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4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中央台)对新闻栏目进行改革以来,地方新闻在中央台的上稿量曾一度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的趋势从今年开始得到扭转,特别是6月份要求各栏目增加地方新闻播发量以来,地方新闻增幅明显。从统计来看,今年前七个月,新闻中心所属栏目共播发地方新闻6915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0多条,其中,6、7两个月播发量都在千条左右,平均比95年同期增长了近三百条,这是这两年少有的。今年地方台联播上稿1—7月份共1738条,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58条。在条数增加的同时地方新闻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元月1日,《铜川报》改刊为《铜川日报》。随着周三报改刊为周六报,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加强了新闻摄影报道。回顾总结两年多来的报道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报社领导对新闻摄影的认识有多高,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作用就会有多大。作为复刊不到10年的地市小报,我们在这一点上自感较少保守思想,较少墨守成规,而是较早较快地接受了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和新的理论,并用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和新的理论教育启发采编人员,动员和组织通讯员队伍,使报纸上下内外形成共识,共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统计,《铜川日报》从1993年元月份到去年10月份的22个月中,共刊发照片2228张,平均每月刊发101张,每期刊发4张,已占到总信息量的10%,在所发照片中,尤能令人为之一振的精品佳作共111张,占  相似文献   

3.
一个报纸的专版办得好还是不好,首先得向它的读者讨答案。换句话说,读者满意率的高低,是衡量与评价这个专版的至关重要的标准之一。 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求取读者满意率的确切数值却是万分困难的——要求每位读者都将其读报后的感受一一反馈给编辑部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我们在努力办好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的过程中,仍然千方百计地向读者贴近,竭诚对读者的反馈予以补偿,以期尽可能地引起读者共鸣、增加读者满意率。 为了下一步探讨起来更方便些,我们先在此列举一些统计数字:1994年1月初至1995年2月末,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共出版47期,已在专版上“挂牌”的常设专栏和不定期、短期专栏26个;共刊发新闻稿644条,其中报道对象属于农户或乡村以下单位的“贴近读者型”稿件有631条,占发稿总数的97.98%;专版  相似文献   

4.
刘莹 《新闻窗》2012,(4):74-75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到5月底,也即是省十一次党代会和第七届省旅发大会召开前后,毕节市在《贵州日报》上的报道可谓浓墨重彩,既有一版不少重头新闻频频出现,又有整版专题报道闪亮登场。粗略统计,从3月初到5月底,《贵州日报》共刊发了毕节试验区的头版头条稿件10条,其中除5条中央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活动的头条稿件由指派记者完成外,其余5条来自一线的深度报道均由毕节记者站完成。  相似文献   

5.
1956年4月《西藏日报》创刊发刊词曾经这样说:“西藏日报出版之后,我们将按照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方针,采用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使它能够真正成为西藏各阶层广大人民的好朋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0年开始贯彻落实党中央为西藏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来,我们《西藏日报》藏文报从内容到形式,逐步改变了藏文报是汉文报翻版的局面,开始以藏文来稿为藏文报的主要稿源。近几年来,藏文报稿件内容丰富,版面增色,栏目增多,为稳定西藏局势,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振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广大藏民族读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卢强 《新闻实践》2003,(6):66-67
国际新闻是日常报道的"主菜"之一.如今,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读者群也日益扩展.2002年,国内不少报纸纷纷扩版,加大了国际新闻的份量.以笔者所在的<杭州日报>为例,去年下半年改版后,国际新闻由过去每周7个版增加到13个版,编辑也从2人扩充到了5人.  相似文献   

7.
匆匆地,我们告别1997,迎来1998。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及世界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默默耕耘的这一小片园地《新闻大学》,多么微不足道,却又令人欣喜。 《新闻大学》创办于1981年5月。前几年相继得到宁波日报、温州日报、绍兴日报和无锡记协的支持,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深情厚谊。从1997年起,解放日报社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新闻大学》。每期从64页增加到96页,用稿量增加了50%,纸张及印刷质量、版面设计、美化程度都比原来有明显的改观,读者称赞“面貌一新”。刊登的文章中,有多篇佳作在全  相似文献   

8.
进入1999年以来,北京各报纷纷改版,屡出新招,使原本就很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今年1月1日,也匕京晚报》扩版,由原来的16个版增加到24至36个版,当日新闻比例大大增加,引起读者强烈反响。5月6日,也匕京日报》改版,竞争推向高潮。改版后的日报由8版改为12版,其中新闻版占8块,更加突出新闻性,在加强主流时政新闻、保证导向基调的同时,新增社会新闻,扩大文体新闻版,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经济新闻报道力度,新辟了“九州快递”版,同时推出文艺周刊、产经周刊、理论周刊、服务导刊、京华周末。教育周刊、生活周刊等7个功能性周刊。6月30…  相似文献   

9.
报纸要增加信息量,采编人员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至关重要。2002年4月以来,贵州日报就此作了有益的探索。虚心请教读者去年4月中旬,贵州日报为改进报纸工作,增加信息量,在全省各地、州(市)、县广泛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征求读者意见。读者的意见、建议归纳起来共有10条:一、新闻版面偏少,导致新闻少。要增加新闻版面,以新闻立报。二、一版的新闻信息量要再加大,特别是体现导向性的新闻信息量要加大,要增加有价值的信息量,突出有贵州特色的报道。要抓住具有特点和重点的事,多搞些重点报道、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三、…  相似文献   

10.
繁荣地市党报的新闻言论,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要解决量的问题;二是要解决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加强言论队伍建设有关。要增加新闻言论的数量,就要建立一支专职与业余相结合的言论写作队伍;要提高新闻言论的质量,就要努力提高言论队伍的素质。一从目前地市党报的现状来看,新闻言论的薄弱之处,不在于量的不足,而在于质的不高。以安庆日报为例:1990年,安庆日报共发表各种言论411篇,以全年365期报纸计算,平均每期报纸有言论1.16篇。其中由本报编采人员直  相似文献   

11.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南方人物周刊》曾以展江:耿介之魅为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从钳工学徒、海军士兵到地方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再到新闻学者身份如同电影镜头一样轮转的展江。这家周刊如是评价说:十几年笔耕,让展江赢得了越来越多渴望了解西方新闻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日报》副刊《社会大视角》从1993年12月创办至今,试刊快一年了。 《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截止现在已试刊15期,刊登各类报道221篇,其中属改革热点、社会热点和工作重点方面的稿件37篇,共刊发新闻照片和纪实照片400余幅(平均每期27幅),其中组照83组、314幅。这一新闻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从一诞生,就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较高的评价。最近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省以上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我们陕西日报的要闻版被评为文图并茂一等奖,《社会大视角》在会上展出后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摄影界朋友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开幕词中赞扬它“琳琅满目,多姿多采,是实现文图并重的一个突破,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新事物”。我社摄影部从《社会大视角》创刊以来接到上百封赞赏和鼓励的群众来信。这说明,作为全国省级党报唯一的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副刊,《社会大视角》已经打开了局面,赢得了读者,是一个好的开端,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这样,《陕西日报》除原有的两个副刊《经济特刊》、《周末》之外,又新增了一个副刊,从1995年1月起随正报正式发行。它将对更好地高扬时代主  相似文献   

15.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从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在拉萨创刊,1960年11月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算起,西藏自治区的新闻事业日益发展,欣欣向荣。现在,已有《西藏日报》《拉萨晚报》《西藏青年报》《西藏科技报》《西藏公安报》等5种报纸,每一种都用藏、汉两种文字出版。期发行数共计在10万份以上。电台、电视台也已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1978年5月和1979年9月,西藏电视台先后开始试播黑白和彩色电视。1980年以来,还陆续建成了3座地、市级电视台,9座县级电视台和61座地方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每个接收站同时设有差转台,可转播录像节目。  相似文献   

18.
由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主办、新疆日报社员责编辑的新闻专业刊物《新疆新闻界》创刊号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兴奋的好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的新闻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民族文字的报纸增加到约一百种,其中有党报,也有科技报和各种专业报,广播网遍及全疆各地,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到50%;各  相似文献   

19.
给读者最大的满足苏州日报总编辑李天岐苏州日报为搞好改版,在去年10月份便着手在读者中做详尽的阅读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强烈要求增加地方新闻的鲜活度和深度,要求多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多让读者参与,多让读者说话,同时要求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此外,读者还要求版式更具现代气息。心中有读者,掌握了读者真正的需求,改版就有了底数,有了方向。为此,我们果断革除了部分游离读者和信息量不足的版面,特别是一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显陈旧的专版、专刊,新增了地方新闻版、社会新闻版以及《读者之声》《人才天地》《现代家政》和《法制…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日报分藏文版和汉文版两种,都在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式创刊。西藏日报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张铅印报纸。在这以前,这里的印刷出版事业一直停留在用木版刻字印书的阶段。报纸的诞生,建筑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上的封建文化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给藏文读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知识领域。报纸出版以后,宣传了党的政策和反帝爱国的思想,并传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还培养了一些藏族新闻干部。现在,西藏日报已经成为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