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先多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近年来课程压缩,文学史的教学常常演变成了文学史论;作品选的课时数则不断减少,甚至取消。其中原因,与当今大学教育注重所谓理论开拓而轻视知识积累、强调观点出新而忽略基础学习的倾向密切相关,这也是当今学术界和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泡沫学术在教学中的反映。作者认为,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其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关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认识,应该是在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学生自己从系统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以作品选代替目前的文学史论,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的作品,才能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课博大精深,包含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古文学的鉴赏评析能力,增加其人文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备课求深,授课以精”,“鉴赏涵泳,美在其中”,“人格感染,潜移默化”,“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四方面对古代文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讲授深受海内外学子及诗词爱好者的欢迎,堪称教学艺术的典范,为当下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古代文学教学应借鉴叶先生的教学经验,夯实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根基,努力实现从以文学史为经到以文学作品为本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尝试诗文诵读与诗文习作的训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与人格化育。  相似文献   

5.
赵欣 《现代教育》2004,(11):32-3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收录了宋代以前较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相结合。以具体的作品来确证文学史的发展进程,通过文学史对于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特征的描述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就宋代以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而言,其主体的艺术形式是“诗”和“文”,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形式;把握这一总的特点,方可找到进入中国传统文学世界的通途。  相似文献   

6.
大学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先多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相互支撑而构成。近年来课程和教学时间急剧压缩,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作品选”课在课程设置中事实上已被取消而只剩下“文学史”。牺牲“作品选”课并没有为文学史教学带来效率和质量,反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文学史对象--文学作品的系统的了解和必要的感性认识,使得“文学史”的教与学变得异常艰难,毫无生趣,结果是学生愈发沦落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这显然远离了教改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是先秦至近代的文学,按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为四段,即:先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这门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各个阶段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和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在本论文中,笔者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通过自己的探究去体悟,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8.
李桂芹 《文教资料》2008,(20):214-215
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古代丈学作品是古代文学的基石.然而,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目前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课堂突出文学作品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作品选修补充等几种方法来改善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古代文学被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视文学史教学,忽视作品选教学。这是成人教育盲目攀比普通教育的浮躁心态在教学中的反映。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一是前苏联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二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封闭僵死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解决的对策:牢固确立以作品选为主、文学史为辅的基本格局;在文学史的教学方面树立“大文化”和“大文学”理念;在作品选的教学方面要注重原典的诵读与研读。  相似文献   

10.
陈彝秋 《文教资料》2009,(36):49-51
文章以《孔雀东南飞》、《金瓶梅》等作品为例,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针对特定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合理加强人性分析既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认知,提高其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解读相关作品,逐步树立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黄松毅 《高教论坛》2002,(6):26-27,41
古代文学教学要摆脱“边缘化”的状态,必须改变过分求知的“书斋化”偏向,将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在全民素质教育中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总体压缩课时的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应减少史论的分量,增加作品选的分量,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而生发对史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焦华丽 《文教资料》2010,(12):40-41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发掘与弘扬,有益于陶冶学生性情与塑造其价值信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文本为中心,使学生打好学识基础,引入性情领会,进而贯通历史蕴含与当下情怀,由此解读出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校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作家、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二元式”教学窠臼,笔者依据执教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原则,立足古代作家创作实践,打通文史哲,从而古代文学作品得到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不注重阅读古代作品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精读可概括为四种方法: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讲究版本,唯"经典论";寻章摘句,要"求甚解";对话背后,入木三分。实践证明,结合这四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加深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王双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23-12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它涉及到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诸多关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革创新,我认为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多渠道的考评方式,是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和上好这门课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薛莹 《时代教育》2014,(5):143-144
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方式层出不穷,本文论述了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并就教学中文学史和作品讲解的课时分配及多媒体的使用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旧体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在积极创作旧体诗词以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作品讲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适当加以考核;同时,还应提倡使用新韵以降低写作门槛,明确规定记诵任务以打好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炜 《考试周刊》2010,(16):56-57
“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顺应了大脑的生物特点,并利用了认识的直观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创设情境,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通过语境还原,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实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总体来看,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性,关注教学内容的鲜活度;渗透教育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实践教学理念实施的平台,以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为立足点,从名篇朗诵是古代文学实践的基础、剧目表演是古代文学实践的再现、作品赏析是古代文学实践的提升、专题讨论是古代文学实践的深化、研究综述是古代文学实践的综合等几个方面积极构建探索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当前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认知度、学生作品阅读数量、作品阅读与教学指导的关系、学习古代文学的收获及期待等实际情况,并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指导是走出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