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立和 《钓鱼》2013,(10):17-19
我年逾古稀,七十一岁,钓龄却只有13年。我是新旧世纪之交才学钓鱼的。第一位师父是于瑞亭先生,他教的是传统钓法;不久,我又有了第二位师父,衣善新先生,他教我悬坠钓法:两位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我绑钩、调漂、抛竿等钓鱼技术。老衣还把他订阅多年的《钓鱼》杂志送给我学习,从此,我又有了第三位师父——《钓鱼》杂志;这位师父又引领我在《钓鱼》上结识了好多师父,可以说,我的师父遍天下;虽然好多师父素未谋  相似文献   

2.
穿鞋的徐无敌“胡荣华厉害吗?可你们大家不知道,老胡我们俩拜的是同一个师父,我们的师父名叫神谷子。胡特大拜师比我早,所以我应该叫他一声大师哥。说起我这大师哥,人是不错的,就是笨了一些,我师父教了他三年后,他才学到了象棋艺术的一点皮毛,把我师父气得直拍大腿,后悔当初收他为徒,于是一狠心把胡荣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沙弥修行多年,却始终不能参悟。他来请教师父。“师父,我来这里已经很多年了,每天我都专心诵经,一心向佛,可是我还是没有修成正果。我该怎么办?”师父答:“早晚有一天你会修成的。”“师父,那是什么时候呀?”师父告诉他继续修行便是,其他不再多说。于是小沙弥又回去用功参学,三年过去了,五年也过去了,小沙弥还是没有开悟。无奈之下,他又来找师父。“师父,我又修行了这么多年,可还是不得一点要领,看来我是没有这个慧根。我也不想再念佛了。师父,求您让我干点别的吧。”“既然如此,也不勉强你了。这样吧,佛堂后面有一片凤仙花,你就去侍…  相似文献   

4.
《健身科学》2011,(9):31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相似文献   

5.
阎亚伟 《精武》2008,(3):58-59
我师兄与很多名家弟子有很深的交情,前些日子与他聊天,说起自己当年求师学艺的艰辛,他很感慨,说起一个事,让我十分震惊:他所知道的一些曾在名家师父门下学习的朋友,他们访求名师,努力修炼,练好功夫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去揍自己的名人师父!呜呼,师徒之间结怨如此之深,怎么不让人感慨师道尊严的沦丧!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一项事业中,可以说这个人对这项事业无比热爱,或者说痴迷。我热爱的事情不多,象棋是我的挚爱。对于我的师父张志明,象棋是他痴迷的事业。所以,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师父之于我,亦师亦父亦友。——题记2000年暑假,8岁的我已经具备了象棋入门知识,怀着对于提升象棋水平的渴望到处觅师,终于有天在文化宫的围棋培训点遇见了张老师。是的,围棋培训  相似文献   

7.
记得儿时从师学武时,笔者曾与师兄对练过一套器械套路,名曰“单刀破大枪”。师父令师兄持枪,我舞刀。当时我就纳闷:刀法虽猛悍凛冽,但刀身终短而威胁面小,而大枪被人称为“兵中之王”,枪法变幻多端,且枪杆长而威胁面大,小单刀如何破得大长枪?师父自有师父的道理,他教我以偏身、拧腰、滑步闪避来枪以后,再以  相似文献   

8.
王资鑫 《精武》2004,(2):30-31
记得儿时从师学武时,笔者曾与师兄对练过一套器械套路,名曰“单刀破大枪”。师父令师兄持枪,我舞刀。当时我就纳闷:刀法虽猛悍凛冽,但刀身终短而威胁面小,而大枪被人称为“兵中之王”,枪法变幻多端,且枪杆长而威胁面大,小单刀如何破得大长枪?师父自有师父的道理,他教我以偏身、拧腰、滑步闪避来枪以后,再以  相似文献   

9.
爱心树     
王凤国 《武当》2011,(7):46-47
春天里,兴国寺的方丈善明师父和徒弟在庙前栽树。这个寺庙香火很好,又逢春季,香客自然比以往更多。有个香客看善明师父栽树。说,师父,你这树能不能算我栽的?  相似文献   

10.
习武心得     
我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同学会武术,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武术。1973年毕业后,我开始和赵金伟表姐夫学习八极拳。当时赵金伟是天津下放的知青,是天津王洪润的弟子。1974年我上了天津技工学校,经赵金伟的引荐,让我和他的大师兄龚延树学习。龚师父在灰堆住,家离技校不远,我放学后经常去他家里练武。龚老师比我大十岁,因和表姐夫是师兄弟,他让我称呼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拜于恩师姚承光门下习练意拳至今将近20年了,我习武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在茫茫人海中认识了师父并且一直跟随他到现在,我不仅有了强壮的身体能保护自己,也在练拳的时候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我自小贪玩,喜欢登高爬梯,玩枪弄棍,到青年时期,经人介绍,来到无极门下,拜高凯庭先生为师学武。我师父八岁练功,九岁正式磕头拜无极门第四代传人徐永庆先生为师。此后我师父刻苦练习无极武术,十六岁就替师父带徒,十九岁在天后宫创立了无极国术研究社。此后培养学生无数,并在天津武术界有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小和尚,根器很钝,拜在一位师父门下。一次,师父想外出云游,因为小和尚很笨,便不愿带他同往。小和尚问师父:师父不在的时候弟子修些什么呢?师父随意答道: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问:吃何物来填饱肚子呢?师父用手指了指说:“吃那不远处河边的石子便可。”于是,师父扬长而去。小和尚果然按师父的话去做,过了几年,师父归来,因肚子饥饿,便唤徒弟去做饭菜来吃。小和尚便去河边拾石子来煮,心中还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煮罢,摆在师父面前,师父大  相似文献   

14.
我一生的梦想就是在全国个人赛或重大比赛中碰上许银川并战胜他。在今年体育大会中,本来机会来了,由于自己的原因,一盘胜定的棋被对方翻盘,好在个人赛第八轮又有机会碰上他。赛前我师父文竹一再告诫我力争下一盘和棋,但我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一心想战胜他,在这种想赢的心态下,拉开了我和许银川的战幕。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每天必行的坐禅时间,众僧的师父宜鉴上堂说:“问即有过,不问又乖。”正赶此时有个小和尚在礼拜,宜鉴便打了他一下,小和尚不解,便问师父“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父说:“待汝开口,堪作什么?”  相似文献   

16.
2年前,我的师父一开学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调查者受命去访查该地区贫困的原因.出发前,就有人告诉他,那儿的人特别好吃懒做,无所事事.这话给他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谢炎 《体育教学》2007,(1):68-68
2年前,我的师父一开学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调查者受命去访查该地区贫困的原因。出发前,就有人告诉他,那儿的人特别好吃懒做,无所事事。这话给他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果然,他去田里暗访,看到一个农夫模样的人在割草,那人割一会儿就坐着休息一会儿。“这儿的人真是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18.
也许你刚看过电影《投名状》,很欣赏李连杰的演技,其实他的师父就是著名武术教练吴彬。今天,吴教练荣当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了。消息传来,人们都说,这是武术界的光荣,是北京体育界的自豪。他自己也激动地说:这辈子我得过许多奖,只有当北京奥运火炬手让我最激动!  相似文献   

19.
张兴洲 《武当》2008,(9):40-41
2007年3月27日,一代太极宗师杨振基先生溘然长逝。他的逝世,使他的亲朋好友万分悲痛,使他的弟子们失去了一位爱戴的长者和尊敬的师父;他的去世,是我们邯郸太极拳界乃至全国太极拳界的重大损失。我与杨先生有着四十多年的友情,作为他的同道好友也深感悲痛,今特撰文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20.
李昌镐是个孝顺的徒弟,他曾不只一次地在不同的场合讲述过师父是如何不辞辛劳地培养他。他也并非只在口头上言“孝”,在韩国国内就有传闻以及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他曾在某些重要赛事的决赛中让过师父。这次春兰杯决赛前就有人说,曹薰铉已年近五十了,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捧得世界桂冠的机会,孝徒昌镐难道不会再成全师父一回吗? 种种迹象表明,李昌镐的确无法摆脱让棋之嫌。从他输的两盘棋中我们能感觉到一种消极的气息,也许其中没有特别明显的败招,但对付曹薰铉这样的高手来说,消极就是最大的败招。白4不占空角而争先挂角是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