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沙漠中     
《双语学习》2013,(7):2-3
沙漠是什么呢?沙漠就是一个很干燥的地方,很少下雨或没有雨。世界上有许多沙漠。沙漠占据了世界上陆地的1/3。沙漠里确实偶尔会下一点雨,而沙尘暴则非常凶猛。  相似文献   

2.
通过岳普湖气象站2010~2011年风资料的统计,对岳普湖县内的托克拉克沙漠西南部的沙漠风况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漠作用风系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在纵向和横向上主风向都呈现出明显变化规律;输沙势理论计算,托克拉克沙漠西南部沙漠处于低风能环境.  相似文献   

3.
阅读大漠     
沙漠,是一部天书。每一粒沙,都是一个字符。我向往沙漠,又惧怕沙漠。
  向往沙漠,是因为那一行从漠峰上走过的驼队驼颈上传出的铃声。惧怕沙漠,是因为漫天飞舞的沙粒,让人看不清世界,读不懂人生。  相似文献   

4.
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是较典型的一篇说明文,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说明改造沙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我抓住怎样向沙漠进军这一重点段落,先明确提示作者是按“如何抵御沙漠的进攻,如何向沙漠进军,如何利用沙漠”三步安排说明顺序的。然后把课前设计的图画在小黑板上(见图)让学生根据图上画的内容回答问题。学生能把沙漠向人类进攻有“游击战”、“阵地战”两种方式很快答出来,而且还能指出此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5.
爱的是沙漠的广阔。旅者的脚印化为书写成功的笔墨,齐齐整整地刻在沙漠上。当脚印延伸至沙漠的尽头,那便是成功。沙漠尽了,旅者的脚步和理想却未尽。蜿蜒的脚印就是理想的延伸。不断的坚持,就算口渴难忍,步履蹒跚,依旧向着自己的梦想,向着沙漠的尽头前进,永不言退。  相似文献   

6.
来日是座城     
陌惜 《新读写》2013,(12):60-61
从银川到中卫市,我们开始了宁夏行的第一站,沙漠文化。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沙漠,沙漠与大海一样浩瀚无边,气势一样不容小觑。放眼望去,沙漠无边,沙漠的背面是什么?还是沙漠。正如王维笔下的干古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行走在沙地上,脱掉鞋子,用肌肤去感受每一粒沙子的细腻。走在疏松的沙子上,软软的,烫烫的。若不小心脚下的沙子滑动,沙面向下,可能就会摔倒。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着浩瀚的沙漠。那里的气候条件之恶劣,使许多人望而生畏,束手无策。因此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图阿雷格人,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会利用沙漠的民族了。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着浩瀚的沙漠。那里的气候条件之恶劣,使许多人望而生畏,束手无策。而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图阿雷格人,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会利用沙漠的民族了。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13,(1):66-F0004
<正>著名的伊朗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德黑兰东南部,占地面积60.9万公顷,原是猎场,1976年被命名为国家公园。沙漠公园虽然没有秀丽的山水、鲜艳的花朵,但那一片片金黄色的沙漠和那耀眼夺目的盐碱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独特的风光。此外,伊朗国家沙漠公园内还有一些客栈、沟渠、古城堡等古迹,历史上曾有不同的民族生活在沙漠边缘。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着浩瀚的沙漠。那里的气候条件之恶劣,使许多人望而生畏,束手无策。而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图阿雷格人,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会利用沙漠的民族了。  相似文献   

11.
一种传奇〉〉沙漠里的生存之道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占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整个沙漠散发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无数小生命在死寂的沙漠上爬行——它们就是沙丘蚁。沙丘蚁的食物为天赐之物——沙漠中风裹挟着的动植物的残体,如一粒种子,一条干枯的蜘蛛腿乃至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归宿     
张贞 《新读写》2013,(1):40-41
有的非沙漠国家,在国土上特地造了块沙漠,这只是一种新奇的消费方式,是另一种找乐罢了。然而,原本就是沙漠的阿联酋,去怀念甚至制遣沙漠,这不仅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正撒哈拉沙漠位于北部非洲的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临红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是阿拉伯语"大荒漠"一词的音译。虽然撒哈拉沙漠地区偶然也能见到小片绿洲,但地面绝大部分是砾漠、岩漠和沙漠,由于它地处非洲热带,低纬度的极度酷热和干燥也是其他任何沙漠不可同日而语的,由此也形成了一些独一无二的沙漠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人公说:“沙漠象征着贫穷和落后,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穷和落后。” 有资料表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仅沙漠就占去130万平方公里。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地、沙漠戈壁就占去28.5万平方公里。西端的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以及库布其沙漠,像三条黄色巨龙,横卧在我们的母亲河畔,每年将数万立方米的泥沙,卷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去。  相似文献   

15.
东西南北     
沙漠博物馆日本没有真正的沙漠,却有一个沙漠博物馆。这个馆里陈列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面标明了地球上的各个沙漠地  相似文献   

16.
黄金宝 《父母必读》2014,(9):135-137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是在镜头下看那片阳光下金黄的沙漠和骆驼走过后深深浅浅的脚印。这一次,决定一家三口一起去感受沙漠的震撼之美。 蒙古语"库布齐"的汉语意思为"弓上的弦",库布齐沙漠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黄河以南,距北京约800公里。开着一年就跑了3万公里的爱车小白,带上23个月的儿子润泽,我们向第一站呼和浩特市出发了,  相似文献   

17.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课文叙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行时看到的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它从中认识到了森林的重要性,最后许下心愿———“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学到这里,多数学生都对小云雀的心愿表示了认可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愿意去沙漠植树的决心和期盼,但也有少数学生发表了不同意见。生甲:我认为沙漠不可能变成绿洲。(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停顿片刻之后,向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 生乙:他说得对,沙漠上是种不活树的。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这很好,要是能把理由说出来就更好…  相似文献   

18.
枯燥与辉煌     
“领奖台下是什么?在我看来是沙漠,是无边的沙漠。每一个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都是从无边的沙漠里走过来的。”我的一个当过运动员的朋友说。见我有点愕然,他接着说:“那个沙漠,就是枯燥。”  相似文献   

19.
沙漠之最     
《小学时代》2008,(1):25-25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他的沙漠虽然没有它大,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些沙漠的特点还会让你有点匪夷所思呢!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西南部有一片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沙漠。这里雨水稀少,干旱异常,夏季的最高温度可达50摄氏度。因为没有高大树木的阻拦,狂风终日从这片沙漠上咆哮而过,好像要把地平线扯断。沙漠里没有溪水,听不到野兽的吼叫,甚至连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