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增强报纸新闻的贴近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是我们党办报的宗旨.一张报纸有没有服务性,或服务性体现得充分与否,是衡量这张报纸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杜晓 《新闻界》2000,(6):55-55
今年,精神文明报社提出“三个贴近”办报思想,即要贴近基层三大创建活动、贴近各级文明委 (办 )工作实际、贴近广大读者。为了准确体现“三个贴近”的思想,笔者认为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在“三个贴近”中要处理好新闻指导性和可读性关系   在办报的实践中,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是办报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办报的过程就是寻找指导性和可读性统一和谐的过程。新闻指导性是指新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报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给广大读者指明方向,树立榜样,提供经验,影响和…  相似文献   

3.
工人报刊是直接面向职工、面向企业、面向工会的舆论阵地。工人报刊的这种特质,向工人报刊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新闻采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更高要求。三贴近是落实政治家办报的基本内涵,也是新闻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工人报刊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工人报刊只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新闻三贴近,才能在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中起到桥梁和疏通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化解各种矛盾,引导社会进步,在实践中提高工人报刊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央又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原来提出的群众办报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可是,在办报的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距甚远。群众办报更多是一句口号,群众办报不是报纸内在的要求,缺乏原动力,“三贴近”的提出从反面证明我们在群众办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5.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广大通讯员是地市党报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地市党报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广大通讯员长期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熟悉基层,了解基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反馈基层发生的情况,是地市党报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生力军,事实上,我们报纸以前发表的许多精彩报道,不少源自广大通讯员。  相似文献   

6.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要澄清在办报思想上的一些糊涂认识,克服在办报上的几个误区。办报讲政治,会不会同遵循新闻规律对立起来?不会的。办报当然要遵循新闻规律。新闻“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它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马克思语)问题在于,新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必然要反映一定阶级、政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必然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办报讲政治,从政治上看问题,政治家办报,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新闻规律。同时,这一新闻规律同其他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7.
王勇 《中国出版》2012,(15):53-54
关注民生,是新时期我党对新闻工作"三贴近"的具体要求,而作为服务对象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人报,其记者一贯有"平民记者"之称,这给他们写出精彩的民生新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但前提是必须植根于基层的肥沃土壤。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持久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适逢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两项活动的目的不同,其宗旨却殊途同归,这给工人报记者提供了关注民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深入基层是记者新闻职业生涯的新起点,这  相似文献   

8.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三贴近",走群众路线推进新闻创新的生动实践。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讲好基层故事服务社会民生"为主线,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探索出了一条地方党报集团践行"走转改"、推进新闻创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活日报的读者定位与办报风格,在经济报道中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回答一个问题:做怎样的经济新闻 生活日报的定位是贴近民众,经济新闻的核心价值理应是贴近.  相似文献   

10.
报业竞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济南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生活日报提出了"本地化差异化办报"的思路,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强调办报要"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济南人民服务,就是做济南人关心的新闻,而不单是政府部门认为重要的新闻;为济南人民服务,就是要贴近读者,报读者想看之事,说读者想说之话,而不是成为某些部门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专家萨空了同志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类最初注意新闻,决非出于人类的好奇心.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 就是到了今日也仍然是他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新闻.最为人类所首先注意,而且被注意的最普遍 粮价陡涨的消息都没有人不注意。”换言之,新闻报道反映人们所关心和注目的事实.可读性就强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使所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定能赢得最广泛的读者 近年来。我们丹江口报的办报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贴近基层,保持鲜明的基层特色,是军区军兵种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民军队》报改大报一年多来,仍然把办报方针的定位放在“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上,报纸虽然变大了,但始终如一地坚持办报方针没有变,版面虽然容量大了,但贴近基层的特色没有变。保持这种不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以编辑部用版面引导作者深入基层写基层的尝试,谈几点感受。我们这里讲的版面引导,主要是对作者而言的,也就是办报者通过版面上所登稿件的形式、内容以及编辑思想、版面语言,来引导作者采写什么样的稿件和写多长篇幅的稿件。这种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8,(4):9-10
按新闻规律、晚报特色办报方汉奇:北京晚报之所以能够办成今天的规模,这样的影响和成就,主要是因为她按照新闻规律办报,按照晚报的特点来办报。晚报的特点就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群众,或者说是"广、短、软",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中,《安徽日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以提高党报影响力、舆论引导力为目标,按照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努力使"新闻发布更快、主题宣传更深、贴近基层更近、新闻文风更活、报纸版面更亮",使纪念建党90周年的宣传报道既浓墨重彩、庄重大气,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时期,党的新闻思想有了新内涵,办报有了新理念,军报又改了版,现在基层给军报写稿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抓上下都关注的结合点这次军报改版,指导思想里有四句话原则:“增加所需求的,强化受欢迎的,去掉不适应的,合并重复的”。什么是不适应的?就是新闻太少太慢,一般性的工作报道太多;什么是受欢迎的和所需求的?受欢迎的所需求的是时评新闻、热点新闻、解读性新闻,贴近基层的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如今你要给军报写稿,就要想到这“四个的”。这“四个的”来自新的办报理念,来自党中央新闻思想的新内涵。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之生命。作为一个新闻工作音,应该求真求实讲真话。但如何讲真话,却恰恰又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难以自我把握的课题。本文就此议题,从政治家办报的角度,略抒管见。 一、政治家办报讲真话,必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政治家办报,必须遵循新闻的原则,讲真话、讲  相似文献   

17.
立足企业、服务企业、贴近职工、办出特色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办报宗旨。我们企业跨六省一市,有11万职工,他们既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也是我们的宣传对象。我们要求办报人服务职工,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而不是半心半意;二是要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工人阶级说话;三是在感情上要和工人相通、相融,做工人的知心朋友,把自己置身于工人阶级的队伍之中,四是在版面上,要让工人唱主角。我们在办报的实践中,以充分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玩是读者对党报的强烈期盼,更是党报争夺读者、抢占市场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三贴近"?笔者以为,要坚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视角"贯穿新闻采编和办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国内新闻界     
华西都市报──走进千家万户服务都市百姓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说:1998年,是华西都市报走向成熟、日益壮大的一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进一步落实到办报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高为市民服务的水平,使华西都市报走进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干家万户。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一是要强化“贴近、贴近、再贴近”的办报观念.使报道的内容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家庭;二是要加大信息量,全方位地满足读者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三是要增强服务性,从读者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贴近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贴近读者。近几年来,辽宁农民报在办报中千方百计地做足"贴近"文章,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