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版画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诸多可能性,版画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过程,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对儿童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传递了学科育人理念,实现了美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徽派版画作为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是中国版画走向独立审美的转折点。徽派版画插图制作更加注重欣赏性,徽州制墨技术的发达和版画技术的创新丰富了版画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徽州技艺高超的刻工和文人画家的密切合作,保障了徽派版画的制作水平,提升了插图的艺术品位,使对审美意境的追求成为中国版画的自觉意识;系列单幅版画的出现又使徽派版画插图逐渐脱离了书籍的束缚。从审美价值及艺术影响看,徽派版画创造的婉约之美是明清版画艺术创作中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既满足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有助于木刻版画艺术价值的突现与我国版画事业走出困境。因此,要以"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坚持"全体参与与全程体验、情境化与生活化、资源优化与成果创新"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保证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少儿版画"是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而开发的特色课程,这门课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冶情、以美养性"相融合的品格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版画语言和形象的要求 ,也是为创造版画艺术作品的意境美而服务。版画艺术家应当把创造版画独特的审美境界作为自己艺术奋斗的目标 ,欣赏者则应当用审美的眼光来感受和品味版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施行了较长的时间,各级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开始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课程,美术课程也开始受到重视。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还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得到提高。而在美术教学中版画教学是主要的内容之一,所以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对小学美术版画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滢 《教育导刊》2004,(7):24-27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既满足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有助于木刻版画艺术价值的突现与我国版画事业走出困境。因此,要以“融合人精神与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坚持“全体参与与全程体验、情境化与生活化、资源优化与成果创新”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保证木刻版画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油印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艺术的风采。无论何种版画作品,如果缺少印痕之美就失去了作为版画应有的艺术光彩。那么,印刷与修版在制作油印套色木刻版画过程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版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鲜明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课程开发价值。学校美育肩负着教学、传承与发展地方美术文化的重任,本文结合以建瓯为代表的闽北地方美术资源,引导学生探索版画创作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乐趣,又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牛晋萍 《文教资料》2009,(13):46-48
本文沿循版画的发展痕迹,探寻历史上各朝代版画发展状况,揭示了版画的真正意义在于反映人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来体现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尤其是版画的多种样式表达了不同的审美含义。  相似文献   

11.
鲍玉乾 《考试周刊》2009,(39):23-23
现行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版画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但版画的实践性强调了学生只有通过亲手体验,才能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这个角度上讲,教材的要求对于版画实际的操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亲验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强化审美意识,我们就必须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变通教学方法,在劳动课上单独开设版画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了解和掌握两三种版画的制作过程,对版画有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我们应以纸版画作为起步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欣赏版画作品,由模仿进而独立创作。小学生版画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学生兴趣的启蒙、尝试性制作的快乐和创作想象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培养。紧跟新课程标准的不断优化,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包含版画内容,这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版画教育重点是提高孩子们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联系自身的工作体会,分析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基础上,通过小学美术版画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措施,来提升孩子们整体艺术素质的重要性与详细的实践策略,希望和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版画,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当代儿童美术教育中,它又成为促进儿童动手动脑,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活动的开展。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版画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版画教育活动在我国逐渐兴起,且初见成效。尤其是黑白版画,以它简便易行、工艺性强、可多次拓印的特点,受到儿童喜爱,引起实践兴趣。如何开展儿童黑白版画教学,如何利用版画形式对儿童实施美育?一、突出版画特点,建立黑白观念。儿童普遍喜爱绘画,但是否能领略版画艺术的黑白之美,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  相似文献   

14.
彭曼曼 《山东教育》2021,(12):15-16
起源于美国的高宽课程模式,以计划、工作和回顾的活动循环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系列关键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以培养幼儿对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热情和广泛兴趣。高宽课程模式下的版画活动,旨在发展幼儿关键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鼓励幼儿在感知自然与生活之美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自主表达,用传统版画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版画是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极好手段.在版画活动中,幼儿通过双手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用画、刻、剪、撕、折、贴、印的方法再现出来,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对幼儿表达、自理、合作、交往等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进行版画教育,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通过版画创作表达对美的认识和创造.下面谈谈我在版画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它以版画的形式制作,可增添书的珍贵性和美感,是一种小型版画作品,被誉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藏书票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袖珍的版画原作艺术品,在版画家之间和世界各地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展览、收藏,深受各国收藏家和广大爱好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普通初中版画教学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因而正确选择适合的版画形式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胶板版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简化版”,它不仅保持了版画制作的固有魅力,而且降低了版画制作的难度;缩小了版画制作的成本,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因而胶板版画在初中版画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明清版画对日本浮世绘的孕育、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作为两个不同民族的传统艺术,它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审美特征.从各自有代表性的流派及题材比较来看:浮世绘的风格华丽、优雅、明快,而明清版画质朴、自然、豪放;浮世绘的题材多为享乐主义的,而明清版画题材多为现实主义的:浮世绘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悲艳之美,而明清版画的人物秀隽婉丽.  相似文献   

19.
透过当前初中黑白木刻版画教学的现状,对初中黑白木刻版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木刻版画的乐趣、展示版画学习的成果进行了分析,以高效落实新课标,实现对传统黑白木刻版画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张弛 《教师》2020,(10):105-106
儿童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中虽然出现了关于版画的教学内容,但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实现由简到难的教学,且版画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零碎,学生无法通过系统的版画学习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通过对“儿童化”版画教学的思考和探究,分层制定目标序列,开展三位一体的“儿童化”版画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