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娟 《考试周刊》2013,(57):194-195
<正>美国的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的现代幼儿教育十大目标中的第一条便是"独立性",使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整个时代对儿童素质提出的要求。独立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生活自理能力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生活自理,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个体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2):111-111
<正>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立转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训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他们都很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而我国的幼儿教育,就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出几点浅薄的看法。一、要求孩子学会去做自己的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在幼儿园是为了以后上小学打下一个基础,孩子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浏阳市某农村地区出现“全托式”幼儿教育,这种“全托式”幼儿教育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方面有积极作用,而对幼儿社会化行为作用不显著,甚至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对于目前的幼儿教育是家长,幼儿园乃至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幼儿的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促成的,而是从生活小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可以引导幼儿从身边一点一滴的事做起,给幼儿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一、孩子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既是孩子的娱乐,也是孩子的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它是孩子的忠实伴侣,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开心”这是孩子的回答,游戏为什么开心呢?学前期的孩子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的知识经验、体力、精力逐渐增长,而且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并积  相似文献   

7.
列昂节夫提出,自觉地独立地使一种行动服从另一种行动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周岁前婴儿的一切行动是依赖成人并通过成人实现的,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1~3岁的幼儿已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开始要求脱离成人的控制和调节,产生了独立性需要.这时的幼儿已具备了人类的一切特点,如: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想象和思维,形成了人类的全部心理机能.到3岁后,独立性需要更加强烈.按埃里克森的说法,就是出现了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即因独立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冲突.因此,从年龄特点看,幼儿期是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的时期,但从意志品质形成的个别差异角度看,幼儿末期儿童意志行动独立性品质形成与否、独立性程度的高低,还依赖于成人的教育和指导.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注意启发幼儿自己提出行动目的,鼓励他自己选择行动方法,那么幼儿意志行动的独立性能较迅速形成并且得以提高.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美国有一位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曾提出现代幼儿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第一项便是独立性.可见独立性的培养应是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独立性是孩子终生发展的动力,更是时代对儿童素质的要求.幼儿教育是奠基教育,而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8.
让我长大吧!     
《小学生》2005,(9)
教育专家敬告家长一位著名幼儿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但是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总是事事包办,倍加阿护,平时很少给他们独立做事的机会,致使许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而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儿童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我们疼孩子、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作长远打算。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放开你的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最基础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教师,关注基础教育应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素养。当今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教养上存在诸多问题,幼儿不良性格和行为较为突出,如挑食、偏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独立性差、"小皇帝"任性、专横、孤僻、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为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从小夯实心理品质基础,从而茁壮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望子成才心理迫切而拔苗助长.幼儿教育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做起,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拒绝"教育跑步",培养孩子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的“活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活教育”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从事幼儿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它注重人生的教育和理论联系实际,它强调实践,强调观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它善于积极鼓励,注意  相似文献   

12.
俞秀英 《考试周刊》2012,(86):191-192
独立性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下幼儿很难获得“独立”机会。实践证明。“劳动”游戏有助于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作者认为改变现有“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模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独立性是孩子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独立性强的孩子做事时目的明确,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家长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您注重孩子独立性的教育吗?您的孩子依赖心理强吗?想知道答案.不妨和孩子分别进行—下下面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启蒙教育,这就需要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好的启蒙教育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使孩子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语言阅读能力是语言教学的关键,在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不具有成熟的对事物的辨别认识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多阅读,打开孩子的视野,培养其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于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幼儿的早期阅读在语言教育中的作用3-6岁幼儿的空间感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喜欢阅读,并能从大段的语句中辨认出自己的名字,在成人的引导下能较好地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责任十分重大,一个人品行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幼儿时期建立的,这些品行和习惯等能够影响幼儿的一生,并且对幼儿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来说都十分重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是幼儿教育阶段比较重大的目标之一,而幼儿的独立性则包括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的独立性以及幼儿独立的心理意识。在幼儿的教育阶段,教师的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意识方面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及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是重要的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反映着每个家长不同的教育思想。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思想,我园就“尊重孩子”与“培养孩子独立性”两个问题,对120名幼儿的家长、36名幼儿的教师以及71名大、中班幼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题目全部由我们自己编写。题目内容分四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看孩子,孩子学习什么知识并不重要.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做好幼儿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育合乎需要的理想道德,依据一定的原则规范.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教会孩子们学会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务,道德教育是基础.是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迅速发展 ,使我们所处的 2 1世纪更具挑战性和竞争性 ,这就要求未来建设人才必须富有创造性 ,富有开拓精神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应变能力。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必须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当前 ,教师和部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 ,存在着对幼儿百般呵护、处处溺爱、包揽过多。无意放任、教师与家长互不理解的倾向 ,笔者认为 ,要消除这种倾向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做到四要四不要。一、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相机而行 ,不要地毯式轰炸这里指的“相机”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指对幼儿…  相似文献   

19.
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的同时,家长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自己吃饭、决定明天穿什么衣服、独立进行积木搭建、主动加入小伙伴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在独立性的培养上,家长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两个极端:一端是急于让孩子独立,结果是孩子动不动就受挫了;另一端是不信任孩子,完全包办,孩子的独立性得不到锻炼。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独立性培养有哪些应该注意事项?我们专门请到了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分享经验,答疑解惑,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旅程中的第一站,给其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幼儿教师怎样当好这一站的导游,关键是要让孩子喜欢你,愿意亲近你。要成为孩子喜欢的人,就得使自己不断变换身份,成为孩子想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