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1.1自然地理条件汝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风;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风少雨。工作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03′35″~113°04′15″,北纬34°16′02″~34°16′35″,位于汝州市大峪乡东北约4km,面积约1.0km2。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研究区地学信息数据库,以便于地质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更新。采用诸广地区十幅1/5万地质图,运用MapGI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一系列数据库设计规范文件,建立诸广地区地学信息数据库,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以实现诸广地区空间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大型数据库中,数据种类和数量较大,其中的强冗余数据干扰了需要查询的数据,导致数据关联属性弱化,查询数据过程中,严重干扰数据库查询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弱匹配区域划分模型的数据库分区查询方法,在数据库中融入弱匹配区域的概念,依据数据融合属性特征,对数据属性融合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分割,获取数据弱匹配区域,在该区域中运算最大数据属性弱匹配度的相似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实现弱匹配区域数据属性特征的过滤,利用弱匹配区域划分模型下数据库修补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关联修补,通过弱匹配区域的数据库查询优化方法,删除失效数据,缩小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性,实现数据库中数据查询的优化。实验结果说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弱匹配区域划分模型下数据库库查询,具有较高的查询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省自动气象站运行的芬兰维萨拉公司生产的PTB201A、PTB220A、PTB220C型气压传感器输出信号方式的分析,利用串口通信技术和参数设置命令,实现了该系列气压传感器数据输出参数的修改和设置。利用西宁市气象局市区观测点(36°37′00″N,101°46′00″E,海拔高度2261.2m)2011年7月份观测资料(X0001-201107)对青海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36°37′45″N,101°46′12″E,海拔高度2253.3m)试验站1(50001-201107)、试验站2(50002-201107)、试验站3(50003-201107)的气压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两地观测数据的差异,评估其一致性和连续性,得出结论:PTB220A型气压传感器可以在MILOS 500自动站代替原配传感器工作,而不能在CAWS600自动站工作;PTB220C型气压传感器可以在MILOS 500、ZQZ型自动站代替原配传感器工作。解决了由于PTB201A气压传感器设备厂家停产使得全省备件库存严重不足可能导致MILOS 500型自动气象站在我省台站提前"退役"的问题;对于整合全省自动气象站备件库、优化备件采购计划;合理、科学、经济的分配自动站备件资源,在我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差异医疗数据库在跨平台查询中出现空查询结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病历语义信息关联维分析的数据库自适应实体差异识别查询方法。通过初始查询条件和医疗数据差异分布的关联维规则推测用户对查询属性的关联程度,构建基于数据库松弛阈值、属性阈值之间的病历分析实体识别模型,进行自适应松弛响应重写,实现差异数据库的实体识别和关联性差异查询。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查询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能够满足用户差异性的偏好与信息检索,实现医疗信息数据的准确快速查询。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现敏捷供应链的知识服务体系的关键之一-服务检索,提出一个基于供应链领域本体的知识服务语义检索模型.主要是利用构建好的供应链领域本体的概念关系对用户的查询条件和已有知识管理系统中能够提供知识服务的文本文档进行语义分析,分别形成各自由概念和属性描述的语叉向量,通过两语义向量的匹配,检索出能够较好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7.
李江华  时鹏 《情报杂志》2012,31(4):112-116
Internet已成为全球最丰富的数据源,数据类型繁杂且动态变化,如何从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搜索引擎基于语法的方式进行搜索,缺乏语义信息,难以准确地表达用户的查询需求和被检索对象的文档语义,致使查准率和查全率较低且搜索范围有限.本文对现有的语义检索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的语义搜索引擎模型,结合语义Web技术,使用领域本体元数据模型对用户的查询进行语义化规范,依据领域本体模式抽取文档中的知识并RDF化,准确地表达了用户的查询语义和作为被查询对象的文档语义,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检索效率,详细地给出了模型的体系结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三维可视化是三维仿真的一个重要应用,一般的变电站三维图形只有空间几何信息,而忽略了其语义信息。本文将变电站三维图形用CityGML标准进行描述,既包含空间拓扑信息,又包含语义属性信息。并在OSG渲染引擎下显示,运用Xercesc++对CityGML格式文件进行解析,能够基于语义进行查询,对促进CityGML标准下三维图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档检索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量空间模型中因义相似度,建立了语义向量空间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档检索系统,重点研究了其中语义相似度计算和查询扩展两个核心技术,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检索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广西北部湾为研究区域,探究研究区域内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壮语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得出,北部湾壮语地名分布展现了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分布的特点,同时反映壮族的民俗与历史。北部湾壮语地名在研究区域内均有分布,同时表现出空间不均衡性,体现出北部湾壮语密集区在西北部,山区分布较多的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3)
全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是基于Access 2000平台放射性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关系型属性数据库,也是基于MAPGIS平台的空间数据库。随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实施,对全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进行了数据更新,在数据库更新中建立空间数据库时遇到了四种类型的问题,使得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错。四种类型问题包括没有工作区范围,只有一组坐标;工作区范围有国界线;多个工作区范围;以行政区划或盆地等为工作区范围。本文通过反复的试验、研究,最终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分散、异构、关联程度较低,本文提出一种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关联的有效方 法,便于关联化的知识服务的开展和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关 联和智能问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关联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 知识关联模型。通过借助关联数据相关技术、利用SPARQL以及HTML对馆藏文物资源知识进行访问和查询。【结 果/结论】将馆藏绘画类文物知识发布为关联数据形式后,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得到充分的聚合,深度展现文物信息 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不同需求的用户浏览不同粒度的文物知识、知识实体关系的效率。【创新/局限】从关联数 据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多粒度语义查询的智能问答服务框架。下一步研究需要扩展馆藏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规 模,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发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地图和蚁群算法的知识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在其属性空间内是存在联系的,知识地图作为可视化表达工具,是具有属性空间知识的理想载体,它是知识空间形象思维的再现。在杂乱无章的知识群中,企业如果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知识加以识别,将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隐性收益。这些收益虽然不能直接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但是它们确实是影响企业组织规模和运营模式的内在因素。本文以知识地图和蚁群算法为研究工具,建立了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中知识识别的模型,通过实证中相关数据的采集绘制出企业相关技术实现的知识地图,并通过蚁群算法在地图中找到了一条较为合理的知识识别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在一个面向Agent、本体和关系的常识知识库中如何实现常识知识查询的过程。在查询过程中,用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查询先被转化成一种我们所定义的面向Agent和本体的描述性查询语言。接着,描述性查询被翻译成SQL查询语句。用SQL查询语句对已转化成为关系形式的常识知识库进行查询后,自然语言生成算法把以关系表为形式的查询结果转化成自然语言。实验表明,新的查询方法在查询时间上优于原有的直接在agent和本体上查询知识的旧方法。实验数据表明,查询时间缩短了大约8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江海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为中心,属于江苏地域文化中一个重要分支区域。采用 语义网与关联数据技术,进一步发掘与利用蕴含在“江海文化”各类资源中的知识。【方法/过程】以“江海文化”特定 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张謇研究特色数据库”为基础,运用本体工程与关联数据技术展开多维语义聚合实证研究,包 括基于BIBFRAME 2.0的“张謇”知识本体设计、从RDB到RDF的数据转换、RDF的数据存储、运用SPARQL语言 实现数据的查询与存取以及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实现对“江海文化”相关资源的语义描述、深度关联、多维度 聚合和有效利用,推动 “江海文化”研究的深化,以及提高相关馆藏机构的知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马飞  覃建雄  阚瑷珂 《资源科学》2011,33(8):1584-1590
基于Google Earth卫星地图,采集中喜马拉雅4条典型高山峡谷带遥感影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按山地垂直带的5级海拔指标和青藏高原土地种的4级坡度指标,分析研究区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2200m以下无耕地,坡度影响强烈,海拔2500~3800m的宜农坡度带(〈5°、5~15°),是耕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潜力的核心区域;②草地优势海拔为38004800m,坡度影响较弱,4个谷地在宜牧坡度带(〈5°、5~15°、15~35°)的草地数量差异性小;③横向比较发现,吉隆谷地可利用土地最多,其次为朋曲谷地、波曲谷地、绒辖谷地,但受海拔和坡度限制,不宜农、牧坡度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活动,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对探索区域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上海市名人故居知识图谱,可以强化沪上名人故居非结构化数据的知识组织问题,为后续历史名人故居学术资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也为游客选择名人故居游提供便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沪上名人故居用户需求及旅游领域相关行业标准,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之后以此框架为基础通过序列标注、机器学习等方法填充图谱的实体、关系及属性为沪上名人故居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对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存储。【结果/结论】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构建实现了资源的可视化存储及语义检索,能够提供数据浏览与知识展示,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知识关联与信息推荐等功能,为后续智能问答、智能信息推荐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用户需求及上海市名人故居数据结构特点,建构了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为后续名人故居知识组织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数据的选取仅限于上海市内的知名名人故居,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地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P2P网络不支持语义查询以及语义Web中知识存储过于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对等网技术和语义Web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对等网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义对等网体系结构中各Peer端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难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转变的现状,本文秉承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引入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概念,并基于语义对等网构建了具有两层结构的混合P2P知识共享空间架构:由语义相近节点聚集的结构化语义资源层和超级节点通过语义规则链接的非结构化语义计算层,最后初步研究了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与期刊论文的互联有助于科学数据的共享和重用,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实现中文领域科学数据与期刊论文的互联,以促进科学数据和期刊论文的双向知识发现。[方法/过程]首先,分析科学数据和期刊论文中的关联属性和国家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抽取相关元数据,通过命名实体丰富元数据中的隐含信息;其次,在复用本体的基础上形成描述科学数据与期刊论文互联的语义模型,并利用ORCID等属性关联外部数据集,丰富科学数据实体属性;最后,通过Web前端页面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科学数据和期刊论文的关联,以促进知识发现。[结果/结论]以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集和中国知网农业工程领域的期刊论文为实例数据,通过关联数据的语义描述实现科学数据和期刊论文的多维度、深层次互联,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发现潜在相关资源和检索目标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