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促进图书馆优质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从高效率采购文献资源和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馆藏质量,加强读者监督意识与管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在云南腾冲一年发生一代,9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卵期,以卵越科,卵历期202天;3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期,历期179天;7月中旬至10中旬为蛹期,历期43天;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成虫期,成虫平均寿命8.7天;幼虫平均取食松针9619.7cm.通过24个月实际观察研究,基本弄清了云南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生活历期、幼虫取食量、生活习性及各处生长发育阶段与物候的关系,获取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深入开展云南松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云南最鲜明的特征是它的“立体性”.“五四”期间,产生了“城市与现代”的文学,“边地与民族”文学处于自在状态,形成云南文学两个传统的立体景观.三十年代经艾芜之手,将“现代”意识注入了“边地与民族”文学,两个传统进行了一次综合.四十年代一批中原文化精英流落云南,将“城市与现代”的文学推向了一个辉煌境界.五十年代“城市与现代”衰落,“边地与民族”经冯牧等文艺家用延安革命文艺思想改造,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八十年代起,中断了三十多年的“城市与现代”被新崛起的云南第三代作家重新延续.  相似文献   

4.
“管理”的本义意味着管理就是对秩序的确立和追求.“良知”、“致良知”及现代权利观因其抽象、绝对、超越的特性使它与具体、相对、特殊的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张对立关系.管理者必须对此有着充分的意识,从而要努力寻求超越管理“知识”的管理“智慧”.现代思想降低了智慧的内涵,将“知识”等同于“智慧”,从而更加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现代思想在价值上将古典文明智慧等同于落后,从而决定了对古典文明智慧的吸收只能是断章取义、残砖碎瓦似的利用.对中国古典文明智慧来说,这样的遭遇更加明显.要建立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就必须超越现代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对“管理哲学”的定位、性质争议颇多.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认为“管理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部门哲学,是关于管理中“不确定”的知识,是对人类管理行为的反思.它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管理实践活动,是对“科学管理”强调“效率”而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纠偏.在当今社会,管理哲学更多的是对“实证管理”的一种价值补偿,它既强调入的价值、尊严等“内在价值”,又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层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建设过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实战,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运用途径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为教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来源,又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7.
云南方言中普遍称叔叔为“耶耶”.如张茀所著《玉溪方言志》载:“耶耶:叔叔.父亲的二弟叫二耶,三弟叫三耶.最小的叔叔叫老‘耶’”.又云南省语言学会编印《云南方言词林》(初稿)也收有“耶耶”条,说:“按云南普遍称叔叔为‘耶耶’,不知何故.恐是从北方尊称男子为“二爷”、“三爷”、“四爷”而来的.别省似罕有称‘耶耶’者.”笔者认为,尊称男子而用“爷”带有通称性质,即可以用在任何一种身份的男子身上,如“老爷”“少爷”,以及云南方言中称女婿为“姑爷”,称新郎为“新姑爷”,又称妻弟为“舅爷”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毛虫是林口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年年都有发生,对林口林区落叶松丰产林生长造成较大危害,通过几年的试验,采取菌剂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成果名称:白僵菌育种和生产使用的研究获奖情况: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主要内容:50年代,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森林的一大害虫,于是,我院课题组提出了白僵菌的培养和防治松毛虫、栎毛虫这一研究课题。到70年代,从大面积应用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西部省市部分地区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教师对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期望与现状评价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地区、不同体育行为的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发现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距体育教师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教师对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现状评价满意率最低的管理行为是:“民主管理、信任下级”和“理解关心”.反映中学校长在“关心人”的行为方面最为欠缺.对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作家群中书写“云南题材”散文作品数量较多的作家,叙事内容主要分为回忆西南联大生活、重现西南联大师生风貌以及描绘云南文化风物三个方面。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作家的该类型散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地理空间建构和人文地理空间表现,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制约因素较多,表现在经济政策执行力度、文化产品竞争力、劳动力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落实民族区域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以CNKI作为数据来源,选择该数据库中关于水污染防治的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结合文献具体内容,分析水污染防治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结果显示:流域水污染、河长制、防治对策是水污染防治研究重点;研究受法律法规及中央政策影响较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攻坚战”的提出,水污染防治研究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关于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占比较大,其他研究相对薄弱。未来应加强法学外其他学科相关研究,强化机构合作,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短讯九则     
11月1日上午,云南电大科研处组织召开了“云南电大校园网(YNBTUnet)建设规划”专家论证会,校内外计算机和网络专家对云南电大的“规划”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认真听取介绍后,在会前审阅“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表了意见,认为规划从电大远距离开放教学的特点及学校目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学的角度对现存的几种体育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它们的合理与矛盾之处,再从逻辑学、历史学、比较学等角度出发,对体育概念进行再认识。指出体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或教育过程”,它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地考察法、献资料等方法,对土家族“撒尔嗬”的体育化特征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撒尔嗬”是具有多种体育化特征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化,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仅从体育视角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仅从健身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竞技体育角度进行开发利用,也必将在现代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包括网络探索教学模式、模拟环境教学模式、协作研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明代云南是否存在商屯,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依据,迄今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对明代云南“开中”的施行探析,既不认同明代“开中”就等于商屯,也不认同明代云南实无商屯;其实,明代云南“商屯”只是缺少深入地析论,兹试议之.  相似文献   

20.
0.10“气”在普通话中是一个实语素.例如:a房间里弥漫着一片诱人的香气.b王处长这人没有半点官气.这个“气”在云南话中也有.此外,在云南话里边还有一个在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气”.在本文以下的叙述中,我们把在云南话中与在普通话中都有的那个“气”称为“气_1”,而把云南话所独有的那个“气”称为“气_2”.本文首先说明“气_2”是一个意义极为空灵的虚语素(即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的语素),然后再对“气_2”作进一步分析.1.10 考察下列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