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当我们再次研究他在8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时.发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最新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知,知是行之成”,“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其理论体系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范畴,其理论基础,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一、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相似文献   

3.
刘如杰 《成才之路》2011,(1):I0016-I0016
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并撰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对联简洁明快,是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4.
学陶札记     
从取名知行到改名行知再到行知行,从把“教育即生活”颠倒为“生活即教育”,从把“学校即社会”颠倒为“社会即学校”,反映了陶行知思想之变化,表明陶行知与王阳明、杜威观点之对立。教学做合一体现教、学、做是一件事件的三个方面,其中心是做。怎样才算是第一流的教育家。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素质。如何才能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经历了艰苦、磨难、学习、探索、追求,他创造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三个方面的思想。其核心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社会与人民生活向前发展。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魏燕 《班主任》2003,(11):10-10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安徽歙县人。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育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927年3月,为了推行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理论,他在南京城郊和平门外的一个名叫“小庄”的村子里创建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学校——晓庄师范。开学之初,学校没有校舍,陶行知带领师生们共同  相似文献   

7.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陶先生这样说过:“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不仅有理论提出,还在学校里积极创设条件,给孩子们开了一扇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窗”。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是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他的领域论,“生活即教育”是他的本体论,“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方法论。此外,还有“即知即传”、“在劳力上劳心”、“教人者教己”、“小先生制”,等等,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方面,是他的“社会即学校”中不同于晓庄、育才一类正式学校的大学校,即社会大学校。关于这个大学校,陶行知先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重庆社会大学和后来的上海社会大学,就是实践陶行知先生关于社会大学思想的场  相似文献   

11.
平先来 《考试周刊》2012,(84):166-167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虽仅一字之差,但羞之千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了生活对于教育的本源作用,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是目前应试教育下我们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也是大部分家长、学校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是错误的偏执的,、在大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今天,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并以此来消除教育即生活的片面,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朱秋萍 《小学生》2010,(8):18-18
1“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研究天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考试周刊》2012,(76):50-5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习作本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的年代,习作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习作内容即生活的内容,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习作的领域就有多广。要想在习作训练上有新突破.就要打破传统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开发并充分挖掘生活之源.  相似文献   

15.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百”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爱满天下"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本文从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就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进行创造性教育以及如何发扬"爱满天下"的精神,转化"问题学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致力于 教育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教育发展。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 平,有必要深入地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保证该思想与教 学工作的深度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 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好处,研究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小学 体育教学之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精深,是动态的。因生活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展开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是相当的明确。第一次看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不禁自己嘀咕:“学校不成了多余的吗?”随着自己工作经历的增长,一点一点工作体验的积累。我越来越明白陶行知老先生这位伟大教育家箴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深刻的影响。作者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展开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