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突变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7,(10):56-57
半小时前鱼儿还在狂咬,后来漂子纹丝不动。昨天在这里钓鱼,上鱼不错,今天同一个钓位、同样的钓饵和采用同样的方法,就是不上鱼。我调的钓饵虽说不上有什么绝招,但也是鱼见鱼爱,可这几天怎么也钓不上鱼。  相似文献   

2.
天然河道里,经常有人捕鱼、电鱼,却无人放养鱼苗,鱼密度不大。弄不好会乘兴而去,空手而回。 在天然河道垂钓,要找有水流的涵管口和沟渠口下钩,就是人们常说的静中找活。在静水里流进活水,水中溶氧增多,而流进来的活水中又带有不少小虫等鱼儿爱吃的食物,因而鱼儿都爱聚集到这些水域觅食,因此也不用撒诱饵诱鱼,钓饵一抛下就会有鱼咬钩,上鱼率很高。然而切不可把钩饵抛到急流中,以免挂底或冲走。应在急流两侧的缓水处下钩,这不仅可使钓饵比较稳定下来,而且也正是鱼儿觅食的水域。 聚集到涵管、沟渠口觅食的鱼,有鲫、鲦、鲤、皖…  相似文献   

3.
铁花 《钓鱼》2007,(9X):46-48
题记:鱼儿种类繁多,胃口不一,因此钓饵也就五花八门起来。无论是香的、臭的、鲜艳的、单一的、活的、死的等等,不同的钓饵总会赢得不同鱼儿的"欢心"。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鱼儿最为喜爱的钓饵,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传统钓法的最大缺点就是钓饵卧底,鱼儿不易看见以及铅坠距钓饵太近,不便鱼儿吃食(也受惊吓)。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采用“捶竿仿生”法,效果很好。具体操作:采用长竿短线钓法,把鱼竿置放于架竿上,右手半握拳,每隔半分钟左右,轻捶握竿处一次,每轻捶一次,竿尖即上下抖动数次,钓饵在水中亦随之上下跳动数次,鱼儿看见误以为是“活物”活动,随即追食上当。这种钓法是依据鱼儿喜欢追食活物的习性而模拟的一种仿生法。捶竿仿生来钓鱼@黄仰萱!北京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6.
晓红 《钓鱼》2007,(1S):25-2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7.
巧配钓饵     
钓饵,在垂钓活动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能否使钓饵经常对上鱼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钓饵在这个塘管用,而换个塘就不管用了;在这个季节好使,当季节更替时,又失灵了;有的钓饵,在一段时间内效果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就发生变化。事实上,万能钓饵是不存在的。就素饵而言,是需要根据鱼的习性、季节不断配制。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一是,因长期使用一种钓饵,而且是在同一地域同一池塘垂钓,鱼儿会产生厌食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吃腻了;二是饵料如蚕蛹、黄豆粉是很好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8.
沈稼青 《钓鱼》2011,(18):24-24
在风浪的冲击下,相应地说浮漂的重量加大,咬钩送漂的鱼儿会比无风、微风时能更早发觉异样吐钩而去。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钓饵(无论是蚯蚓还是素饵)一定要比平时细、小,以便鱼儿能迅速顺利地将钓饵吸入口中,饵进得深,鱼咬得牢,就是鱼发觉异样想吐钩也不易做到。逼它做出大的动作——“黑漂”或把漂上送很高。经常垂钓的钓友都知道,风中垂...  相似文献   

9.
北京钓友何先生对我说:一些有关钓饵的文章中提到用饵要和钓场当时的具体情况关连起来。对此他问所谓的外部具体情况是指哪些,希望能细微地作些介绍。垂钓时不论你有多好的钓具、多好的钓饵,鱼儿绝不是手到擒拿,有时甚至是空手而归。这就是垂钓时的临场变化因素,影响按常规方法垂钓的表现。这些影响有的来自鱼儿本身,有的因环境、因水及气候等变化,使原有的  相似文献   

10.
其一,钓饵要小。在风浪的冲击下,相应地说漂的重量加大,咬钩拱漂的鱼儿会比无风、微风时能更早发觉异样吐钩而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钓饵(无论蚯蚓还是素饵)一定要比平时细、小,以便鱼儿能迅速顺利地将钓饵摄入口腔内部,饵进得深,鱼咬得牢,就是鱼发觉异样想吐钩也不易做到,逼它做出大的动作:“黑漂”或把漂拱起老高。经常垂钓的同志都知道,风中垂钓常常出现不是看不见漂动而蚯蚓被咬烂了”.就是漂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与钓饵的粗、大有直接关系。其二,露漂要少。有的钓友主张,风浪中浮漂露出水面的部分多了好,至少两三目…  相似文献   

11.
山西陶为群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4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陶君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友也提及:对同样的钓饵,为什么效果会时好时坏。我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垂钓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鱼儿也因条件的变化改变了胃口,而钓手却仍使用一成不变的钓饵,鱼儿自不会上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垂钓时各种可变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种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现象钓,在不某少一钓水手域都选遇定到钓这位种,情底况钓鲫:外、鲤出垂等底层鱼,打窝一段时间后,窝内鱼星翻涌,但守候多时浮标纹丝不动,不见鱼儿咬钩。原因爱”,①不饵同料鱼不儿对喜路好。不“萝同卜的白食物菜,。如各果有所饵料选择不能迎合鱼儿的口味,即便是把最鲜美的钓饵放在鱼儿的嘴边,它们也是不屑一顾,懒于开口的。②水底淤泥深,钓饵难以被发现。多年未清的池塘、河汊、沟渠、水底淤泥较深,加上底层鱼的搅动,使水域底层水质变得更加浑浊,钓饵特别是蚯蚓等颜色较深的钓饵难以被底层鱼儿发现。③鱼儿浮于水中。在沉闷、湿热、气压低的…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运 《中国钓鱼》2000,(11):11-12
一、诱鱼的几种方法 1.钓饵代诱饵法(即是钓饵窝儿)。垂钓时不需专门打窝,当钓饵用面饵时(颗粒料用塘水泡开后,加适量面探合成团,要松软一些,其他面饵也可),双钩挂饵,一个似大红枣大小,一个似小枣大小,投向钓点即成。因为提竿没有上鱼,钓饵就脱落河(塘)底,再甩竿时又会有钓饵甩落,这些钓饵自然就形成了窝子,鱼儿就会光顾,向窝子聚拢起来。 此法,钓饵与诱饵相同,鱼儿会形成“受食”惯性,无形中起到了麻痹鱼的作用,容易“上当”而被钓上来。 2.钓饵外包诱饵法(即捏饵诱饵法)。是在手竿钓饵外面再捏上一块沉底即…  相似文献   

14.
黄英忱  李万河 《垂钓》2001,(9):56-58
追求适时、对路的钓饵.是钓鱼爱好者乐此不疲的,说来也怪.有时那狡猾的鱼儿却偏偏不来“恭维”你的钓饵.弄得钓者一筹莫展.围着坑塘团团转.无奈之间突发奇想,撷取那些看来本不是钓饵的钓饵.却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饵料。饵料的恰当运用.是垂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鱼儿能否进入您设下的“伏击圈”就饵上钩以及上钩率的高低。如若心中无数用饵不当.即便是再好的季节、天气和钓位垂钓.也往往难免无鱼问津望水兴叹。饵料又分诱饵与钓饵。诱饵方面的谚语主要有:饵料对了口,鱼群跟着走。曲酒泡小米,鱼儿都欢喜。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5)
自然水域水情复杂,鱼儿数量不多、品种多,其钓饵要求与鱼池内不大一样。台湾钓法中的“二合一”粉剂及植物种子粉末制成的糟料,在多数水域作诱饵可以,作钓饵则  相似文献   

17.
钓饵配制的好坏,往往决定你垂钓的收获。好的钓饵,应“色、香、味”俱全,香与味尤为重要。饵香,能起到快速诱鱼、聚鱼的作用,使鱼儿“闻香止步”;味道好,鱼儿肯吃且胃口大开;色泽醒目易于被鱼儿发现。但是制作钓饵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不管钓什么鱼都在饵里掺入五花八门的添加剂,把钓饵配制成“怪味豆”。在垂钓中,本人曾见过几次这样的场面:一些钓友来到钓点后,从包里拿出好多个小瓶子和小塑料袋,里面装有蜂蜜、鱼粉、氨基酸、曲酒、香精、油渣、豆粉、阿魏等等,然后像对鸡尾酒似地将这些添加剂不加选择地—一掺点进去,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鱼钓鱼     
自古以来,大海大江的鱼儿就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当您遇到鱼儿频频咬钩所带钓饵用尽时,不妨试试以鱼钓鱼这一应急方法,兴许会给您带来出乎预料的战果。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7,(4)
上一期我谈了手竿海钓的装备、钓点和矶竿的优势对比,这一期我再从钓饵使用和钓技实施两个方面,谈谈手竿海钓知识:钓饵使用“鱼儿一枝花,全靠饵当家。”舍不得  相似文献   

20.
一江 《钓鱼》2007,(3S):18-18
自然水域水情复杂,鱼儿数量不多、品种多,其钓饵要求与鱼池内不大一样。 台湾钓法中的“二合一”粉剂及植物种子粉末制成的糟料,在多数水域作诱饵可以,作钓饵则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