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小学,给6至7岁的孩子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昨天还是小朋友,今天已经是小学生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入小学,他们由幼儿园或家庭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一下子转变为在学校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2.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他们进入小学后,首先生活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入小学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入小学学习也是社会义务。孩子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后,有的家长认为入学前不需要为孩子准备...  相似文献   

3.
做为一名即将入学孩子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我想谈谈家庭中的幼小衔接教育。 一、正确引导,使幼儿在心理上形成当小学生的良好心态 一般来讲,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上学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学表明他“长大了”;二是觉得上学“新鲜”“很好玩”,背书包“很神气”,缺乏对可能出现困难应有的认识和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做小学生,留恋幼儿园的生活,这多是由家长不当的引导或恫吓造成的,使孩子觉得上学是一种可怕的、受罪的事情。 我在自己的孩子入小学…  相似文献   

4.
暑假过后,许多孩子要做小学生了,孩子将面临着许多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因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为主;幼儿园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小学教育则是以学习为主,等等。家长应该怎样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引领他们适应这些变化,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请家长朋友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刘晓丽 《学周刊C版》2011,(6):109-109
作文教学要从小学抓起,让孩子的作文赢在起跑线上。小学生生活的范围很小,从家庭到学校,这就决定了小学生作文的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小学生的作文必须生活化。作文教学必须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激起学生作文的强烈愿望,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作文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6.
嘱咐小华四件事小华的爸爸妈妈知道,虽然女儿对小学生活有了强烈的响往,求知欲望有所激发,对学习开始产生了兴趣,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将会发挥作用,但是,上小学,当一名小学生,毕竟和幼儿园有较大的差别。小学生活要求小学生独立性强,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生活内容、特点和规律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华入学前,还要准备好四件事。1.过马路从小华家到小学,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怎么办? 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从六月份开始,小华妈妈每个星期天必定抽空带女儿“预习”过马路,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小呀么小儿郎呀,背着书包上学堂……"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他们的心理也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调整。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尽快完成这个调整,以适应小学生活呢?孩子在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这组来自各方专家的文章将为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用心治粗心     
由于粗心而出错是大多数小学生的专利。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孩子不会犯粗心的错误,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家都清楚,学习马马虎虎的孩子,大多生活上也会丢三落四,邋遢成性。毋庸置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上了多年的课,也听了许多节课,我感到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实效性,对课堂的节奏把握很重要。心理学家证明:小学生注意力稳定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小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段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至20分钟。孩子依靠有意注意进行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每堂课有张弛、快慢的规律变化,这样才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日本百余名小学生来到中国盐城市实验学校,与该校小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周时间,虽然时间短暂,但从两国孩子身上仍然可以看出孩子品格和能力的差异。首先,这次来盐城访问的费用全是日本小学生自己通过勤工俭学挣来的。日本小学  相似文献   

12.
陶红  蒋蓉 《早期教育》2004,(7):28-28
大班孩子即将成为小学生,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园会制订幼小衔接的教育计划,帮助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课外生活相对单调、贫乏,因为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他们生活的往往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对于老一辈人,还是思想相对保守的农村的老人,他们认为对孩子的照顾就是吃饱、穿暖,对学习是不太重视的,因此这些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尤其是家庭的学习氛围就非常淡薄,不要谈外出游玩,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了,就连最基本的课外书都难得拥有,所以一到写作课,学生就无比害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学年的到来,你的小宝贝背上了书包,成了一名了不起的小学生。真的了不起,因为,这是孩子人生之旅上经历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孩子生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入学前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入学后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二是入学前较多地受到大人的照料,入学后则要逐步学会独立生活;三是入学前缺乏严格的集体生活训练,入学后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那么,您该怎样进行入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文庆 《当代家庭教育》2023,(20):237-239
小学升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到了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内容及方式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有些变化是可以预见的。如何帮助即将毕业的小学生适应这些变化,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呢?本文论述了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作为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家长的有力支持,引导他们做好对孩子的四个“关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预见方能遇见,教师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意识,家校社协同育人,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的初中生活赢得良好开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升入小学是孩子一生中特别是学习生活中有着特别意义的一件事情。9月1日成为一名小学生,质变不可能在一夜间发生,而应该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在“玩中学”,转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中间必然会有一个落差,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个帮助他们的最好方法:做个“懒”老师,即学个老子的“无为而治”。一、教师的“懒”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8,(10):44-48
专题1.成熟与幼稚:适应初中阶段特点 不少初中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读书、考试。不关心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有的仍采用对待小学生的办法,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陪读过多,有的限制孩子跟同伴交往,影响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不少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不尊重孩子人格,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8.
课余生活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体上是比较"丰富"的,种类繁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大部分。这些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多层面出发,因时制宜,让课余时间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9.
9月要到了,大班的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幼儿家长对此感到困惑,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呢?要做哪些准备?以下是南京师范大学幼教专家的建议,或许会给您一些启发。 首先,孩子在心理上要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家长要辩证地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生活,既不能让孩子误以为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是一样的,也小能让孩子误认为小学就是“火坑”和“地狱”。应该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上了多年的课,也听了许多节课,我感到要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实效性,对课堂的节奏把握很重要。心理学家证明:小学生注意力稳定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小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段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至20分钟。孩子依靠有意注意进行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每堂课有张弛、快慢的规律变化,这样才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有节奏的课堂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