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归法就是用联系、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下面,我仅介绍“化归法”在百分比中的运用。 1.通过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实现化归。  相似文献   

2.
所谓化归法,就是用联系、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奥数教学中的效用更是显著,它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奥数教学中对“化归法”的运用与心得,与同行们共飨。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数学题时,常常要用到化归的方法。化归法可以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使我们在新旧知识的连接、未知和已知的沟通中顺利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开拓智慧。一般地,化归有如下四种: 1.化“新”为“旧”。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总结或递进,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作深入系统的分析,就可以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来解决。例如:小数乘、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除法来计算;带分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整数和真分数的加、减法等等。 2.化“整”为“零”。把整体转化为几个部分,从而各个击破,分散处理,积局部解决为整体解决。如:“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5天完成,乙队独  相似文献   

4.
一、化归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将数学教学知识更快、更容易地被学生所吸收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中,化归法是一种普遍的解题方法.化归法是指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来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创新题,是由一般题演变而来的,具有结构形式新、问题情境新、设问角度新、表达方式新等特点.解答创新题,一是通过转化,化“新”为“旧”;二是深入分析多方联系,以“旧”攻“新”;三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以“新”制“新”.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在高考中我们一般会“遭遇”哪些类型的创新题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化归法是指把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转化,归结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化繁难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一种方法。化归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  相似文献   

7.
陈郴良  陈克东 《高教论坛》2004,(3):173-176,F003
化归方法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化归方法的思维结构 ,并结合微积分学的相关内容 ,对恒等变形化归法、变量代换化归法、参数变易化归法、构造模式化归法等 ,逐一加以论述 ,希望化归方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例教学中,运用化归法的频率很高。所谓化归法,就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将教材内容进行转化,通过对媒介体的认知实现教学内化的软着陆。化归法的成功使用,可以将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浅显化、具体化。课例教学化归法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处理好化归法的选择、运用、拓展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胡志强 《考试周刊》2013,(38):60-60
<正>化归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化归思想能把新的知识化归为旧的知识。虽然有运用它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但对中学生而言,面临一个待解问题,即知道需要化归,却不知道如何化归,也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化归手段进行正确有效的化归。这需要中学数学教师挖掘教材,在具体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的策略有:  相似文献   

10.
“化归法”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就可用化归法来教学,先出示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后,向学生提  相似文献   

11.
化归法指的是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的方法。用化归法解题的思维框图为:  相似文献   

12.
一种好的数学解题法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较强的规律性;能产生新的“子方法”,“化归法”就是这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化归法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思想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并运用化归法,对于学好中学数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顺利实现化归的关键,则是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归法技巧.  相似文献   

14.
化归法是将未知化归为已知的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题型,找到关键步骤,将它化归为已知题型,化归法的一般模式为:换元法是化归法中的一种,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特点。将换元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既能使学生掌握一种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又能开拓灵活巧妙的解题思路。一、认识过程与思维方式的演绎例1:用“五点法”画正弦型曲线y=Asin(wx+)在中专工科“数学”教材中,归纳性列出该函数图形在区间[-/ω,/ω+T](其中T=2π/ω)上的五个关键点的坐标公式:(-/ω,0);(-/ω+1/4T,A);(-/ω+1/2T,0);(-/ω+3/4T,-A);(-/ω+T,0)…  相似文献   

15.
一、以旧引新分散难点根据数学前后知识联系紧密这一特点,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铺垫搭桥,使学生在思维准确的前提下接触新知识,就分散了难点,便于掌握新知识。如在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时,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并设计整数乘法的  相似文献   

16.
图形转化是转化解题策略的一个方面。通过图形参与转化过程,即通过化“新”为“旧”、化“断”为“联”、化“体”为“面”、化“式”为“图”、化“异”为“常”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革 《云南教育》2001,(5):21-22
化归法是数学家处理问题的一种独特思维方法,在数学解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化归法就是通过对问题的适当的变化把新问题归结为某一类规范问题,从而得到解决的方法,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引起了师生普遍的重视。下面就常见的化归解题思路作些归纳。  相似文献   

18.
涂媛媛 《教师》2020,(2):40-41
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文章通过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化归法在求极限、求导、求积分中的应用,并阐明化归法的类型和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求函数最值问题的关键求函数最值问题大多取材于生活,是洋溢着人文精神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从实际情境出发,运用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去考虑,进而选择正确的方法.方法的选择是解题的关键,化归法和图表信息法是常用的方法,这里仅对这两种方法作如下介绍.1.化归法:化归法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或归结为另一个较为容易的问题.就本考点来讲,就是把具体实际问题转化或抽象成数学中的函数问题,把众多的变量转化成已知量表示,把求函数转化成方程问题.2.图表信息法:以表格、图象或图形为载体表达问题中的数…  相似文献   

20.
化归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普通的方法,化归思想已经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本文试从数学分析教材和教学的角度谈谈化归思想的渗透及化归法的应用。化归的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为己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求解反回去获得甲问题的求解,也就是迂回前进,其目的就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睹为明,总之,通过变化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另一问题,以便求得解答。我们说化归思想和化归法自始至终渗透在数学分析教材中,可从下面地方面来认识:一、我们知道,数学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函数,研究函数的方法就是极限。数学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