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两位数连加”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内容主要的目的是学习百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以及运用连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首先,教学活动应清晰呈现如下数学化的过程:生活情境——数学问题——解题思路与方法。在整个例题的出示过程中,应分层分步呈现,体现情境与知识的自然的动态生成。师先出示摘西瓜的画面并配以故事讲述,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然后分别出示三个对话框:“一小组摘了28个“”二小组摘了34个”“三小组摘了23个”,让学生寻求解决的问题——可以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最后将三个组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2…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是统计表。学生学习了这部分教材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知识打下一些基础。统计表是把一些有关的数量按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整理,再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表的制法,就是这节教材的教学要求。绘制统计表,要从搜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开始。例1、例2主要是使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由于单式统计表比较简单,教材结合讲解数据的整理介绍了单式统计表的制法。例1中的记录单记录了某校四年级一班二十四个女同学各人身高的长度。为了能清楚地看出这个班女同学身材高矮的状况把其中给的数据加以整理。整理时,可以从身材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下册. 一、找准起点,提高预期 师:(出示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课时安排。第一节:例1和练习一1、2题;第二节:例2和练习一3~5题,第三节:例3和练习二1~3题;第四节:例4和练习二4、5题;第五节:复习,并补充几个习题。二、课题引入。课题引入在第一节,可出示两张难度不同的表,例如表一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照例1仿制),表二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照例3仿制)。让学生观察、思考:①表上是些什么数字?  相似文献   

5.
李艳萍 《四川教育》2009,(10):36-37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读统计图表”教学片断 教材出示某地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先让学生充分解渎表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之后,针对数据的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下册。一、找准起点,提高预期师:(出示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数学信息?生:知道买了一盒酸奶1.25元,一袋饼干2.4元。  相似文献   

7.
《统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片断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想选班级吉祥物,正在统计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他们经历了投票、唱票,最后,结果出来了,同学们将计算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入了统计表中。接  相似文献   

8.
统计的过程是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在统计教学中,我们发现制作统计图、统计表作为一种技能,只是统计教学的一方面,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才是统计教学的核心。统计知识的教学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实现。《统计》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材新增设的内容,这一部分知识是教师的盲区,老师们一度把制作统计图、统计表作为教学重点,新课标中指出统计是  相似文献   

9.
比较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有关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的相关内容,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点,以及分类整理连接呈现差异较大、统计表呈现程度不同、统计图渗透程度不同以及随机意识渗透程度不一四个方面的不同点,提出相关的编排建议。  相似文献   

10.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读统计图表"教学片断 教材出示某地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先让学生充分解读表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之后,针对数据的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五年级上册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的《统计》单元变更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内容同样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何把握教材的变化,挖掘这"旧貌"中孕育的"新颜",进而往"旧瓶"中注入"新酒",将"旧内容"上出"新思路",对于践行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教材内容变化的分析1.素材选择的不同关于学习载体,新旧两版教材都注重从学生已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浅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关于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常用的、学生又能接受的知识。主要内容是: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知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整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收集的数据求稍复杂的平均数;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分散教学,适当渗透。“九义”教材对上述内容采取各处渗透.分散教学的方式编排。有关统计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西:1.在四则运算教学中适当渗透。在低年级整数四则运算练习中就安排了一些表格式的习题。如:这类练习既能巩固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2.初步掌握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3.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懂得统计的重要意义,以及用统计表作为一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教学过程一、复式统计表的制作1.整理数据,并用复式统计表表示。出示图例:提问:你能很快地说出每种图形各是几个吗?为什么?怎样让人家很快地看清各图形的数量? 学…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时候,用统计表表述一件事要比单纯用文字表述清楚许多。小红根据红星小学趣味运动会四年级各班获得奖牌的情况,制作了下面的统计表。红星小学趣味运动会四年级各班获得奖牌数量统计表统计表的最上面是表题,主要说明统计表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还会在表题的右下角加上单位和制表日期。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收集和整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等基础上进行的。与通用教材相比,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简单的统计(二)分统计表和统计图两节。本单元统计表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绘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在教学统计图时,教材首先说明统计数据经过分类整理后,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然后依次说明常用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详细说明了制作各种统计图的步骤。 下面谈一谈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想。 1、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微机演示) 出示一幅全校各年级人数统计图,对照统计图,教师指出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依次闪烁);根据数量的多少(每个直条顶上标注的数量闪烁),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每个直条由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三角形的分类”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笔者在教学本课时,重点聚焦提炼核心问题,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片段】一、明确分类标准屏幕上出示6个三角形。(如图1)  相似文献   

20.
王慧 《教育文汇》2010,(5):37-37
前段时间,我参加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张珍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张老师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学科资源,创设情境,巧妙导入,一下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上课伊始,张老师出示了北宋诗人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