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衍平 《河北教育》2005,(21):26-27
目前,许多的公开课,确有做假,做秀之嫌。把这样的“帽子”卡在公开课的头上,并不冤枉。于是,老师们常说,公开课好看,但学不来;羡慕,但望尘奠及。听课的时候往往蠢蠢欲动,回来以后,总是遗憾没有那样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没有那样的教具,自己的课务那么重,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是呀,公开课距离我们太远了,不是我们都能做到的。正如一个小品中说的,“都说距离产生美,现在是距离产生了,美没了。”因此,许多公开课的效果是老师心头一热,在自己的教学中又再回到从前,一次次的公开课,结果老师们还是一遍遍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是我们的老师不思讲取吗?不是.  相似文献   

2.
金生鈜教授是我的老师,写自己的老师本来就不那么容易,何况金老师平素又最痛恨人家吹捧自己.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远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好,所以每次他们说我如何好时,我都感到十分不自在,我倒希望别人真诚的非常严格的批评."如何写?何以写?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金老师要求我们为人为事真实、诚恳,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回到教育本身,追问最真实的教育,这是老师所追求的教育信条.回到老师自身,尽力回到老师自身,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老师们常说,公开课好看,但学不来,羡慕,但望尘莫及。公开课距离我们太远了,不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我认为,公开课必须与老师们零距离。 一、公开课应该是朴素的课 朴素,朴实、无华。这一说法应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首先它必须是真实的。真实的课堂具有这样的特质:它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灵的对话,是坦城的表白,没有教师与学生事先的"约定"。  相似文献   

4.
滕衍平 《湖北教育》2004,(21):20-20
老师们常说,公开课好看,但学不来,羡慕,但望尘莫及。公开课距离我们太远了,不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我认为,公开课必须与老师们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直都很欣赏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坦荡为真、至诚乃善、朴素即美。和镇西老师一样,我们也不太喜欢那种充满夸张表演性的公开课。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课上,教师们可能不太会把"亮点"和"高潮",甚至"催人泪下"作为课堂的重点,教师们应该会更多地去解读文本的内涵,更关注课堂重难点的突破,更注重课堂的实效性。那么,在公开课上,有哪位教师敢于上一堂朴实的语文课呢?李镇西老师敢于那样做,并且他真的那样做了!  相似文献   

6.
金生铉教授是我的老师,写自己的老师本来就不那么容易,何况金老师平素又最痛恨人家吹捧自己。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远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好,所以每次他们说我如何好时,我都感到十分不自在,我倒希望别人真诚的非常严格的批评。”如何写?何以写?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金老师要求我们为人为事真实、诚恳,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曾听魏书生老师上一节公开课。一上课,全体学生埋首沉默。魏老师很淡定,让学生猜:你猜我会上哪一课?学生们抬起了头。一个女孩子还俏皮起来:"谁知道你上哪一课,我们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魏老师说:"可你们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啊,你自己选择上哪一课不就结了?"有学生表示:"课本目录十八个题目,哪里猜得着?"魏老师问:"那最多会猜几次呢?"学生们明白了:最多十八次。于是学生们开始了自主"选课",民主表决后,高高兴兴、心甘情  相似文献   

8.
常常有学生在随笔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信任,缺乏真情,只有虚伪……"难道我们的生活真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缺少真、善、美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发现这些真、善、美呢?作为语文老师,我陷入了沉思.罗曼·罗兰说过,"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熏".即用美文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章,吸收那些规范、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9.
新聚焦“淘气包马小跳”里有个《都是马小跳惹的祸》的故事,讲的是秦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事先排练了许多遍,到正式上课时,马小跳说:“我觉得路曼曼今天没有昨天说得好,昨天她……”这句话彻底砸了公开课的锅,可马小跳并不知道他惹了祸,他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当我们读到这时,忍不住被马小跳的淘气逗笑了,要知道这句话是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心里想说的话,可大家却都没说,因为大家早就懂得了“察颜观色”,知道为了不让老师生气并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都能随便说的道理。难怪别人说我们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是专门对付大人们的“官话”,一般适用…  相似文献   

10.
校长和教师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这既是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工作艺术的问题。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和校长走得近一点,但人天生的自尊又让每一位老师不想让别人感觉到自己和校长过于接近,"跟屁虫"的美誉没有哪位教师希望"据为己有"!也没有哪一位老师天生就想和校长对着干,仔细琢磨,其实都是事出有因。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让校长和教师的"距离产生美"?  相似文献   

11.
<正>吃饭的时候和曹同学聊天,他说并不太明白我这次作业的重点,我让他讲讲看。他试探着说:"老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说:"对啊对啊,你看,其实你是明白的,你只是不自信,不敢确定。"这句话是无意中脱口而出的,但说完之后我们俩都沉默了。——无意中的判断,往往和深思熟虑的分析一样准确得让人惊讶。"老师,我也这么觉得。好多时候心里觉得事情是自己想的那样,但也会习惯性地再找别人确定一次。"下午吃饭的时候,又遇到曹同学。他问我:"老师,你猜我最喜欢哪门课?"  相似文献   

12.
陈雪梅 《教育》2012,(7):54
作为班主任,跟学生保持怎样的距离为好?这是我从教十多年来,一直思索的问题。记得刚出校门的时候,我21岁,跟自己的学生年龄相差无几,他们叫我姐姐,我很坦然地接受,平时也常常跟学生一起玩,关系甚是融洽。可是久了我却发现事情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学生们虽然喜欢我,却并没有把我说的话当成老师说的,可做可不做变成了他们的常态。我心里一急,开始想起老教师们教我的话:"对学生不能太温柔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詹天佑》下课了,我如释重负. "学生还算积极,第一次在名师面前‘秀’课,应该不会出丑吧?"就在我心里忐忑不安的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尹老师,请你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再写一遍!" 哦,是孙建锋老师.难道是我的板书写错了?我心里更加忐忑了.说句心里话,我对自己的板书一点儿自信都没有,虽然读师范时学校要求"三笔字"都要过关,但那时候我满脑子的三毛、琼瑶、席慕蓉,压根儿就没认真练,每次练字都与老师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参加工作以后,更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从没好好练过字.以前,上公开课我都尽量减少板书,现在要我在这么多优秀教师特别是孙老师面前写字,我惶恐到了极点.我硬着头皮走上讲台,小声地请求:"孙老师,我能不能不写?"孙老师和蔼地说:"没关系,大胆写吧,就像你刚才一样."看着孙老师充满鼓励的眼神,我鼓起勇气,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詹天佑"三个字.  相似文献   

14.
上讲台的老师们都在抱怨: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学生?语文不好、数学不好……教过的知识学不会,还到处惹是生非!我们周围真的有那么多"坏"学生吗?笔者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庸人自扰,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含义。古人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排在第一位的是"传道",也就是说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放在传授学业知识之上,但近年来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业,老师们谈论的重点也是哪些学生数学好、哪些学生语文好,很少有人提起哪些学生品德高尚。近年发生的校园恶性伤人甚至杀人事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警醒。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事业?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笔者深感正确评价学生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下面就怎样客观评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有位教师这样问我:"你的这节课确实上得很精彩,但我很想知道,你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确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少则两节课,多则四五节课,再加上其他的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如果每节课都像准备公开课那样去准备的话,精力肯定是不够的,但我认为,只要自己做个"有心人",不断地给自己下达准备上公开课的任务,哪怕没有老师听课也要达到公开课的水平和质量,这样,时时给自己加压,才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招标     
以前幼儿园对外开放,公开课都由园长指定能力强的老师上。自从将公开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后,园长就不便再指定了,因为老师们都积极要求上公开课。那么该由谁上呢?我们采取的是公开招标的方法。即每次公开课前,由老师自愿报名,并各自准备教学活动,在平行班试教,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评议,选出上公开课的最佳人员。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本的小学里,没有"好同学""差同学"这一说,也没有班干部,人人都很平等。老师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而且大家也都觉得自己与别人没有两样。一个班里没有班干部,那么,班级里的所有事务是否都得由老师来管、来做呢?不是的。虽然班里没有一  相似文献   

18.
鹿建英 《班主任之友》2013,(Z2):110-111
"我现在的字为什么这么差,都是因为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的作业布置得太多,多得实在让我无法忍受,于是,我就写得飞快。时间长了,我的字就成这样了……""她为什么那样自以为是?居然如此武断地说我的作业不是自己写的!仗着自己是班长吗?如果是这样,我鄙视她!""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公开课”的微词听了不少,主要集中为“作秀”二字。在“作秀”的公开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真心实意地将学生放在眼里,也没有将对学生的关注真正落实在教学行为中,而是挂在嘴上,停留在形式上,教师真正最关注的似乎不是学生。但若是因此就将“公开课”全盘否定,那也似乎走极端了。然而,我们至少可以从老师们的微词中看出,公开课与家常课有着较远的距离。如何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心中的一个期待。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由江苏省天一中学举办、主题为“聚焦课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大型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黄鼠狼给鸟拜年——没安好心"这一行字,我们齐声喊起来:"写错了!写错了!"老师委屈地说:"写错了吗?不过,这不是我写的,而是从牛子威的作业本上抄下来的。"说着.就把牛子威的作业本打开给我们看,我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