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因易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重视,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要做好材料型选择题除了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做材料型历史选择题一般有以下步骤:第一步:分清题型结构材料型选择题的题型结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第二种是题干里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第三种是选择题的题干和备选项都引入材料。第二步:审题材料型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强,迷惑性大,认真审题对做好材料型选择题尤其重要。1.…  相似文献   

2.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 ,题量多的特点 ,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 ,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 ,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 ,迷惑性愈来愈大。因为其答案的惟一性 ,选择题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可见 ,能否认真审题乃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下面笔者就结合例题 ,谈一谈历史选择题的审题方法。第一 ,审题要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  相似文献   

3.
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因其答案的唯一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有句话叫做"成也审题,败也审题。"以下介绍几种选择题型,以供参考。1.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有"最主  相似文献   

4.
要想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对10多道选择题作出有效的抉择,明晰解题思路是十分必要的.1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思路1.1仔细审题,吃透题意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掌握用于解题的第一手资料,即已知条件,弄清题目要求.审题的第一个关键在于: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  相似文献   

5.
高考地理选择题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情景面也丰富多彩,而且广泛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信息。试题的形式普遍采用中心问题法——即设置一个问题情景,然后围绕这个情景设置一组试题。大致分为等值线判读型、坐标解读型、读图分析型、材料解析型、推理分析型、地理计算型、时空排序型、组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和解答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解答选择题最主要的是审题,本文就审题和常用的方法做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6.
选择题考查面广,不仅能检查我们的记忆理解程度, 还能检查我们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选择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概念清晰,审题仔细, 明辨是非,抓住关键。现将选择题题型归纳如下, 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审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不能不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历史选择题而言,能否认真审题,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提高审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若审题出现了偏差,还可能不会全部失分,而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了审题的偏差,则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分,而选择题在现今历史科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又非常大,几乎可以这么说:历史选择题的好坏,对于高考历史科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审题训练,把握审题技巧,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不应有的失分,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8.
做历史题要有审题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审什么,如何审.本文结合近年全国和部分省市高考历史选择题题例,提出了历史选择题要审"题眼"、审"时间和空间"限制、审"指向"、审"干扰项"等四个方面的审题方法,以期对于学生提高历史选择题审题的能力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减少学生因审题不当而造成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审题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又是不能不谈的问题。特别是对历史选择题而言 ,认真审题 ,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 ,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尤其重要。因为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 ,若审题出现了偏差 ,还可能不会全部失分 ,而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了审题的偏差 ,则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分。而选择题在当前的历史科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又非常大 ,几乎可以这么说 :历史选择题做得好坏 ,对高考历史科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如何加强审题训练 ,把握审题技巧 ,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 ,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不应有的失分 ,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生物选择题是整张试卷的起点,在整份试卷中是最简单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丢分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生物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仔细审题,盯住重点不管做什么题,第一步都是审题。审题不仅仅是读题,或者说读懂题,还要抓住题目的重点,也就是题眼,即解题的关键。根据题眼,锁定知识点,从而正确解题。  相似文献   

11.
何瑞跃 《历史学习》2003,(10):34-35
历史主观材料问答题即非选择题,即把填空题、材料题和问答题这三类题型汇总起来,材料题和问答题或各自单独出现,或混合成材料问答题出现,一般采用分问简答的方式命题。所给的材料既有文字的,也有图表的。当前,材料问答题有增多的趋势,因为它最适合于综合知识的命题。这一类题分值比重大,因此,答好主观材料问答题就成为在考试之中取得高分的关键。要答好材料问答题,就要谱写好“审题、寻根、作答”三步曲。第一步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答题是审题的结果。就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而言,依然落在审题与答题上。一些同学对于审题不太重视,总觉得…  相似文献   

12.
政治题中的非选择题,即主观题,是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面对这种题型,许多学生有畏惧感。从考试分数来看,学生失分较多,得分率很低。其实,解答主观题,只要认真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其解题攻略,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攻略一科学审题化繁为简科学审题是顺利解题、正确作答的关键。审题,就是在解答问题之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怎么处理材料中的问题。在审题上多花些时间,正是为了少浪费时间.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得分率。  相似文献   

13.
<正>高考政治新课标卷两类题型中,非选择题总让师生爱恨交加。爱之,是因为它不像选择题那样"一锤定音""无可救药",总有回旋余地;恨之,是因为多数学生无论如何努力,距离高考的"标准答案"总有差距。学生在非选择题中出现的问题,无外乎审题不清、思路不顺、观点不当、术语不准、要点不明、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要解答好选择题课要做到"三步",采用"六法"。三步分别指审题干,审材料,看选项、析关系。六法包括排除法、排异法、排不完全法、排倒法、排混法、排非理性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指出:"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历年高考选择题的设计构成往往是"材料情境(题干)+问题设计(题眼)+选择项"的组成,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对同学们的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考核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掌握高考材料选择题的审题技巧成为科学备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高考历史成绩的成败,那么,如何对材料选择题进行审题呢?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16.
数学选择题历来在数学试卷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快捷而准确地解答选择题是每一考生追求的目标,而具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进行有效地审题,从而敏锐地洞察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经之路,甚至可以这样说,成亦审题,败亦审题,那么有无规律可寻呢?本文试以2003年到2005年的高考题为例,对数学选择题的审题进行"问诊".  相似文献   

17.
<正>1.选择题的审题技巧阅读选择题的题干、明白题意,这一过程就是审题。在审题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准确找出题干中的已知条件,第二步是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弄清其内涵。审题不仅是解题的起始阶段,更是解题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稍有差错,就有可能会出现"谬以千里"的后果。为准确找出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弄清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写作教学方面,笔者总结了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三、四、五、六"口诀,易学易记易用。"三"指作文审题"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指审题要客观、仔细、全面;第二境界是审题要体会材料的感情倾向和言外之意;第三境界是要紧扣出题人的意图,抓住材料的本意、本质。"四"指四类文,即切合题意(一类文),符合题意(二类文),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脱离材料立意(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五"指写前默念作文五大方面要求。即1个中  相似文献   

19.
下列每组单项选择题的题干都十分相似,并且所给备选项完全一样,但由于题干中某个词或标点符号的不同,其所选答案却各不相同。请同学们仔细审题,看能否做得正确:  相似文献   

20.
<正>物理中考的总体指导思想,可归纳为:"仔细审题,仔细读懂,沉着冷静,争取高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考物理试卷的分布特征,了解实验考查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明确试卷难度,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指导.一、指导解决选择题的方法在解决选择题时共有三种常见的方法:1.直接判断法: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例1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B.一叶障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