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算老几?”翟长福记者算老几?常常有一些记者会不无调侃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当他们扛着摄影机、拿着采访未从气派非凡的各种公司、机关退出来的时候,当他们耳闻目睹了一些丑恶现象想要大声疾呼却又无补于事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踏着灰尘泥泞、疲惫不堪地写出了新闻却...  相似文献   

2.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11月8日,又逢记者节.记者,社会中一个看似特殊却又平常的群体.他们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节日?社会对记者有什么要求?他们又当如何要求自己?……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走进了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翟惠生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报纸言论绝不等于上级文件,写作新闻评论绝不是向群众训话,这道理尽人皆知。而在事实上,由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过深和极“左”路线统治过久,直到今天,一些报纸的言论和某些言论作者,还将这两个方面等而视之。写起言论来,总要板起一副威严神圣的面孔,摆起一个居高临下的架势,拉起一派宣读判决词的腔调,张口就是“必须”,下笔便是“应该”。对于这样的言论,读者或者压根儿不读,或者读不终篇,有时还忍不住问一声:你算老几?的确,报纸算老几?言论作者又算老几?不过是觉的喉  相似文献   

5.
记者这一行当,有的人称之为“无冕之王”,有的人却把他们当成严加提防的对象。记者应该怎样当?现实中的记者又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旁观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记者,职业的原因,总会遇到一些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或者突发事件和灾难。今年年初,许多记者同样到了雪灾一线,发出了许多感人的报道。作为记者或社会人,当社会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一份责任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我认为,在灾难面前,记者不仅需要遵守职业道德,恪守报道职责;也需要履行社会责任,恪守做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 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不得写我认为很有意义,对社会也有意义的东西。我曾捧着“请参加工作”的会议通知来到神圣的会场,但会议规定记者只许开会而不得发出新闻(新闻是由一家单位以通稿发出的)。当一个记者参加会议,有所思、有所得而不能写的时候,无疑是痛苦的。还有,我曾被客气地邀请参加某机关新任主要负责人同记者的见面会。这场合对于记者了解该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冯春梅 《军事记者》2006,(10):15-15
作为人民日报的军事记者,我有幸能够经常面对英雄。像采访报道“时代先锋”杨业功、丁晓兵、王庆平就是这样。他们有的还活着,有的牺牲了;有的一生豪迈,有的瞬间壮烈。有机会采访他们,对于我这个英雄情结很深、总爱寻觅英雄人物济世价值的女记者来说,既很荣幸,又很艰苦。我觉得自己所面对的挑战,不仅是因为牺牲了的英雄无法再与之交谈,而活着的英雄也不愿展露自己;更是因为他们的事迹总会令我眼含泪水。面对他们的慷慨牺牲,我有时会默默仰望,怀着敬佩和悲痛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好好地活着,你却这样牺牲了?”往往在热泪盈眶的时候,职业…  相似文献   

9.
赵畅 《青年记者》2017,(26):38-39
在体育圈,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同样被粉丝关注,他们是传递体育信息、进行赛事预测的重要群体,他们是体育界的“二级明星”——体育记者.在微博时代,体育记者有自己的粉丝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体育记者的粉丝群与体育记者所喜爱的球员的粉丝群有高度的重合度,但又不尽然.体育记者的粉丝群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职业性的信息传递中介会吸引粉丝?下面,笔者以“中国网球记者第一人”张奔斗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干练、白净的高文苏,尽管已是“腕级”记者,却依然保持着多少年的谦逊,见了哪怕是一个初次相识的战士,也会露出和霭的微笑。但你若是以为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的人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常常的,当别人豪言壮语地描绘将来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声又一声“惊雷”! 智慧而又勇敢,这便是高艾苏留给我的印象。 没有称号的勇士 如果高艾苏的那些经历和成绩发生在部队中某个人的身上,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也许会被授予称号?我常常这样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立过7次功的荣誉感到不…  相似文献   

11.
甲方说,国内好的出版社多的是,你们不就一个地方出版社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乙方则说,说得对,国内好的作者也多的是,你们算老几,傲什么?以这样的一种深层心理为交往基础,当然最后就难免出现本地作者找外地出版社,而外地出版社又找本地作者这样一个“远交近攻”的出版怪圈。对于江苏文化产业来说,它最大的痛苦是想“堕落”、想“表现得特别差”,老天爷都不给你机会。但是很显然,这一点也恰好表明了江苏文化产业在内在机制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对按照小农意识形态复制出来的小利益集团,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有一个比喻,说他们就像是“一群冲进瓷器店的劫匪”,其对于社会利益的破坏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个贴切的比喻,也许是最值得南京出版界深思的。  相似文献   

12.
堕落     
《今传媒》2005,(1):36-37
新闻记者,是一群生活在高倍放大镜下的人们。他们既可以因自己的工作赢得声誉与荣耀,又可能在违规行为中身败名裂。 不知何时开始,记者这种“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被某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玷污。正因如此,记者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神圣,国人对记者的看法和尊崇也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时下某些记者走向堕落之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更是用“记者之患”一词来表达他对目前记者堕落的痛心疾首。在一些记者为了社会的纯洁奋勇战斗的时候,也有一些记者,在违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记者“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新闻,另一些记者却于无意中“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记者原定的采访计划落了空,却又遇上“意外之喜”;还有的人“八小时之内”一无所得,“八小时之外”却大有斩获,而这一切除了有机遇的因素在起作用外,还有“无意注意”在“作祟”。 新闻观察中的无意注意是指记者不带任何自觉目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自由观察,从表面上看,这种观察方式既“散”又“漫”,不易找到  相似文献   

14.
读报的学问     
读报的学问是很深的。学会阅读报纸,是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记者杰克·伦敦曾经向他的学生发出过这样的忠告:“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一个通讯员会不会读报,这不只是一个文化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会”。通讯员应当具有政治灵敏。首先,应该在读报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特异功能——新闻鼻。提高发现新闻线索的观察力。经常听到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叫苦:“没有什么东西写呀!”他们时时都有“线索危机感”。我想问题可能在于他们不会读报。你说他们不会读报,也有点儿冤枉。因为,他们天天都读报,而且还抱着合订本读。只是他们读的方法和一般读者并无两样。这样读报能从报纸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个新世界吗?能了解新的报道思想和洞察新闻舆论导向吗?显然是不行的。编辑方针,报道思想,舆论导向,往往深藏在一些新闻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党委机关报在探索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相继兴办了都市服务类专刊专版。这些专刊专版的编辑记者们,常常会有这样的遭遇:当他们付出了比办机关报本身要多出几倍的努力,费尽心血策划、采写、编辑,终于制造出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时,却往往被市场冷眼。但却又常常有他们自己认为不尽如意的报纸,在市场上又出奇的“火”。这种“反常”现象不能不引起报人们思考。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对都市服务类报纸和机关报的这类专刊专版进行了一些市场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其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在报界老生常谈的问题——报纸的市场定位问…  相似文献   

16.
——来自记者的观察。 有些外国记者在这方面颇有“专长”。他们常常从一些疑问点出发,观察分析出一些新闻来。1976年10月间,“四人帮”被揪出后好几天,我国传媒都未报道,但是西方驻京记者却从异常气氛——一处大院里“欢呼”标语,四处燃放鞭炮声……抓到了重要新闻。 3、怎样发现疑问点? ——要善于从看来极普通的现象中发现疑问点。 新华社1987年2月间发的《年轻的农村个体科研户》,是一条题材很好的消息。它介绍的是湖北省  相似文献   

17.
何美 《今传媒》2004,(6):59-61
没有任何行业比记者更具有焕发生命的兴奋感。尽管当记者很辛苦,也没有很高的收入,但这个行业却有一些特性吸引着年轻人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选择记者职业,只为拥抱激情”。难怪有人不无敬意地感叹:中国记者——这些拿新闻理想当饭吃的人!  相似文献   

18.
吃苦精神的培养和造就,这对我国老一代新闻记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提法。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曾为新闻工作者当作基本功、必修课的老传统,如今却成了一些记者的新问题。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作为“第一传媒”的社会地位日益显现,一些记者往自己头上套的光环也逐渐膨胀起来。他们的自我感觉过分良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电话中来,请帖上去,车轮中来,酒席上去”的怪圈。他们对“脚板子底下出新闻”、“淘尽泥沙始得金”之类的新闻格言似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那么,在“有人便有大哥大,有路必有小轿车”这样交通通讯非常发达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梦圆在深秋 青年记者大都有一个梦。 这梦,并不是登上奢华的殿堂,也不是拥有耀眼的财富,而是当个真正的记者。什么是记者?当你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的时候;当你涉险历难,先于其他记者踏上一块“处女地”的时候;当你以亲身经历讲述读者急于知道的故事的时候;当你隐名乔装,不失冒昧地“骗”取第一手资料的时候……这时,你才能点点头告诉自己:我是个真正的记者。 当了十几年记者,圆此梦还是最近的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当记者与某些官员暗通款曲,制造新闻话题的时候,当记者和房地产商眉来眼去,拼命地制造虚假新闻的时候;当记者把别人的痛苦当作娱乐的素材,尽情地嘲笑别人的时候;当记者借助于个案监督粗暴地干预司法审判的时候;当个别记者涉嫌犯罪而更多的记者群起为其叫屈的时候;当记者为了自己的职位而上下疏通的时候;当记者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出卖国家情报的时候……这时的新闻媒体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社会公器,而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孕育出来的特殊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