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日经贸关系在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必须重视中日经贸相互依赖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双边贸易、贸易结构、投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数据分析,本文认为日本曾经拥有中日经贸关系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权力已经开始发生有利于我国的变化。因此,中国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由于惧怕目前中日相互依赖的劣势而限制对日贸易,而是要不断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往来以争取未来更加有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以来,日本经济逐渐走出了金融危机造成的衰退期;2012年又遭遇了严重波折,财政危机愈演愈烈,企业经营苦难,生产持续萎缩,日元汇率过速攀升;2015年后随着经济缓慢复苏,又因为钓鱼岛争端的存在,中日贸易关系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双边贸易逐渐萎缩,对中日经贸的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结合了当前日本经济的发展形势,对中日经贸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经贸关系的变化决定着东亚区域经济未来的格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然而近几年来,两国在经贸往来中的摩擦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因此,分析中日经贸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寻找相应的策略成为促进中日经贸往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大师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通过对现实主义假设的批驳,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假说。鉴于日本与沙特阿拉伯两国间多渠道的交往、问题的无等级之分以及军事力量次重要作用的特征,可尝试运用不对称的复合相互依赖解释日沙关系的逻辑。两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通过“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两个变量在能源、经贸和政治领域的强弱加以衡量。这有助于理解日沙关系的现状、分析未来日本对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外交战略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当代日伊关系处于非对称性依赖的友好状态,其一在于日本与伊朗之间没有发生过重大矛盾;其二在于日本一直是伊朗最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对象国。本文认为日伊交好的原因是:两国历史上没有恩怨;在冷战格局下,日本跟随美国的外交战略与伊朗交好,但在美伊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日本出于国家利益尽量与伊朗友好交往;在现实中,伊朗日本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需要、相互依赖。尽管日伊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但日伊交好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俄经贸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俄贸易合作日趋频繁。在这种趋势下需要越来越多高素质的经贸俄语工作者。为了提高学生在外贸活动中的俄语交际能力,对经贸俄语课程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中日农产品由于地缘、经济、人口等因素,在双边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中日的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既有中国农产品自身品质差,出口结构单一等问题,也存在日本通过各种手段阻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的问题。同时更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中日紧张的政治局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进行。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原因,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为继续增进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国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并逐步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而日本就应该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定,撤销各种贸易壁垒,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推进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上半期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较为特殊的一段时期,一方面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经贸纠纷接踵而至,中美经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在90年代即将过去的时刻,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经贸纠纷的发展及其特点,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将来更好地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经贸纠纷的政治化 所谓经贸纠纷政治化就是指中美经贸关系不时受到美国政治的影响并使经贸纠纷人为加剧的一种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经贸关系服从于政治目的,使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首先,经贸纠纷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靶子”。冷…  相似文献   

9.
目前,台湾海峡两岸的经济往来不断增多,间接贸易额激增,间接投资与直接贸易也形成不可阻挡的热潮。两岸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将有力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两岸的经贸形式,是以通过第三国或地区的间接贸易为主,沿海直接贸易为辅。从  相似文献   

10.
从近期中泰经贸状况入手,通过对2005-2011年度中泰两国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泰两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及特征.同时针对中泰两国间贸易高度相似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中泰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期国内外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抗日,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梦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当中间突破成为永远的笑话之后,为了南进北翼的安全,改变初衷与苏修好。在中国抗战最艰难时刻,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却与日本连年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逆差。通过对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研究,并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小于日本,中国应继续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的对日出口,加快调整对日出口的贸易结构以扭转贸易逆差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运用G—L指数分析和测度中日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并进一步利用动态分类指标HIIT和VITT分析垂直型和水平型发展特点,然后构建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日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呈现出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变趋势特点,规模经济、人均国民收入平均水平、研发水平差距是影响中日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中日经贸关系的交往过程中,作为"巴统""瓦森纳协定"的成员国,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施了出口管制政策。这一政策既阻碍了中国从日本进口相关产品尤其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也严重影响了与中国进行贸易交往的日本企业的积极性。在中日两国有关日方出口管制政策的交涉中,我方的交涉一直都很难取得成效。可以说,日本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至今仍然是中日经贸合作中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的日本与德国由于经济实力上升、持续贸易顺差而使汇率出现升值压力,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形有几分相似,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探讨中国汇率政策,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政府外交能力的考验。日美间就日本在印度洋对美供油问题上的若即若离显示了日本既想改变传统的美日同盟关系中"大带小,小服大"的不平等局面,又难以真正脱离美国实现自身目的的尴尬局面;对华关系方面,鸠山政府大力推广的"低碳革命"理念不仅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重组的需要,更有借此争取在中日关系上更有利地位的政治动机。而在与中国保持更为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领土等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鸠山政府同样需要做好功课。无论鸠山政府对美和对华政策有何新意,都体现了一直以来日本追求其"普通国家"地位和政治大国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朝鲜开港后至20世纪初,中朝之间的海上贸易日渐发达起来,在两国的主要贸易商品中,棉布和人参各有其鲜明的特征。棉布贸易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通过日本展开的中介贸易、中朝直接开展贸易以及贸易的衰落三个阶段;此外,人参是中朝贸易中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商品,朝鲜开港后始少量通过海路输送到中国,甲午战后大量出口至烟台,并由烟台至上海转口到海内外需要的地区,同时也因其丰厚的利润而导致走私问题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的官方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和互市两种。根据当时朝鲜国内政局的变化,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情况与特点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是处于反复与缓慢发展之中。其间问题最多的是洪武中期前后,表现形式为官方贸易时断时续,有失常态。贸易,离不开政治。明王朝从一开始就推行“国无大小”、“推诚以待”、“修礼睦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对朝鲜更是始终予以特别重视。然而,终洪武之世,中朝两国的政治关系却很不稳定,于是引致官方贸易屡生摩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朝鲜王朝建立以前,朝鲜当权者在对待当时明朝最主要的威胁——“北元”的问题上,与明朝存在着根本对立的政治分歧。或者说,操演着两面讨好的政治游戏。同时朝鲜“贡不如约”,不遵守“常制”,态度又缺乏诚信,每每诉难,强调客观困难,尤其是朝贡和互市的商品经常存在质量问题。当然,明太祖的大国思想有时也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