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冯菲 《新闻传播》2005,(2):58-58
一、网络时代对新闻出版业的冲击 20世纪可谓是无线电的信息传播时代。20世纪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介迅猛发展,使报纸、杂志和图书等传统纸质媒介经受了巨大的挑战:到20世纪末,传统纸质媒介遭受了猛烈的“电击”——它们正承接着来自互联网络的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黄冠 《新闻知识》2012,(7):74-75,72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泛普及,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受到巨大冲击。我国传统的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曾经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应该怎样消解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快速走上图强之道,巩固自身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有效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成为当下电视媒体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多媒体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强烈冲击着传统的交流与传播模式,给大众传播的媒介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面对网络时代,中国音像业如何与信息时代接轨,求生存、求发展,成为众多音像出版社面临的新课题。凡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人都在关注着互联网的最新动态。作为音像出版传播工作者,更应该以务实的姿态面对信息社会的传播革命。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对受众、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革命重组世界经济的秩序与结构的要求。一、网络时代对音像出版业产生的冲击互联网—面世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以信息快速、便捷、直观的传递优势,对音像出版业产生变革性的冲击。传统音像出版企业的管理框架是从上到下,等级森严,强调服从命令。现代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渗透至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媒体(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受其冲击巨大,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广告收入锐减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传统媒体的普遍现象,传统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全球媒体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信息的方式,也对传统党报产生诸多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对网络时代下,传统党报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如何应对新传媒出现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欣 《新闻窗》2008,(5):39-40
就在我们经意和不经意间,被称作“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已汹涌澎湃地涌入我们的生活,当人们在尽情地领略和感受互联网的精彩和网络媒体的神奇功能时,电视的炫目光环似乎在剥落。电视真的会在网络时代被淘汰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网络给电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只会促进其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变革,这其中包括对新媒体的学习、借鉴和与它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渠道,而报纸这种原始的信息传播媒介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也逐渐降低,在发行量、阅读者的年龄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报纸的发展走入瓶颈之中。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能够有效促进报纸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寇昭 《记者摇篮》2012,(8):38-39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视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向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广泛延伸,以网络电视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影响着广大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信息解读方式,对传统媒体领袖广播电视的影响力造成了极大冲击。那么,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保持并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呢?  相似文献   

9.
杨晓强  廖俊清 《新闻世界》2010,(12):146-147
网络以其全球性、个人化、互动性等特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传播理念向“把关人”理论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把关人”何去何从。本文从“把关人”角色的内涵出发,考察了在网络时代“把关人”向四种角色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晚报当前面临的挑战 现今晚报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一系列危机. 1.外部环境的挑战 (1)新媒体对报业市场的猛烈冲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现今整个报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互联网上的海量免费信息冲击着报纸有限的版面信息.手机媒体网上即时评论的功能冲击着报纸滞后的反馈能力.新媒体比晚报有着更广泛的人群覆盖面,更迅速的传播速度,更为平等的群体交流平台,从而使得新媒体能够抢占报纸的读者群,对晚报甚至整个报业的地位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传播史源远流长。从人际口头传播,到结绳记事,从烽火台的烟柱,到报纸的诞生,大众传媒的发展经历了绵绵数千年。20世纪,电台广播从投入运用到普及5000万人口,花了近40年的时间,电视的普及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当代电视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从地面到卫星的发展历程之后,又踏上21世纪新的起跑线。国际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媒体,而电视则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互联网络以双向、交互以及信息资源丰富为特点。当今国内国外,很多人从原来的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获取信息,转向了浏览国际互联网获取信息。国际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多、彻底打破地域限制、与网民双向交流等优势,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有人甚至认为它的兴起将导致传统大众传媒的消亡。那么,因特网的兴起对大众传播领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有:一、因特网与新的传播环境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因特网在全球骤然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球186个国家已经全部进入了互联网,目前网上用户达1.5亿。联合国新闻署在1998年5月的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概念: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出...  相似文献   

12.
乔新玉 《声屏世界》2017,(10):53-55
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原本成熟的盈利模式面临着免费模式的挑战.对于我国的电视频道而言,"免费"原本就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模式.然而,互联网的免费模式与电视的免费模式存在着较大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互联网免费模式和电视免费模式的异同,可以对电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进行更有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多样化、信息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即时化,毫无疑问都在冲击电视媒体的地位。然而,电视作为深入中国家庭的媒体,占据着客厅的位置,其价值仍然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提之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今的时代已经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网络出版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和信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就面临着许多来自网络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出版的研究人员应该顶住压力,在冲击中找寻传统出版的新出路,让网络时代给传统出版带来的冲击都变成发展的动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出可以解决这些冲击和挑战的应对措施,使传统出版在网络时代中得以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冰珺 《今传媒》2012,(10):139-141
互联网改变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产品以更迅猛、更便捷、更开放的方式向全球受众传播。然而,互联网技术仅仅拓宽了传播渠道,却无法消除语言、文化、规范等跨文化传播的诸多障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系统梳理了知名字幕组的传播背景、传播史及传播现状,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作为传播者的字幕组如何担负起"全球文化产品的传播者"和"网络时代的知识布道者"等多重角色,成为推动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民间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正在进入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因特网,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代将使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汇聚向全新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因特网。在美国,1998年人们上网浏览的时间已超过看电视的时间,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电视观众减少了30%,工业社会的强势媒体——电视,正在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虽然,报刊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冲击小一点,但无疑是受到广播、电视冲击之后的又一次重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网络媒体凭借互联网提供的便捷传播平台,为网民带来全新的新闻信息收发体验,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需要正视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合理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特色和优势,形成应对网络时代媒介新闻传播挑战的创新思路,增强电视新闻同网络新闻传播竞争状态下的优势,以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牛勰 《新闻世界》2014,(6):67-68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精英人士选择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强烈冲击着电视"媒体老大"的地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又该如何挽回日益流失的受众?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曾志勇  樊明方 《传媒》2016,(17):84-86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大众传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要科学把握大众传媒从“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变;科学认识媒体信息处理、控制、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科学管理大众传媒,引领媒体管理的技术变革和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