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后现代视域下,各种艺术类型在表达上都开始消除传统的美学特性,追逐一种无深度、无内涵、无规范式的美学新追求。在电影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也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表达。强调主题深度的现实主义风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因此近年来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同表达风格边缘人物生活题材电影:例如《一个勺子》《一出好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第十一回》《同学麦娜丝》等,这些电影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失语的“边缘人”群体,但是又并没有进行传统的现实主义式刻画,反而以一种解构式、荒诞式、隐喻式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表达特征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解构《西游记》的电影中,声名最显赫、 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文化奇观.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令人为之垂泪,"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这段经典台词, 曾经让无数男生折腰,令无数女生倾倒. 即便看了许多遍,也没有觉得厌烦,仍然能够大笑不已,又深深感动. 之后的岁月, 虽然刘镇伟妄图复制《大话西游》的辉煌,拍出《情癫大圣》《越光宝盒》《大话天仙》 等模仿之作以及续貂之作《大话西游 3》,周星驰也拍了解构西游文化,希望延续《大话西游》精髓的《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但均无法达到《大话西游》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又到年终岁尾,《三枪拍案惊奇》《花木兰》《十月围城》《越光宝盒》《风云Ⅱ》《未来警察》《大兵小将》《苏乞儿》《孔子》《锦衣卫》《刺陵》《花田喜事》等一部部贺岁大片相继推出,令人应接不暇。而这些贺岁片为争夺票房收入难免一拼,必然要大造声势,以夺人眼球,吸引观众。对贺岁片进行必要的宣传是有益的,但任何事物都应有一个度。有的剧组在对影片宣传时着实有点儿过头,  相似文献   

4.
《越光宝盒》两周过亿的票房收入似乎给国产娱乐片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是细读影片静心回味,却发现其成功不过是借助人们往昔的美好记忆进行的一次娱乐尝试,而尝试本身却存在巨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娱乐元素的乏味、解构手法的拙劣、恶搞方式的空泛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雍 《新闻世界》2012,(5):210-211
对于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认识只有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就如同后现代主义本身的定义一样,“没有人会满意一种较为准确的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但是,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很多关键词,比如不确定性、颠覆、解构等等,同样也是很多电影的标签。本文以电影为例,谈谈后现代主义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沈春娥  郭语瑄 《视听》2021,(1):107-108
今敏,是当代日本杰出的青年导演之一,代表作有《红辣椒》《未麻的部屋》《东京教父》和《千年女优》.今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形成了"梦中梦"的剧作结构、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后现代主义的多重叙事、动画与电影相结合的视觉语言和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等独特的创作风格.这些独特风格的形成都与日本动漫发展的大环境和今敏自身的天赋与努力有着密不...  相似文献   

7.
翟婧倩 《视听》2016,(6):72-73
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影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传统电影的中心主题被逐渐消解,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也更加多样化。影片《大象》作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之一,以其极具后现代美学特征的创作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刘贞瑶 《视听》2021,(1):85-8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去中心化、反传统和反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及较大的反叛性和创新性.以管虎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管虎最新的主流叙事电影作品,《八佰》打破了以往战争类型片中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过情节的反类型化、人物塑造的非常规化以及隐喻...  相似文献   

9.
孙雨菡 《东南传播》2021,(10):70-72
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为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实现风格转变.《我和我的家乡》在延续我国主旋律电影标志性风格的同时,以小见大传达家国一体的人文情怀.本文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运用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理论"为框架,主要从叙事、电影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旨在通过分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艺术创作方法上的独到成功之处,期望能够为我国新主旋律电影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郭成禹 《今传媒》2023,(2):90-92
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以独特的作者性风格与充满哲理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展示了脱离胶片时代的电影在进入数码时代后的风格转向与叙事创新。笔者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证了导演韦斯·安德森在其影片中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暗含的政治隐喻,以及对家庭观念、个人意识、历史文明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奇葩说》这部堪称“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刷新了业内外对于娱乐综艺节目的传统认知,从节目的宗旨、选手和导师的选择、节目剪辑、辩题的设置、话题的讨论与观点的交锋等等都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血液,正是由于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才得以使《奇葩说》成为中国综艺史上跨时代的原创娱乐综艺节目,本文旨在通过后现代主义视角全面解析《奇葩说》,并深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动因,同时为中国未来的综艺节目指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发现目前中国电影,像陈凯歌的《刺秦》、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张艺谋的《英雄》,风格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有好莱坞电影的风格,这样很可惜。好莱坞电影像一把大伞罩住了全世界的电影,我自己坚决逃离这把大伞的笼罩,绝不会与好莱坞电影为伍。好莱坞的制片商出上亿美金请我拍片,我都拒绝了”①这一席话给中国电影提了个醒。  相似文献   

13.
余目 《新闻世界》2012,(3):127-128
《发条橙》是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1971年创作的一部电影,它改编于英国作家安东尼博金斯的同名小说。这里主要分析的是《发条橙》中混合着表现主义风格的摄影与灯光艺术,以及电影风格化的,充满变化与律动感的影像节奏。这些也是整部影片艺术风格分析的精华与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金冰冰 《新闻世界》2014,(5):238-239
本文以新《西游》为例分析该影片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影片中人物的悲剧性。通过分析使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中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批判的地方,历史的遗忘,文化的混搭,到底是发展还是搞怪,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靠的是历史的传承而不是娱乐。  相似文献   

15.
户思婕 《东南传播》2014,(5):113-114
2011年电影《失恋33天》如黑马般冲破了3.5亿票房,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在2011年末上映的小成本影片中大放异彩。2013年末同编同导再度携手登台《等风来》,风格类似的治愈系影片却难以延续《失恋33天》的辉煌成绩。本文试分析两部电影的传播异同,从剧本创作,小说到电影及电影叙事元素等方面的研判,在传播效果及策略角度对两部电影的异同进行差异化解析,以期发现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成功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1月17日,张艺谋的电影《影》以12项提名参选台湾电影金马奖,作为张艺谋的又一中式风格巨作,电影《影》无疑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式美学氛围。本文通过将《影》中的中式美学进行探究与阐释,分析其作为中式大片目前所处的困境与不足,同时探讨中式大片的美学架构在电影中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潘可武 《现代传播》2004,(5):128-130
拍过《女人心》、《胭脂扣》、《阮玲玉》、《蓝宇》等电影的关锦鹏 ,第一次执导电视剧就是 30集的《画魂》。在香港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著称 ,很深刻地影响了特定接受群体。这种创作个性在《画魂》中得以延续 ,形成关锦鹏对于一个画家同时是女人的传奇一生的艺术的、激情的演绎。他的演绎手法很多 ,对于我而言 ,令人感动的却是一些细节、物件或者造型元素的选择 ,比如灯、镜子、楼梯、画册……一、灯与光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光线是揭示生活的要素之一” ,光不仅展示真实的时间、真实的环境信息 ,而且光的运动、光线条件和画面基调、…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反应中国社会生活的影片,使张艺谋扛起了纪实风格的大旗,也让张艺谋成为了一代著名导演。然而因纪实电影成名的张艺谋却在2000年后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商业电影的大旗,我们将从张艺谋的纪实风格中,找到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丁聪  徐明 《东南传播》2021,(2):60-62
《受益人》是宁浩导演发起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第三部具有"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喜剧电影,也是青年导演申奥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影片以底层人物为对象,涉及"骗保""代驾仙人跳""未成年人打赏女主播"等现代社会热点话题,彰显了电影现实主义的本质。本文试从类型融合、角色构建、城市空间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受益人》的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20.
栾熙彦 《新闻世界》2014,(5):232-233
拍摄于冷战时期的《奇爱博士》,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改编自彼得·乔治的小说《红色警戒》,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黑色幽默的讽喻手法,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取得了空前好评,虽然未获奥斯卡,但是在198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因为这部影片有着"重要文化意义"而与《卡萨布兰卡》、《公民凯恩》、《飘》等一起列进了第一批国家电影保护收藏目录。本文就《奇爱博士》剖析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其中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