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氨基酸纸上电泳实验技术和操作要点。该技术有着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实验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在分析实验教学中应用文中所述方法,可掌握一门快速分离和鉴别氨基酸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资料显示的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效果不佳.以杏鲍菇为对象,针对凝胶的配制,样品的处理,电泳等环节进行方法改进,摸索出适合本实验室进行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的操作技术.通过改进的电泳技术分析了实验菌株杏鲍菇S型和R型不同培养周期的酯酶同工酶条带,结果表明,在培养的10d时间内,S型共出现6条条带,R型出现了4条,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对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与硫酸铜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一套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可靠且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案,使得该实验得以在本科教学中开展。本实验的设计符合了本科生实验教学特点,为农业类院校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提供一个典型实验,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本实验不仅适用于本科生,同时也适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训练,以达到掌握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初步掌握凝胶过滤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4.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因为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那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快速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本着实验改进力求简单、快捷、现象明显、安全可靠的原则,笔者反复试验,改进后的实验成功率高。Fe(OH)3胶体电泳实验成败的的关键是:要保证有清晰界面出现。这就要求将电极与胶体分开,避免因电极极化、电解现象影响胶体溶液的平静状态,造成界面模糊不清甚至使胶体发生凝结作用,导致实验失败。该实验将铜丝电极放在电极玻璃管中,用加有KNO3的琼脂凝胶作为导电介质,将电极与胶体分  相似文献   

5.
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山楂中的芦丁、金丝桃甙和绿原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条件包括电极电位、运行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三组分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为:以碳圆盘电极(直径300μm)为检测电极,检测电位为+0.95 V(vs.SCE),在50 mmoL/L硼酸盐(pH为9.2)的运行缓冲液中,芦丁、金丝桃甙和绿原酸在20 min内能完全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响应电流在三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检测限分别为1×10-8、1×10-8和2×10-8g/mL.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培养学生掌握无机材料水热合成方法为目的,探索了溶胶-凝胶水热法合成4A型分子筛的实验教学过程。考察了适于实验教学的水热合成和钙离子交换能测试步骤。该实验从产品制备到性能分析,时间和步骤安排合理,可操作性强,适宜在本科及研究生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醋酸纤维素膜电泳实验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膜电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电泳图谱分离区带过窄而欠清晰的现状,分析和改进其实验条件,得出0.07mol·L-1缓冲溶液、200V电场强度、每厘米膜宽电流强度0.4-0.7mA和35分钟电泳时间的结果,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开放性实验--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药物中的芦丁和抗坏血酸含量实验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实验内容.该实验装置可自行装配,直观明了,适宜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结合科研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再创新之路,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 胶体电泳现象是胶体重要性质,长期以来,电泳实验由于需用高压直流电源,致使一般中学无法进行,因而新编中学化学教材〔1〕介绍电泳现象时,没有要求演示实验,也不要求学生做这个实验。新出版的中学化学参考资料〔2〕在有关胶体电泳实验说明中,提出三点建议:(1)电泳电压一般要在30特伏以上;(2)电极需通过盛装琼脂—KNO_3的小试管插入胶体溶液中再进行电泳实验;(3)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不宜  相似文献   

10.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因为该实验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经多次实验验证,成功率达100%。Fe(OH)3胶体电泳一般分为固体凝胶电泳和辅助液电泳。在相同的电压、温度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