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谈《浙江卫视周末版》的品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8月,在我国实行职工每周5天工作制的3个月后,浙江电视台领寻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发双休日白天电视资源,努力把双休日白天时段培植为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自此,《浙江卫视周末版》应运而生。近三年来,《浙江卫视周末版》的节目随着浙江电视台的卫星覆盖,不仅在本省,还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周末版开办两周年时在全国五大城市(北京、西安、大连、昆明、苏州)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6%的观众收看过《周末版》的节目,还有27%左右的人在双休日经常收看《周末版》的节目。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电视同行也对《周末…  相似文献   

2.
开发“双休日”电视资源浙江电视台梁雄去年8月,我台推出了全新的双休日节目《浙江卫视周末版》,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他们纷纷来信反映该版节目贴近观众,能帮助人们提高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是一个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好节目。并引起国...  相似文献   

3.
双休日:电视资源开发的处女地梁雄今年8月,浙江电视台推出了全新的双休日节目《浙江卫视周末版》,这是我台为了适应每周5天工作制后.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新需求而进行的一项电视改革;也是我台抓住机遇,开发白天这一电视资源的处女地,进一步解放新闻艺术...  相似文献   

4.
我感受最深的几点赵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副主编高级编辑)《浙江卫视周末版》的创意与运作,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电视事业的一种勇敢探索,一个成功的示范,一个可贵的贡献。《浙江卫视周末版》(以下简称《周末版》)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如下几点:一、改革者的气魄与胆...  相似文献   

5.
刘珺 《青年记者》2012,(20):88-89
《看见》是央视综合频道2010年12月6日推出的一档现实题材的午间专题栏目,节目关注时代变化和百姓的感受,内容紧贴热点话题,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题材十分丰富,社会反响不错.节目开播不到一年,2011年8月7日又新推出《看见》周末版,每周日的22:28播出,时长45分钟,周末版持续关注时事热点人物,在节目深度上有所增加.同时,《看见》的日播节目逐渐淡出,主推周末版,着力打造深度节目.  相似文献   

6.
泥土的芬芳     
《黄土地周末版》定位于轻松、参与、娱乐,到现在已播出近半年。这段时间,山西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所属的农村部收到了大量的来自农村还有城市的信件电话,广大观众对《黄土地周末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扬。最近,在全国省级电视台农村栏目第三届年会上,《黄土地周末版》被专家们评为一等奖的第一名。《黄土地周末版》真实。农民观众对反映他们生活的电视节目的真实性,具备一种天然的辨识能力。节目的内容都来源于农村现实生活,节目中所有的人物的活动及场景就十分逼真。观看一期期的节目,城市人仿佛一次次走进了一处处陌生新鲜的山…  相似文献   

7.
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周冬梅,赵小华研究电视传媒的专家把电视观众归纳为两大类:消费型和发展型。消费型,主要是通过电视的娱乐、文化、服务类节目以消除疲劳、调节性情;发展型,则通过新闻、知识等节目发展自己的智力,增长见识。如果说,浙江卫视周末版的《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双休日:电视黄金时间的拓展──漫议《浙江卫视周末版》胡妙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图编一部主任、高级编辑)我在去年9月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电视与闲暇》的文章。由于当时还没有这方面更多的电视实践作理论的依据与参照,因而只不过作些带探索性...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经济节目作为独立的节目门类出现之前,电视的主要节目样式和形式是新闻、文艺、体育以及教育、儿童节目。1984年冲央电视台开办第一个经济类栏目《经济生活》,这标志着经济节目从此登上中国的电视舞台。在此后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申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生活》、《清风车影》、《对话》等等栏目成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典范。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地的经济节目也办得很有特色。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投身于电视经济节目的实践,对电视经济节目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用”是电视经…  相似文献   

10.
齐抓共报社会热点问题──武汉市三家新闻单位联手办专栏尚墨玲长江日报周末版、武汉电视台《彩桥830》、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白云彩虹873》,都是近年来武汉地区影响较大的专版和专栏节目,今年元月开始,三家联办《热门话题纵横谈》栏目,现已陆续刊播20个“热门...  相似文献   

11.
曹易 《新闻实践》2002,(12):54-55
日前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朋友》《半边天》(周末版)停播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观众包括专家学者的关注。谈话节目现在应当算进入半成熟期了,它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现在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日,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类节目因制作成  相似文献   

12.
3月3日浙江电视台周末编辑部精心打造的又一品牌:《浙江卫视旅游版》顺利开播。“一石激起千层浪”,《浙江卫视旅游版》的开播不但赢得了电视同行和旅游界的高度赞誉,更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标志着浙江电视台周末编辑部已经完成了节目调改的战略性转移。可以说,这是我们继1995年创办周末版以后又一个重大战役,是我们向新千年、新世纪奉献的一份厚礼,是我们在较高的起点上,又攀登了一座更高的山头。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公园》管窥记陈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从5月18日到6月15日,连续观摩了《浙江卫视周末版》的《文化公园》节目,每周1次,共5次。就事论事谈几点意见,管窥合测,瞎子摸象,姑妄言之而已。《文化公园》是一组板块节日,总长不到一小时,由6个小栏...  相似文献   

14.
张颖 《今传媒》2012,(8):96-97
人在纪实类专题节目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节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将对《看见》周末版的选题、叙事技巧、纪实手法等角度分析,探究节目如何看见新闻中的人,并向观众传达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4,(10):40-42
自1996年《实话实说》开办以来,许多专家学就预测未来的中国电视将是谈话节目的天下。从中国电视的现实来看,从1996年至2000年四年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掀起了轮轮热潮。《实话实说》的成功,为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抢建谈话节目。从《化视点》、《读书时间》、《精彩时分》、《朋友》、《影视同期声》到《当代工人》、《相约夕阳红》、《对话》、《面对面》《讲述》、《艺术人生》,单是中央电视台的谈话栏目就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卫报》报道,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泰晤士报》将花费200万英镑推广改版后的周末版。促销期间每周六出版的《泰晤士报周末版》的零售价由每份1.5英镑降至1英镑。此举不仅使该报零售价恢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且成为目前最便宜的高级周末报。此次推广活动除户外海报及2月5日起在电视和广播上做为期3周的广告外,还将在其合作伙伴英国国家剧院等地免费发放报纸。促销结束后,《泰晤士报周末版》将恢复到原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从一档电视时事谈话节目的失败尝试引发对电视协商命题的思考。当前,作为公共传媒平台,电视时事谈话节目无法吸引市场的关注,更无法担当一定的协商民主责任。以《撞击》为范例,比对《头脑风暴》、《对话》等优秀财经类谈话节目,探讨电视时事谈话节目追求观点交锋的理念与其节目模式的潜在冲突,不利于挖掘其对于现实的解放潜能。电视时事谈话节目对娱乐品性的过多关注损害了协商价值,而构建共同体背景的参与结构对提升协商效果至关重要。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的异质性迫切需要扩大和深化协商空间,电视时事谈话节目是有助协商和增进理解的无价资源,但我们还需要理性看待传媒所处的特殊语境及其可能带来的协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