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4,(5):I0001-I0004
<正>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以及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作为全国散文界有代表性的作家,多年来,王充闾的文学成就一直得到文学界、学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相似文献   

3.
许宁 《文化学刊》2009,(4):183-183
2009年4月19日,由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诗潮》杂志社、《中国诗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牟心海诗歌创作研讨会在辽宁社会科学院如期召开。会议邀集了30多位专家、领导、诗人共同研讨牟心海先生50年来的诗歌创作成就。会议由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主持。省文联主席王秀杰、省作协主席刘兆林、《中国诗人》主编罗继仁、《诗潮》主编李秀珊等到会祝贺并发表精辟评论。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从汤用彤到汤一介,两代学者的人生足迹,恰好反映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轨迹。从1981年汤一介先生发表《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诸问题》,到2002年汤先生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10年后,2013年,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获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汤一介先生无愧于当代中国儒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定评。在编纂《儒藏》、主编《中国儒学史》的同时,在临近世纪之交的1998年,汤一介先生又提出能否创建中  相似文献   

5.
学林新语     
钱钟书做“校对员”钱锺书先生治学严谨。900卷的《全唐诗》,他通读过5遍。上世纪80年代,北大计划编篡《全宋诗》,请钱锺书先生主持。钱说他只能自己写书,不能当主编,挂虚名。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伊家慧 《文化学刊》2015,(2):213-216
"人间佛教"是由太虚大师创立的佛教理论体系,经过多位高僧大德之发展后经由赵朴初先生弘扬壮大,为佛教顺应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潮流而生。"人间佛教"的理想是在人间建立如佛陀理想的世界,其具有美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生活、极高的文明素质、优越的生存质量。赵朴初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精神贯穿其诗词,他以诗意的语言将这种社会理想和理想社会的深刻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以其诗词集《无尽意斋诗词选》为中心探析其"人间佛教"思想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先生晚年以惊人的毅力撰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后来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有的学者则从他表明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态度、对美女的投射之恋等角度进行阐释,存在种种曲解和误解。实际上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动机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缘》的重大思想价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中《论〈再生缘〉》偏重于倡导自由之思想,《柳如是别传》偏重于倡导独立之精神,两部著作互相呼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角度着眼,《再生缘》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无论从个人人格还是从民族气节上看,柳如是都是一个高尚美好、令人尊敬的人物。陈寅恪先生选择这两个人物及其著作生平作为自己晚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根据他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宗旨作出的慎重选择。他早年提出的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研究工作之始终。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语言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与民俗学界相关学者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领域研究的开拓者、知名学者曲彦斌先生新近主编的《语言民俗学》(大象出版社,2015)一书,是继其早年出版的语言与民俗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民俗语言学》(曲彦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4年增订版)一书后,又一部以民俗学为旨归的语言与民俗关系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历代扬州建置沿革,多有志书记载,这是前人之功,也是今人研究之本。但志书往往只能记其大概,难免有缺有误。整个宋代扬州建置多次变更,纷繁复杂,而诸史料之间又多矛盾之处。李昌宪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虽也对扬州区划沿革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但疏漏颇多。本文旨在对两宋三百年间扬州行政区划沿革进行细致的考述。  相似文献   

10.
洪刚 《文化学刊》2010,(4):178-182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一书,于200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科学与人文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突出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正如丛书主编洪晓楠先生在丛书总序中谈到:科学和人文是一对孪生兄妹,二者关系密切而复杂,因而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竹内实先生是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北京日本学中心主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及中国问题研究,著述有《中国的思想》、《现代中国的思想》、《毛泽东》等多种。人民中国杂志社金丹实同志受本刊编辑部之托访问了竹内实。在两个小时的轻松愉快的交谈中,竹内先生回顾了自己的中国研究历程,坦言对中国现实的新认识,提出了对向外报道中国的希望。这里发表的是由金丹实同志整理的竹内先生谈话的全文。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文化》2011,(25):92-93
朱海峰,号半僧。浙江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瓯越书院执行院长、万卷楼签约书法家。初受学于温岭野萍先生,后人蜀谒京,转益多师,先后得姜澄清、何应辉、金开诚、刘正成、王岳川、徐寒、曾来德等先生教诲。其书法出自二王,以《圣教》、《十七帖》为法乳,参以董香光、陈眉公之清润华滋,更上溯秦汉《石鼓》、《石门》、《乙瑛》诸碑,吸取其厚重古朴。故其书无时下学二王的浮华柔媚,不随人脚后,取媚时风,完全出自胸臆,一派天然而又极富禅意。  相似文献   

13.
地名,不仅标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它还以语言为载体,成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清人李斗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著成《扬州画舫录》。书中涉及大量地名,蔚为大观。这些地名共同承载了扬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若对《画舫录》中所记载的扬州地名进行类聚分析,还将为揭示共时平面上扬州地名语词系统的构成规律和指导地名文化建设起到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11,(25):92-93
朱海峰,号半僧。浙江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瓯越书院执行院长、万卷楼签约书法家。初受学于温岭野萍先生,后人蜀谒京,转益多师,先后得姜澄清、何应辉、金开诚、刘正成、王岳川、徐寒、曾来德等先生教诲。其书法出自二王,以《圣教》、《十七帖》为法乳,参以董香光、陈眉公之清润华滋,更上溯秦汉《石鼓》、《石门》、《乙瑛》诸碑,吸取其厚重古朴。故其书无时下学二王的浮华柔媚,不随人脚后,取媚时风,完全出自胸臆,一派天然而又极富禅意。  相似文献   

15.
春秋记感     
刘立志 《文化学刊》2008,(2):174-179
清代学问家叶昌炽著有《藏书纪事诗》,继之者有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等,其体例有诗有叙,皆诗为其名,史为其质,乃有韵之书话、史话也。史学家谢国桢先生亦有此类诗文并举之作,忆往怀人,评史论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和唐君毅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峰林中两座令人瞩目的学术高峰。现存梁、唐两先生往来书信一共五封,虽然数量十分有限,但为解读梁、唐二位先生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学术交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材料。本文利用新近出版的《梁漱溟往来书信集》《唐君毅全集》,重点结合梁、唐二位先生书信、日记等资料,对这五封书信的写作背景、所涉人物关系,以及相关内容思想,按照时代顺序,逐篇进行解读,不仅使读者之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激荡升华,更丰富了我们对于两位学术前辈学术观点、思绪情感、家国情怀之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亚妮 《文化交流》2004,(3):34-36
一屋子的石头,就有一屋子稀奇古怪的故事——王朝闻先生今年已95岁高龄,多年谢也不接受采访,但为我们破例,很让我知道这个慈祥老人解放后曾任教务长,1954年任《美术》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美术人70年代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可老人出生于1909年,四川合江人,三家境贫寒。30年代毕业于杭州国1940年奔赴延安,在鲁迅文学院是中国20世纪卓越的美学和文艺理著作等身。他雕刻的毛泽东头像、他严谨的治学王朝闻接受采访Wang Chaowen in the interview之风和源于生活通俗易懂的美学理论影响着几代人。他主编的《美学概论》《中…  相似文献   

19.
(一) 我们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在上海和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上看到,当年历史学界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人活跃在论坛上。他的名字叫程仰之,又名程憬。他的才学显然受到了卫聚贤先生的赏识,才能够在那个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一连发表了好几篇有分量的神话学论文。如《古神话中的水神》、《古蜀的洪水神话与中原的洪水神话》(均见《说文月刊>>1942年第3卷第9期)、《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地及昆仑》(《说文月刊》1944年第4期)等,都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刚交五十年代,这位青年学人就昙花一现般地从学术界消失了。 1950年,程憬的遗孀沙应若女士把程先生的一部27万字的遗稿《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托付给了德高望重的史学界权威顾颉刚先生,请他设法帮助出版,以实现程先生的遗愿。经过顾先生的努力,曾有一家出版社于1955年把这部稿子排出了清样,但并没有出版。1958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决定把程著收入他们主编的“民间文学丛书”,并请顾先生为之写序。顾先生欣然从命,很快就把序文写好了。由于“大跃进”,反右倾,文艺界的小整风,等等,接连不断的运动,这部写于四十年代的书稿,终于未能得以出版。最近,我因撰写关于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派的文章,从他的女儿顾潮编著的《顾颉刚年谱》(中  相似文献   

20.
正木客最早被解释为"山栖之精怪"。据明张岱《夜航船》载:"兴国上洛山有木客,乃鬼类,形颇似人。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能诗,时就民间饮食"。后来则演变成称久居深山的伐木者为"木客鬼"。清代,有"扬州的盐商,镇江的木客"之说,镇江的木材商能与扬州的盐商齐名,说明镇江木材贸易之兴盛。早在清朝中叶,木材业就被列为镇江钱庄业、绸布业、江绸业、江广业、船业等六大业之一,专门贩运和经营木材的客商极富盛名,这些人有的是老板,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