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与香港市民文化心态密切相关。周星驰电影无疑是香港文化土壤培育的结果。香港市民侠客心态、香港市民赌博心态和香港饮食文化在周星驰电影中均有折射,并同时构成了周星驰电影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吴笑天 《新闻世界》2009,(8):155-156
从胡戈改编自《无极》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诞生之后,网络恶搞电影的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各种自称“山寨版”的网络恶搞电影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恶搞电影引发了社会不同角度的关注,为什么它会如此盛行,它又该何去何从?来自于草根的恶搞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又会带来什么弊端?各种质问对网络恶搞电影发起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石丹 《今传媒》2014,(8):102-103
电影创作的核心是导演,但"东方好莱坞"香港出现的明星主宰系列电影风格的神话却成为特例,其中周星驰电影更为典型。周星驰的电影被标示为"无厘头"风格,在故事情节和视听形象上都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1]。而他从一位演员到一位导演的转变,更经历了多年的历练,本文将周星驰作为演员的代表作《大话西游系列》与其作为导演的最新作品《西游降魔篇》进行对比评论,阐述周星驰先成"魔",后成"佛"的蜕变。  相似文献   

4.
陈蒙 《新闻大学》2003,(3):43-45
作为八十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承继者,周星驰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主演的电影也以“无厘头”的名目赫然成为一种类型电影。在2002年4月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少林足球》获得七项  相似文献   

5.
黄璐 《青年记者》2016,(14):84-85
今年新春佳节,有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陪伴是一种小小的幸福.小人物的逆袭、反讽式喜剧、悲喜交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夸张表达等核心元素,构筑了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风格.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周星驰(StephenChow),生于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周星驰喜欢李小龙。李小龙说过:我不怕会一千种腿法的人,只怕将一种腿法练习一千遍的人。周星驰也是一样,他的电影始终讲述小人物用坚持获得伟大力量的故事。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风格,只是不断变奏、变强,按照《西游:降魔篇》玄奘师傅的话说,再好一点点。  相似文献   

7.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8.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9.
王彬洁 《新闻世界》2013,(7):269-270
【摘要】“周星驰”已成为“无厘头“电影的一个品牌。本文,对“周星驰”品牌建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为相关品牌营销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末,胡戈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闪亮登场,开创了中国互联网视频恶搞的“新纪元”,之后网络恶搞进入了鼎盛时期,从(《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到《大电影之数百亿》,近一年下来恶搞之风愈演愈烈,五花八门的恶搞视频铺天盖地而来。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影视人物到现实名人,恶搞的枪口甚至瞄准了影响过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伴随着恶搞之风的盛行,反恶搞联盟大军也迅速突起,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对胡戈大刀阔斧恶搞《无极》的行为愤怒之极,抛出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并声称保留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的兴起是当今一个显著文化现象。它脱胎于恶搞类视频,但不等同于恶搞,与电影短片、传统电影、微视频等也有着内在区别。微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是快餐文化这个时代土壤孕育的,也是大众对话语权诉求内在需求的结果。"微影大义",具有独特魅力,是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激烈竞争,部分导演采取了"短、平、快"的创作策略,使"恶搞"得以成为一种电影类型。由于深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此类电影不但日益背离中国电影关注民生问题的传统,难以真正表征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与个体生存境遇,而且在振兴中国电影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中也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从《武林外传》恶搞到《大电影之数百亿》,宁财神发现自己竟然也走上了“咯吱人”的套路。而那套恶搞喜剧好像已经不吃香了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07,(3):55-55
在周星驰系列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喜剧之王》,其中另一号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不是跑龙套的,我是一个演员!”尤其让我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5.
在周星驰系列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喜剧之王》,其中男一号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不是跑龙套的,我是一个演员!”尤其让我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6.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17.
一部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本土文艺电影《海角七号》,在台湾票房直超吴宇森的《赤壁》、周星驰的《长江7号》及李安的《色·戒》,成为10年来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相似文献   

18.
周星驰的电影少有在内地正式公映。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该片也成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巅峰之作。之后,人们就总翘首以待“盼星星”。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情况?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经过香港文化反哺的岭南文化的陌生感,距离感而产生了大为新鲜有趣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时尚人物     
继去年《少林足球》选秀之后,周星驰再次将目光投向新人。近日,他为自导自演的新片而进行的选秀活动,又在全国上下紧密鼓地展开了。 周星驰以前很不喜欢跟媒体打交道,即使在他最走红的90年代中期,我们在报纸杂志上也难觅其踪。但近两年星爷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在电视、报纸、杂志上频频做秀。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尴尬与无奈——现在已不是周星驰时代了,他不再英雄年少,也不再是拯救票房的灵丹妙药。正是香港这种残酷的电影环境逼迫他向现实低下其  相似文献   

20.
网络"恶搞"是非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  蔡骐  傅海 《青年记者》2007,(1):32-34
赵:两位好! 回顾2006年的网络,"恶搞"成为一个热门的词语.从电影大片、流行音乐,明星名人以及经典传统文化,网络恶搞似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据说,"恶搞"最初由日本游戏界传人台湾,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它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