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信息传播体制与信息传播环境之间出现了不想适应的问题,由此不断构建和完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通过构建完善的危机信息传播机制有利于政府应对危机管理谣言的传播;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传递信息,帮助政府在短时间内控制事态的不良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邹欣媛 《新闻世界》2010,(5):118-119
现今,危机应对的常态化成为各国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探讨政府在危机事件的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消退期的传播模式,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的危机沟通与新闻发布活动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2011年6月广州增城新塘事件,具体归纳出政府危机沟通的策略在于:掌握传播主动权,及时并持续公开通报信息,有针对性地与媒体沟通等。进一步分析事件中政府危机沟通的问题在于:危机预警机制缺失、传播工具单一、信息公开不全面等。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引入危机沟通机制,注重危机沟通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虚假、滞后、片面的报道为流言的流布留下了充足的传播渠道空间,这会降低媒介公信力导致媒体危机,甚至演变为公共危机、政治危机.因此,媒体要为公信力增减及其所带来的利益得失而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稳定、平复公众情绪.政府则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媒体开放信息源,建立科学、完备的公信力测评标准检测媒介公信力,规范媒介行为,使大众媒介占据信息传播渠道主导地位,阻滞流言流布.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社会,人际传播力量增强,威胁民众生命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流言产生和四处传播。权威部门重视人际传播力量,及时发布和疏通信息,才能促使信息畅通,从而控制住流言,安定好民众。本以近期广东省发生的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说明:信息畅通是基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良好的互动关系上。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用户群更加广泛、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也更大。信息传播的变化给传统政府危机管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政府通过多种策略消除危机事件,不再是单纯依靠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而是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上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的挑战,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实现政府、媒体、公民之间的协同治理是实现政府危机管理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