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日前,井冈山大学的几千名大一学生,陆续观看了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和井冈山大学联合创编,由井冈山大学一百多名学生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并将演戏看戏作为该校校本必修课程《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意义,提出了用井冈山精神做好音乐教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小迪 《孩子天地》2016,(6):280-281
与井冈山道路息息相关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撒下了燎原火种,是我们党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井冈山精神一直是我党建设重点之一。本文对井冈山精神进行分析,论述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井冈山精神的现实价值,试图探索其与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程度,简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意蕴。井冈山精神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融注于红色文化教育中,创新弘扬载体,激活精神魅力。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以历史感召初心,以实践担当使命,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对井冈山时期红色歌曲的艺术特征了解,有利于我们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同时也对"红色"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于井冈山时期军事斗争的研究视角逐渐从秋收起义和湘南暴动对井冈山斗争的作用、上下井冈山、井冈山斗争时期重要战役的介绍,更多地向红军的创建与发展、红军的组织建设、红军的会师、红军的军事失败等问题转移,内容不断丰富与深化,学术性越来越明显,并取得显著的新进展.今后我们不妨跳出井冈山来看井冈山,不能仅限于井冈山红军与国民党军的军事作战研究,而要开拓视野,根据时代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井冈山时期的军事斗争进行新的学理诠释.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井冈山学院经过充分准备,决定在全校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必修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井冈山学院充分利用地处井冈山的优势,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鼓励教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等进行研究,近年来又组织教师先后开设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选修课程,学校还多次组…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茨坪镇美丽的挹翠湖畔,有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她就是井冈山小学。 井冈山小学创办于1951年春,是解放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办起的第一所小学,初名“毛泽东小学”,同年秋改为“井冈山小学”。四十年来,井冈山小学在党的领导下,由初创时的2名教师、20多名学生、2个复式教学班、民房作校舍的状况,发展到现在的44名教职工、639名学生、16个教学班、3820平方米新校舍的规模。 诞生于富有革命传统的井冈山怀抱中的井冈山小学,始终不渝地以“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培养井冈山一代新人”为办学宗旨,以五百里井冈为思想教育的大课堂,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革命斗争史为活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逐步形成了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快恢复建设井冈山大学的步伐,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教育厅于近日安排了南昌大学等省内七所高校,与井冈山学院建立全面对口支援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对口支援该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2003年7月和8月,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发文,同意原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近年来,地处革命老区的井冈山学院,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部的精心指导下,苦练内功,办学规模不断…  相似文献   

10.
10月28日上午,井冈山大学揭牌暨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井冈山大学建设签约仪式在井冈山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周济、江西省人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红色文化蕴含着永恒的精神资源,其价值和持久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井冈山红色文化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诉求,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可视可感的历史素材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指明了培育和践行方向。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打造井冈山红色文化经典,凝聚人气和正气;依托基地,强化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辐射作用;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建立研究中心,完善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0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该文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探究井冈山革命老区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以期培养符合井冈山革命老区红色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的研学旅行人才,进一步促进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让全国中小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好地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悟井冈山精神、传承井冈山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3日至19日,我参加了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2014年社会实践研修活动,赴井冈山参观调研。通过这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研修活动,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得到升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一、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井冈山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中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4.
<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博物馆主要担负井冈山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宣传井冈山精神、管理保护井冈山革命纪念地旧居等职责,被列入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自湘南撤离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精神培育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革命精神的光辉典范。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是井冈山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从历史上看,井冈山精神为广大年轻党员和年轻战士的成长、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可以进一步丰富广大青年的精神世界。井冈山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群众等教育基因是青年成长的养分,为青年成长提供精神力量、实践遵循、前进动力和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6.
1951年,井冈山小学在我们革命老根据地井冈山上创办以来,全体教师紧密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山区人民的积极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今天井冈山上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式农民,全部是井冈山小学的学生。井冈山小学十二年来,一贯注意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运用活生生的乡土教材,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欢 《江西教育》2022,(37):24-25
<正>我出生在井冈山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就听说了很多井冈山的革命故事。井冈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去年中考我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父母见我很消沉,带我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井冈山,希望我能从这里吸取力量,重拾信心。七月的太阳如烈火一般照在我身上,井冈山精神也如熊熊烈火在我心中燃烧。来到井冈山,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公开发表的六十余首诗词中,为井冈山而作的有三首,表明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毛泽东一上井冈山,摸索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二上井冈山,告诫党政领导要牢记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叙述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战斗生活。时间在1927——1928年。女章开头,简略地介绍了红军未到井冈山前的战斗历史,然后说明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接着从四方面叙述了红军在井冈山的战斗生活:①朱总司令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②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③红军与群众的关系;④红军怎样以少胜多,打败敌人。全篇文章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是怎样在毛主席的正确思想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敌人的。课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开头到“……选定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叙述毛主席领导武装斗争和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在这一段,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先从红军未  相似文献   

20.
“一进入井冈山大学,我就时时处处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并激励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训练中去.”井冈山大学国防生刘翔说.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色资源宝库.江西省井冈山大学长期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将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作为使命和责任,不断激活红色基因,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将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夯实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让他们在红色资源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