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语用功能等值翻译是让译文读者最大程度地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理解和感受。除了受作品内容的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更是由语用含义的再现和社交语用的等值决定的。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与语用功能等值翻译有对应关系:交际翻译强调理论交际效果和交际功能,这与实现语用含义对等翻译的目的不谋而合;以读者的理解和感受为中心,可以实现社交语用等值翻译。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实现语用功能等值翻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动态对等理论是一种语言翻译理论,运用该理论进行外国文章的翻译,能够实现语句形式的完美转换,同时也能够将文本的涵义良好的展现出来。基于动态对等理论的文本翻译更注重的是展现出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形式对等的基础上追求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在著名小说作品《动物农场》中若合理的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则能够将全文按照国内学者的阅读习惯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文化信息传译是典籍翻译中的关键。注释性翻译是文化翻译中获得动态对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可充分传递原文的真实信息,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一种动态对等的效果。本文基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通过个案对比,阐述了注释性翻译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及商务英语翻译的日益重要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汉英文化差异的四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了相应的探讨,这对于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中,译入语与原语在主要信息及交际功能方面做到功能对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杭州西湖景区的汉译英为例,从中英文化差异这个比较宏观的基础上论述旅游景点翻译中存在的困难,以文化差异为根据,对汉英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功能对等、读者反应——角度出发提出尝试性的解决办法。从而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更好地达到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首先在他的翻译理论中引入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研究思想.从乔姆斯基的句法普遍原则着手,进一步阐述奈达的"逆转换"和"动态对等"思想,对奈达翻译思想的理论基石-以句法为中心的转换生成的语言观做了深入的探讨,并通过对比和分析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关系,说明了转换生成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顺应理论对翻译具有解释作用。在顺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要把翻译过程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出现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德国功能派翻译观看公示语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作为对传统"等值论"的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解决了传统的对等翻译理论及其翻译策略越来越无法解决的公示语翻译问题.本文在对功能派翻译理论归纳总结基础上,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公示语的英语翻译功能进行分析,归纳了我国公示语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失误及纠正方法,总结了公示语的翻译规律和翻译策略.对提升我国公示语汉英翻译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等值翻译是翻译的高级目标,但由于原语和译语文化的差异会影响翻译的等值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对词语等值翻译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词语的等值翻译是相对的,只有在充分理解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语言翻译理论中的语用等值问题,指出了语用等值理论的科学性。进而,作者提出了在翻译实践中应遵循的两大原则,即,语言信息的语用等值原则和文化信息的语用等值原则。  相似文献   

11.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翻译技巧的角度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级对应和级转换两个方面讨论翻译等值.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最小翻译单位的对比,得出结论:翻译等值的级越低,直译成份越高;翻译等值的级越高,意译成分越高;级对应的程度越高,直译成分越高;级转换程度越高,意译成分越高.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突破了"纯语言方面转换"的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和交流,为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开拓了一片崭新的领域。本文试图揭示《围城》译本中译者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而采取何种翻译方法来处理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和概念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功能对等理论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中的广告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所具备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来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标准历来是翻译界热衷并众说纷纭的话题,而等值翻译观就是众多翻译标准中影响较为突出的一点。本文从这一标准出发,以两部英国文学经典为语料,指出了英汉翻译中形容词翻译的不等值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汉语程度副词很的虚化对这一现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不对等性使得很多译者感到很困惑。由于语言本身、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对等是相对的,不对等是绝对的。语言转换过程中的对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使得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为翻译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片名翻译有其特殊性这是考虑之一,片名翻译要求更具文学艺术特色这是考虑之二。本文将通过范例分析来探讨分析片名翻译中的几项原则及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和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法律术语的误译给法学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甚至误入歧途.法律术语翻译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实现语言学和法律上的双重对等.本文从个案研究出发,尝试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法律术语的翻译,并提出了自己关于法律术语翻译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