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自然,我们会发现,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活动都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活动也不例外。然而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考察需要,归根到底是考察人的需要。近年来,人的需要问题已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的关注,对需要的研究正逐渐深入。本文试图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对需要的界定、发展机制、社会作用以及对需要的激发和导向等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进一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有三个命题:第一,人能劳动;第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除了使我们对什么是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外,还使我们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劳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人的需要及中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个人成为更加自觉上进的人。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在国际移民群体中具有最大的相似性,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海外华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全面、系统的海外华人政策.印度政府和印度学者很重视对海外华人与海外印度人的比较研究;中国学术界无论是对印度的研究,还是对海外印度人的研究,也都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1.交互原则。心理学家阿伦森等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对我们的喜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接纳他们,即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我们对别人态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厌恶、接纳和疏远是相互的。据此,我们与人交往时应心态宽容,悦纳别人,尊重别人,对别人的成绩要表示真诚地赞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我们先真诚地…  相似文献   

5.
<正>人的可教育性、人对教育的需要性和教育的意向性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从而更为自觉和有效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笔者拟就人的可教育性、人对教育的需要性和人的教育的意向性试着分别给予理论阐述,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行为科学、心理学乃至整个管理科学和社会学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在梅奥等人的“霍桑效应”理论发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人际关系理论发展为行为科学直至管理心理学,在对人的认识和设定由经济人转变为社会人过程中,对人的需要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叹服欧美分析研究之风的精细,他们总习惯对事物进行全面细  相似文献   

7.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是其心理需要,即人对某种事物或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要提高教师管理的绩效,就必须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管理。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人需要音乐,社会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同样需要音乐。而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就是我们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孩子,那么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怎样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学的策略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性进行了研究,意在通过教学研究使学生们能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美以及音乐带给他们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相似文献   

9.
教育人类学主要研究教育对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它把我们目前各种教育活动以外的许多其它东西也包括了进去,使教育学远远超出了教育活动的纯技术范畴.这些研究将给教育学带来新空气、新课题,给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及教育内容的改革带来了启迪.目前教育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大致分为美国和西欧两大流派.前者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主要研究文化传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不同人影响的差异;后者属于哲学人类学范畴,主要研究教育对人和人类的成熟完善的任务.人在生活中对教育的主观需要性和社会需要性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起点.人的生存由于其有限的天赋而对教育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社会的发展由于需要某种引导也依赖于教育的帮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需要做很多事情。如果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人生就很顺畅。因此,我们都需要好好研究和学习把事情做好的学问。在本栏目的点评中,我一直在借助对班主任案例的点评,从系统行为的角度来探索成功的规律。对学生的教育,通常需要沟通来实现。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双向对等沟通以交流和共识为目的,而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