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确立的根本使命。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就必须关注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点的人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教育中的真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人的需要理论不仅体现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跃迁中,而且展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探讨了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人的需要从极少的需要转化到多方面的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从而显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挡势,而且提出了现阶段培育“社会的个人需要”的指导性建议,即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从而对人的需要的发展也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了热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的活动的自主程度和交往范围,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自然环境.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都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时 ,必须也要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分析 ,提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并非等同于现代人的某些品质和特征。从历史上,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觉发展过程,即自觉地超越自在自发和异化受动的文化模式,向着自由自觉的方向发展;从内容上,人的自觉发展,集中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统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既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前提和基础,更需要社会的自觉关注。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到人的全面发展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人的解放落实到个人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需要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建构功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充分就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背景下,探索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充分就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而人的解放具有最终的和根本性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本质特征,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这种需要和可能要由人去自觉认识,也要由人在建设、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自觉努力,把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旅游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人能力或素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异地休闲生活方式的旅游在促进人的个人能力或素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境界,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正确对待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中心和本质特征。在当今社会追求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形势下,我认为必须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如人的潜能与发展、内在需要发展与环境要求发展、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人格发展与自我建构等。  相似文献   

12.
梁丰 《河南教育》2008,(9):90-9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是人、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3.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与条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制度环境的外在条件.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把理论付诸实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相似文献   

15.
人在需要的不断满足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即通过发展生产力和增加自由时间、促进普遍的交往和自觉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文化和完善价值关系系统等途径,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制度公正是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因素,尤其在社会转型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制度公正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伴生物,人的全面发展有制度公正的支撑,才能构建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框架基础。制度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联系,为进一步探究制度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以及深度挖掘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奠定了多层面的理论基点;同时为寻求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互动互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提供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生活体现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必须采取提高认识,关注精神生活;完善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发展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加强教育,提高精神生活的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从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社会的关系中系统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谢秀华  关颖 《学子》2013,(5):14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展开,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个性、能力、需要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满足人精神领域发展的需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