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红妮 《教育艺术》2006,(1):39-39,42
读《李萍:我在幸福中》一文(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14日第四版),我是流着泪看完的,真的好感动。文中的李萍老师是四川省成都七中的一名政治老师,活得快乐幸福、真实而有个性,她不牺牲自己但成全了无数孩子,成全孩子的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她在奉献,但她不做泪干而灭的蜡烛,也不做丝尽即死的春蚕;她也想耀眼,但她不追求‘最光辉’;她不仅浇灌别人,她也要做花朵,也要体会成艮,也渴望阳光雨露;她没有含辛茹苦,但她痴心不改。”(摘自作者采访后记)  相似文献   

2.
李萍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学生,一直是我在班内树立的榜样。可是有一天,刘方同学向我反映李萍“信主”,还抄有一本“主歌儿”向同学们炫耀。联想到近日来李萍同学学习松懈、神情茫然的表现,我决定先找李萍了解一下情况再说。放学后,我把李萍叫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心直口快的她就先向我发问:“老师,‘信主’不算干坏事吧?”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十分诚恳地说:“李萍同学,老师这会儿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让你告诉老师‘信主’有哪些好处。”李萍开始吞吞吐吐,见我没有批评她的意思,便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什么都讲给…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编辑老师:你们好!这是我第一次给《科学启蒙》的老师写信,说实话,我心里还真有点紧张呢!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萍,是个人人皆知的乐天派女孩,我想,人生有了笑容的点缀,才会变得更美好。以前老师发给我们的各种杂志我都不是很爱看,也许是缺少"魅力"吧,但惟独《科学启蒙》像磁铁般吸引了我,每一期新杂志出版后,我都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阅读。  相似文献   

4.
被理解的幸福——读《家访的记忆》有感虽然老师没有来过我家家访,但我在日记里倾吐心事,得到老师的理解和鼓励,也是一种幸福。——宁炬广  相似文献   

5.
4月17日晴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安详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只有安详的心境才会有幸福的体验。这个季节,窗外的寒气似乎让伊宁市的冬天也显得格外寒冷。我窝在家中,放着轻音乐,再次品读着郭文斌老师的《寻找安详》,心中倍感踏实和幸福。如今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剧增,人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眼前的幸福和目标。读到郭文斌老师的《寻找安详》时,感动和幸福充溢着内心。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捧读《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我便被这个醒目的书名吸引了。幸福的老师?老师的幸福?这几个字的组合实在让我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然而,当这几个字反复地闪现在脑海中的时候,我便极力搜索着记忆中似曾熟悉的那张幸福的面孔。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读了《江西教育》1963年12月号刊登的曹芝清老师的《深忆昔日苦,弥感今朝甜》一文后,颇有所感。它使我具体地认识到旧社会教师的屈辱和痛苦,更加感到新社会人民教师的光荣和幸福。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曹老师那样的苦难,但是我却亲身享受着曹老师所说的新社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做了三十多年的教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自己也老了,到了退休年龄,告别讲台,赋闲在家了。一天晚上,一个很有气质的女同志找到我家,称我老师,尊敬地对我鞠了一躬,让我很惊讶。看到我怔怔的表情,她说“老师,你不记得我啦?我是李萍啊。就是当年你拿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引起风波的那个学生”。她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来了十五六年前的那件事。那一年,我被调到一个乡里的中学,教初二年级的语文。第一周,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记我的父母》。作文交上来了,其中有一个女生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李萍。她写道:她的父母很…  相似文献   

9.
感悟幸福     
一那是一段至今让我回味不已的幸福时光。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像浓浓的茉莉花香飘满整个教室。我和我的学生尽情地呼吸着幸福的空气。连黑板看起来也很幸福。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毕淑敏淡淡地说。什么是幸福?我借题发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这就是幸福;站在讲台边为学生上课,这就是幸福;批阅学生的作文,这就是幸福;大家彼此交流对幸福的看法,这也是幸福……学生们纷纷谈起自己心目中的幸福:幸福就是听到老师的一句鼓励;幸福就是考试得了第一名;幸福就是看到作文上老师长长的批语;幸福就是每天都能见到阳光……  相似文献   

10.
王维审 《师道》2011,(7):28-28
那天参加一个学校的班主任论坛,在与老师们互动交流时,一位青年班主任问:“王老师,我读过你的很多文章,包括《教师的幸福》一文。文章说‘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为什么我越来越感觉教育一点也不快乐呢?”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第1期《语文学习》捧在手,段学俭先生的《教语文,你幸福吗?》引起了我的注意,读着这一句“老师,你幸福吗?”一股暖流便在我心中回荡。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的灵魂体现在班主任的内涵品格上就是六个字:幸福、执着、"美丽". 用心去体会"幸福感"——做一个精神幸福的班主任.《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们的精神"坐标"更加清晰:哪怕只做一天班主任,我们都不仅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且要让自己因为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13.
徐煜 《宁夏教育》2012,(2):77-77
假期学校借阅给每位教师三本书,其中陶继新老师文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看到书名就想:自己也做要一名幸福的教师,如何做到?人家又是怎么做的呢?我想从中找到答案。一直觉得,幸福应该是人生始终不变的追求,而天天忙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我好像是很久没有幸福的感觉了。利用假期,重温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边读边为陶老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淡泊名利、虚怀若谷、道法自然,给我一个向往的方向,不断使我品味做一个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幸福控     
年轻人慨叹,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长大了,简单就是一种幸福。在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吸引人眼球。后来慢慢地读书多了,又有新的感受。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故乡》,谁能说这些平淡无奇的文题就不精彩呢?简单、直白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感恩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在瑞小的五(1)班……"这是我自编自唱的《幸福歌》,因为这首歌的背后有一段关于幸福的故事。那是发生在前年学校运动会上的一件事,老师把100米短跑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虽说是短跑,因为是头一次参加比赛,我心里还是特别紧张。到了开运动会那天,我信心十足地上了"战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拜读了徐群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10年7、8合刊)上的《一想到语文,我就心痛》一文。身处语文“江湖”,我能体会到徐老师所提及的高三语文教师的心痛:高水平习作不是好的“应试作文”、教师棱角在教学中被磨蚀等等。碰巧,我今年也带高三,可我想说:一想到语文,我就感到幸福。因为,这一学年,我们一直带领学生追求语文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遇到它,是一种幸运;遇到它,是一种幸福。原本,爱看书的我把闲书、杂书看得津津有味,但对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却敬而远之,因为它们太理性、太高深,看上两三句就令我头晕眼花。可是,它却是个例外。从我第一眼看到它起,就被它给牢牢地吸引住了。它,就是王三阳老师著的《做幸福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19.
<正>有幸拜读了浙江省宁波市戎徐小学吴锡老师的一篇教师发言《站着,于是幸福着》,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吴锡老师的心里,作为教师的终极幸福。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渐渐安抚了自己那颗浮躁、狂妄的心。一、"于我而言,站着就是幸福"对吴锡老师来说,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就是幸福的。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或许她只是沧海一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沧海一粟才汇成了一  相似文献   

20.
    
今天老师布置写一篇《家》的作文,家是什么?家,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最熟悉不过了,是每个人生活和依靠的地方,是难舍的亲情,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精明能干的爸爸、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和一个活泼可爱的我。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我的家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