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怪招战小鱼     
李东 《垂钓》2014,(5):20-23
不怕“空军”把家还,就怕小鱼闹得欢,这是钓友们忌惮小鱼闹钩的真实写照。闹小鱼比“空军”还可怕,能叫人崩溃,这点我深有体会。近年来,我和我的钓友们常在被称为“大海碗”的水库钓鲤鱼,这座水库里的小杂鱼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小鱼能闹到什么程度?闹到我们用嫩玉米粒作饵时完全不敢剥皮。  相似文献   

2.
李智 《钓鱼》2013,(9):26-26
时值春末夏初,大鱼鲜活,小鱼活泼。钓大鱼者,嫌小鱼频频闹钩,烦躁不已,那如何避免?方法有一二,钓友可以看看《初夏野钓鲫巧避小杂鱼》;钓小鱼者,自不必说,另有一番乐趣,钓友想要试试,不妨看看《也钓麦穗与鲭皱》。  相似文献   

3.
华连洪 《钓鱼》2006,(10):22-22
垂钓中,小鱼闹钩是钓鱼人最感头疼的一件事。不少钓友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对付小鱼的招数,但总感到有些顾此失彼:有的是既防了小鱼闹钩,也影响了大鱼就饵;有的是防了上层小鱼闹钩,却防不住下层小鱼闹钩……  相似文献   

4.
博轩 《钓鱼》2003,(11)
也许是近期没有太多垂钓赛事的缘故,不少钓友现在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自然水域的休闲垂钓之中。他们在充分感受了户外休闲的一份惬意之余,另一种烦恼又接踵而至:本刊“钓技诊所”栏目最近连续接到河北唐山、山西、安徽等地不少钓友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信息,都称“在自然水域垂钓中频遭小杂鱼盗饵,钩饵无法到底”之苦,搞得心烦意乱、根本无法享受垂钓之乐……问:是否有彻底解决的办法?在自然水域垂钓遭遇小杂鱼捣乱,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希望搏取大鱼的钓友心中,更是一块挥之不去、难受许久的“心病”。也可以这样说,这是悬坠…  相似文献   

5.
夏天正是夜钓的好时节,广大钓友不妨体会一下夜钓的乐趣。夜钓优势素的夜干扰间,鱼能儿钓觅更食多不的受鱼外。白界因天池塘边来往行人多,钓鱼人还不停撒饵打窝,鱼儿胆小,不敢到近处觅食,另外白天水温高,鱼儿不想觅食,夜幕降临,池塘边十分安静,夜晚光线又暗,鱼儿有了安全感,这时鱼儿才敢壮着胆子到池塘边来寻找食物。另外夜间小鱼不闹漂,更易钓鱼,钓更大的鱼。白天无论你挂什么饵,小杂鱼闹得很,饵料很快就被闹散沉落,致使钓友们不停地提竿换饵,而夜晚大鱼出动小鱼纷纷离去,所以夜钓还易上大鱼。夜钓技巧白天鱼在中间,晚上鱼儿溜边。所以钓友…  相似文献   

6.
智斗小杂鱼     
一、巧用饵料 1.灵活改变钓饵 小杂鱼食性很杂,但最爱摄食香、腥、臭气味的荤饵,对面团等素饵则不大感兴趣。垂钓时,如果遇到小杂鱼捣乱,应当机立断,将荤饵改为素饵,即用较硬较黏的面团,玉米粒、青草等垂钓,这样就给大鱼人窝摄食的机会。大鱼入窝后.把小鱼赶跑了,此时又可用荤饵,便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钓鱼》2005,(19):36-37
在对饵料溶散性的认识上,经常野钓的钓友由于顾忌小鱼闹钩等原因,普遍认为溶散性强的饵料在钩上的附钩时间短,不抗小鱼骚扰,当大鱼进窝后钩上可能已经被小鱼啃得没有饵了,不利于钓大鱼。即使水中小鱼不多,很多钓友由于抛竿技术不正确,造成溶散性强附钩性差的饵抛不进钓点,习惯上也经常将饵料做得又硬又粘,使饵料的溶散性变得很差,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钓到大鱼。但我个人认为,在钓大鱼时饵料适当的溶散性应该是利大于弊。众所周知,野生环境的大鱼主要是以水下的动植物碎屑为食,而又硬又粘的大块状饵料在野生环境中是不容易碰到的,  相似文献   

8.
史为林 《钓鱼》2009,(2):45-45
钓鱼人在垂钓中常会遭遇小杂鱼的干扰。上层是小白鲦,使你的钩饵还沉不到底就把饵食抢吃一空;下层是小麦穗,把你勉强刚沉底的残存饵料立马拖起来就跑,使你手忙脚乱,频频起竿,却很难钓上一条像样的鱼来。水下鱼星直冒,大鱼就在水下转悠,无奈钩饵稳不住,大鱼吃钩又慢慢悠悠,简直气得你手痒痒,十艮不得跳下水去把小杂鱼轰跑。  相似文献   

9.
孙成波 《钓鱼》2006,(20):42-42
钓鱼人好选好钓位.择好钓点.撒下饵料,却引来了一阵小鱼,不是把浮标追得像跳舞一样,就是不待钩饵沉底。半空中就被“劫”走了。虽然钓友搅尽脑汁,想尽办法.采取换标、加坠和增加饵的硬度和体积等办法.但浮标仍出现很多假信号。有时明知水下有鱼,豆大的鱼星围着窝子泛.就是下竿就是小杂鱼。我在钓鱼中独辟蹊径采用了窝外钓法.又称钓、诱分离法,对付小杂鱼闹钩效果很好.钓滑鱼也有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史为林 《钓鱼》2008,(9):22-23
近几年,笔者所在地的钓友中盛行一种蘸饵钓饵,别的商品钓饵常见钓友在媒体上介绍,广告宣传也多,唯独蘸饵鲜有钓友把使用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在媒体上交流,恰恰这种蘸饵在应对狡猾的鲤鱼和闹钩的小杂鱼上有其独特的效果。如今野鱼越来越难钓,小杂鱼闹钩厉害,少量的野生鲤鱼和鲫鱼被钓得猾而又猾,  相似文献   

11.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垂钓者最烦恼的事就是小杂鱼闹钩,不等钩饵落入水底鱼饵早被小杂鱼抢夺一空。偶而钓上来一条小鱼不等提竿到岸,就空中落水逃之夭夭。 1994年秋,我从鱼塘中用细孔抄网散下鱼饵捞得百  相似文献   

13.
娄军 《中国钓鱼》2000,(2):34-34
在配制粮食时,基础饵料和各种添加饵料的选用十分重要。我碰到一些钓友,往往只注重各类添加剂的选入,而不注重粗细搭配,往往用料过细,粗料过少。 笔者认为,糟食过细有三大弊端。一是漂散速度过快,等鱼儿闻味前来索食时,鱼钩周围的饵料已所剩无几。二是过分容易吸食。鱼儿轻而易举地将细饵吸食入口而鱼钩(尤其大号钩)静躺不动。三是在小杂鱼多的水域,过细的饵料便于小鱼吸食,等大鱼赶来时,鱼饵已被小鱼吸食一空。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在后来配制糟食时,加大了粗饵的含量,效果明显。 北方多用豆饼、豆粕、碎玉米等为主体饵料,豆…  相似文献   

14.
郁文生 《钓鱼》2008,(17):38-39
小杂鱼频频闹钩截饵,即使再有耐性的钓手若频频提竿却是空钩,其钓兴也会茫然无存。那么,到底有没有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的办法呢?现依据笔者多年垂钓实践,将应对小杂鱼几种招数写出来与钓友切磋技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钓鱼人好选好钓位,择好钓点,撒下饵料,却引来了一阵小鱼,不是把浮标追得像跳舞一样,就是不待钩饵沉底。半空中就被“劫”走了。虽然钓友搅尽脑汁,想尽办法,采取换标、加坠和增加饵的硬度和体积等办法,但浮标仍出现很多假信号。有时明知水下有鱼,豆大的鱼星围着窝子泛,就是下竿就是小杂鱼。我在钓鱼中独辟蹊径采用了窝外钓法,又称钓、诱分离法,对付小杂鱼闹钩效果很好,钓滑鱼也有效,现介绍如下:水底平坦最佳钓点如何选择钓点,是第一关。用拉砣方法试好要钓的水域下三到四米间的地形,无突高突低,或凹凸起伏不大的水域作为钓点比较合适。这种选…  相似文献   

16.
钓友都有体会.小杂鱼闹窝最令人心烦:换面饵、大饵、硬饵、大浮重坠等.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但我地钓者用嫩苘籽饵,效果非常好。当你打窝后小杂鱼闹得正欢时,改挂此饵,小杂鱼就不吃了.钓上来的全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悬坠钓法的日益普及,很多垂钓理论和常识已被大多数的钓友所掌握,但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钓友所忽视,根据多年的垂钓心得,下面就子线的长短以及与其相关的“灵”与“钝”等问题与钓友作一下探讨和交流。何时应用长、短子线。1.长子线在钓“截杀”时(也就是常说的接口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钓、饵由水平面竖钟摆式下沉的过程中,应用长子线就能使饵在水中“摆幅”增大,延缓了下沉时间,大大增加了鱼在水中发现和追逐钩饵的机率。应注意此时选标不可过大,标过大可形成鱼追不上饵或过快地下沉饵被水冲涮掉。反之,若水体中大小鱼皆有,杂鱼…  相似文献   

18.
胡浩滨 《钓鱼》2005,(23):21-21
我有十多年的钓龄,工作之余,无论春夏秋冬,钓鱼成为我业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喜欢使用台钓在湖泊水库钓鱼。自然水域水广鱼稀,小杂鱼多,特别是夏秋季节,经常遭遇小杂鱼闹钩,钩饵入水后,浮标乱点或上下“跳舞”,提竿即空,令钓者十分头痛。如何完全避开小杂鱼的干扰,至今尚无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小杂鱼带来的麻烦。我在钓鱼实践中对如何对付小杂鱼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撰文,愿与广大钓友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09,(1):22-23
大多数传统钓法是粗线大钩主抓“死口”,鱼把钩饵咬实了才提竿。钩子大,小鱼难吃进;钓线粗,吸食力量不足会挡口吃不进,能吃进的一般都不会小;浮漂粗大,细微的信号无动于衷,上了就是大的……再加上包食的保护,粘的钓饵或个儿大的虫饵,在针对野外自然水域的小杂鱼时,能有效滤除干扰、专钓大鱼。  相似文献   

20.
一、传统约法,仍有雾化台钓法用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钓饵的“雾化”,雾化的饵增加了饵的可视性,迅速扩散了饵的味儿,诱鱼效果因而比较好。传统钓法一般在野外的自然水域进行,这些地方的鱼情特征一般是大鱼数量稀少,小杂鱼数量较多,鱼儿普遍地比较狡猾。若照搬台钓法的钓饵,鱼饵快速地化散,可以想见,一定是手忙脚乱地频繁换饵,慌慌张张地提竿,难得钓上片鳞。当然,传统钓法并不排除使用雾化的饵,相反,钓友们还创造了钓饵同蘸饵、包饵相结合的钓法,较好地解决了饵对钩的附着力同饵的雾化效果之间的矛盾。传统钓法中,这种钓法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