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同治、光绪以来,晚期桐城派的领袖人物曾国藩主政直隶,将桐城之学带到朴茂的燕赵大地,开启了学术新风."曾门学士"张裕钊、吴汝纶相继主讲直隶莲池书院,造就河北多士,形成了绵亘百年、历经五代的"莲池学派"."莲池学派"诸子以经济、学术之才,专精古文,旁及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印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突出、层次丰富的文艺思想,是研究晚清、民国文艺思想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群体和流派.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经过对传媒学院近五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团学活动进行分析,找出艺术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艺术实践和团学活动的契合点,探究出设计团学活动时要以注重内容认同、注重学生主导、注重志愿公益的"三注重"为核心,以"导、学、沁、行"为抓手,以"画、唱、观、演、读、行"为载体,"多维度"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地气"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弘扬核心价值观文创作品,全方位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让艺术类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为权利而斗争是法的生命,公民为权利而斗争对于实现个体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治健康发展、培养公民法感情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我国"走向权利的时代"进程中,"死磕派"律师矢志维权的壮举彰显了为权利而斗争的"钉子精神".肯定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公民认真地对待权利及在此基础上提升全民维权意识和培育社会法律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裕钊任莲池书院山长期间书法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分析张裕钊主讲莲池书院时的书法风格,进一步探究张裕钊对晚清碑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在此基础上探析其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其次,梳理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书法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形成以胡宗照等人为代表的"直隶书家群",包含有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其二,通过宫岛咏士对张裕钊书法的传承,分析张裕钊书法风格对日本书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雪潇以言说的激情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日常生活"意象系统,又自觉地维护着诗意的言说方式及其言语世界.在文学教育偏重于"史"而逊于文章性情的接受语境中,他通过语言变形、比喻生发、理论阐释等多种方式,探寻诗歌行为与读者接受之间的"交往通道",并藉由读者对"梨花体"诗歌的误读现象,寻求大众与接受、诗题与诗行等关系的"意义空间",从而以退守的方式显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贵和"文化构建起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特性及行为方式,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贵和"文化思想具有十分精深的内涵,它不仅高扬"天人之和""人人之和"的至高价值,而且其最可贵最精深之处还在于它的辩证思维,崇尚"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如何通过艺术类专业的植入,提升体育院校的品位、精神内涵,发挥其在学校"立德树人"和"全环境育人"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研究认为,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是促进创"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与影响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环境育人"的需要;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增强体育运动的表现价值与艺术修养的需要;是促进艺术学母学科发展,丰富其学科体系、提升其内涵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应当科学定位专业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应当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平台,深入挖掘"体育艺术"学科内涵,为实现"体艺融合"提供支撑;应当创造更多的、无愧于学校发展的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挥艺术教育实践功能,优化和提升各学科专业教育质量,积极构建多样性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量统计、类别分析、特点归纳等方式,对《康熙楚雄府志》中所载烈女孝行进行整理;在诗文史互证的基础上,从女性视角出发,论述明清时期以"孝"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楚雄地区的传播、影响、特点,进而探讨"孝"行产生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提出了现代社会中改变或创新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十种"创新教学法",包括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有效失败、回授法、设计思维、众包学习、电子游戏学习、形成性分析、为未来而学、超用语以及学习区块链,它们将在未来不同时期内,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发表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是了解鲁迅早期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鲁迅于文中对拜伦、雪莱、普希金等7位摩罗诗人的思想与创作进行了描绘.本文立足于"摩罗"词源的追溯,借以了解鲁迅高扬"恶魔气质"的缘由及鲁迅与摩罗诗人思想的契合处:树立抗争意识,争取抗争权利,在抗争的行动中获取自由独立;同时分析鲁迅呼唤之"精神界之战士"所具有的内涵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