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一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周先慎先生的文艺随笔《简笔与繁笔》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评价说:"这是进一步烘托险恶多艰的社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简与繁,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或简,或繁,都要视其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即人们常说的“常止于不可不止”和“常行于所当行。”若看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创作,惜墨如金的简笔与用墨如泼的繁笔是不乏其例的。先说“简”吧,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力求简洁精炼,做到言简意赅,语约情深。《水浒传》中写山神庙的风雪一段,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蕴含了多少意思,真是“境界全出”。难怪鲁迅先生赞之为“神韵”之笔。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但韵味十足。林冲刚去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草料场后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作者为什么两处用“紧”而不用“猛”“狂”“更大”等字眼来描写雪景呢?这显然是“别有一番滋味”,有着深厚的  相似文献   

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题解及教学上海/唐王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九回,完整目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关于“风雪”两字的理解,翻阅《辞海》、《辞源》、《古代小说词汇释》、《古汉语词典》,均无“风雪”一词的解释。课题实际告...  相似文献   

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一得江苏曹伯高学生的思维是一条河流。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学生积极思考,目的就是想让这条“河流”流得更有波澜、更顺畅,不至于凝滞而成“死水”一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过几次了,可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学生当堂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山神...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津津乐道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简练的环境描写。而笔者以为这一节里,行文的交代照应也极富特色,尤其值得借鉴。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中的“风雪”、“山神庙”,文中就有多处照应。风雪———⑦段林冲去接管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  相似文献   

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相似文献   

9.
试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反墨效应周启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回书较《水浒传》其他章回在人物刻划方面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金人瑞语),我们不难看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借助“反墨”的描写手法,刻划出了鲜明独特的反映本质的个性;而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0.
<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农民起义小说《水浒传》的第十回,常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这一章节除了主题的典型性、故事情节的矛盾性、人物形象的立体性等突出艺术特色之外,环境的营造也堪称小说写作教科书式的典范。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环境营造最成功和出彩的部分主要是对“风雪”与“火焰”的二重世界描写。一、看“风雪”的环境营造(一)直接描写次数多,层次丰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次数共有五次之多,这几次对于风雪的描写层层递进,  相似文献   

11.
浅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二:(在林冲来到草料场后的这段故事中,作品多次写到朔风和大雪,这些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以及“风雪”环境的描写上,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因而应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3.
巧中有巧,环环相扣──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王仙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和精练恰当的景物描写以外,还与其精巧的艺术构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摘取小说中的有关情节。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作一番简...  相似文献   

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描写方法不外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百回本《水浒传》第十回。该回选入了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教材要求让学生把握林冲性格特点,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但拙文这里探讨的是“酒”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起的作用,以管窥豹,对《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作些诠释。  相似文献   

16.
李玲 《现代语文》2007,(3):33-3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该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自发反抗、最终落草的英雄形象——林冲,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在主题和描写人物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成就,但笔者认为,林冲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及主题的表现,离不开李小二这一形象的艺术处理,得益于李小二的侧面烘托,一句话,“红花还须绿叶扶”,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名篇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中的“山神庙”情节尤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神庙”叙事学功能上的意义探讨和林冲个人性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山神庙”这一民间信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山神庙”这座神庙,对于理解林冲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也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王黎冰 《教学随笔》2013,(12):23-24
上初中时就来到了绵阳“安营扎寨”“寒窗苦读”,自然,号称“中国科技城”的绵阳则顺理成章地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冬天有些湿冷,除了有时呜呜作响的风声,就没什么冬天的气氛,全然不像我的家乡梓州的山村.四川少雪,一旦说到冬季下雪,那就像是我多年未见的朋友,几分期待,几分想念.一位作家说得不错:雪是一种风景.早就听说山东济南的冬雪与梅花是一大胜景,可惜至今仍无缘亲睹,在网上寻找到一些图片也足以令人心驰神往.又论及经常纳入文章的岁寒三友,非在雪天里,难以感受到它们的风采.很多的文学作品描写下雪天的故事,高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雪下得正紧”的“紧”字的妙处,于是看新版《水浒》特别留意火烧草料场的那一场雪景.  相似文献   

19.
教师相聚,常讲些生活、工作中的笑料逗乐。其中有些笑话听后,如鲠在喉。譬如:某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问其中的“老军”是什么,老师望文生义道,“老军就是老军人嘛,这还问”;某老师讲《美猴王》,讲解“与狼虫为伴”一句时,把“虫”释为“昆虫”;某老师讲《木兰辞》,学生说“这首诗胡编乱造,古代女人裹脚,怎么能跟男人在一起行军打仗”,老师不知其所以然,便唬道:“这是文艺作品,可以创造”。文科老师有人如此,理科老师亦有“同类项”,学生问题目,不懂则曰“此题缺少条件,无解”……  前人有训,学高为师。…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