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李嘉诚     
举家逃港1936年6月,日军占领潮州,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任职校长的学校被迫关门,李嘉诚失学。翌年冬天,12岁的李嘉诚跟随父母逃往香港,投靠舅父庄静庵。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钟表制造商的庄静庵,未表露出丝毫不悦,腾出房间让李家住下,并设家宴为姐夫一家接风洗尘。庄静庵问了老家的近况,然后介绍香港的现状。他劝姐夫不要着急,安心休息,逛逛香港的街市,再慢慢找工作。“香港时时处处有发财机会,就怕人懒眼花,错过机会。潮州人最吃得起苦,做生意个个是好样的。我认识好些目不识丁、从潮州乡下来的种田佬,几年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名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⒈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⒉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习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习,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  相似文献   

3.
柳敬亭说书     
背景链接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叫石公,别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散文家。他的文笔清丽简洁,抒情论事,写人状景,无不绘声绘色,活泼生动。《陶庵梦忆》主要追述了作者昔日的生活,寄寓了自己的故国之思,是明人笔记文中艺术性较强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茶之书》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煮雪     
窗外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下雪了,爸爸让我去帮他铲雪煮茶。刚读过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妙玉用"收的梅花上的雪"来泡茶,"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  相似文献   

6.
《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名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出身一个仕宦家庭,但自己没有做过官。为人落拓不羁,喜欢游山玩水,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明亡后,他“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陶庵梦忆序》),以消极避世来表示他的民族气节。张岱是明末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兼取公安、竟陵两个散文派别的长处,还融合宋  相似文献   

7.
《老学庵笔记》是陆放翁晚年退居故乡山阴镜湖畔的老学庵时期结集成书的。《宋史》本传说他“才气超逸,尤长于诗。”但我觉得他的诗和词都算不得一流,惟这《老学庵笔记》,在宋代的笔记小说中,的是上乘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老学庵笔记》十卷,《续笔记》...  相似文献   

8.
普庵是两宋时代生活于赣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的著名禅师。他主要通过以普庵咒、普庵实录、普庵符箓法术、慈化寺为内容的文化形态,对后世宗教与社会产生影响。《普庵家宝》是普庵对自己的禅学思想进行直接阐述的韵文。对《普庵家宝》的笺注,有助于更好把握普庵的禅学思想。普庵禅学思想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斥"凡夫颠倒"、迷失佛性的现状;劝导凡夫"离诸名相","回向十善";高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探究佛教的"本来面"。  相似文献   

9.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著名.散曲家施绍莘的作品集。作为一部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的明刻本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秋水庵花影集》之所以以现在的面貌流传下来,正是施绍莘精心安排的结果,是与他的留名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南开区草厂庵小学的一间大教室里坐满了人.市级模范教师靳家彦正在向该校老师介绍他所在的中营小学语文教改的整体设想,汇报他多年的教改情况.他讲得深入浅出,生动透彻,赢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 报告结束后,草厂庵小学翟校长将一个笔记本赠给靳老师作纪念,  相似文献   

11.
燕南芝庵的《唱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元人最早提及宫调理论的著作,他在书中说:大凡声音,有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本文从元代"宫调"理论应用概况、元杂剧宫调应用与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一致性、元杂剧对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发展等三方面对芝庵宫调理论与元杂剧中宫调应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透过形式而窥其本质,寻求芝庵宫调理论的合理内核,提示人们对音乐艺术规律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2.
杨慎的生卒年问题,明代研究杨慎的人就曾经提出过。后生于杨慎四十年的李贽,对杨慎的人品道德文章,非常钦敬,他读《杨升庵集》,写了大量札记。在《与方訒庵书》中说:“夏来读《杨升庵集》,有《读升庵集》五百叶。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则为李滴仙、苏坡仙、杨戌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续焚书·书汇》《与方訒庵书》的写作年代,据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钤木虎雄(18  相似文献   

13.
<正>先师新会陈援庵先生(垣)诞生于清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旧历十月初十日(新历十一月十二日),今年一九八○十一月十二日,是先师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先师逝世后,我曾写过一篇《敬悼先师陈援庵先生》的文章。此次为了纪念他老人家诞生百周年,我已写了一篇为钱大昕所著《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表微的学术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对"书话"的兴趣日渐浓郁,翻箱倒柜找出久违的《晦庵书话》(唐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版),读之痴迷,一卷在手,轻松翻览,其乐无穷,深为此等好书被我束之高阁而羞惭。《晦庵书话》包括《书话》、《读余书杂》、《诗海一勺》、《译书过眼录》、《书城八记》。其中《书话》于1962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印行。内容多是谈论新文学时期的书人书事,重在对于材料的记录和掌故的追忆。唐发表书话,最早是在1945年6月号的《万象》杂志上,署名"晦庵"。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曾在上海化名"王晦庵"。李广宇先生撰文称:"如果说阿英是书话的…  相似文献   

15.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以充满矛盾的笔触精心打造了三位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从中不仅显示出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而且依稀透出市民意识中要求尊重人性、要求人性解放的人精神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自1960年被林语堂首次译介到英语世界,张岱小品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目前,张岱小品文的英译本共有91个。在文本研究方面,则以美国学者高化岚对《陶庵梦忆》的研究最具系统性。首先,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陶庵梦忆》的思想内容:对王朝和家族的忠心,放纵的罪孽、报应和苦难,“存在”与特异景象。其次,他从任意并置的空间结构和差异性写作倾向两个方面探讨了《陶庵梦忆》的艺术特色。此外,由于学术传统和理论方法的异质性,中西张岱小品文研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争鸣现象,涉及《陶庵梦忆》的创作动机、张岱对女性的态度以及表面上的现代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打油诗虽然是诗体的一种,但却很少见之于文学史著,也很少有诗家专论。若说起打油诗的来历,那是十分有趣的。据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号升庵)所作《升庵外集》载:唐代时南阳地区有个读书人叫张打油。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后,村民们请他写首咏雪诗,于是他就吟出了如下四  相似文献   

18.
洒向教坛都是爱——记尹庄乡磨石庵小学校长高存友林宝印碧波粼粼的滦河水无声地滋润着两岸的白杨翠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两岸人民。在滦河岸边,悄无声息地亮出一个平凡的名字——高存友。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博大精深的宏文巨著,他像水光潋滟的滦...  相似文献   

19.
刘凌 《教师博览》2005,(5):42-42
施蛰存先生笔耕80余年,纵横驰骋坛,又出入史,为广大读开辟四窗,家藏中外典籍万余卷,他的书房先后有蘋华室、红禅室、无相庵、北山楼四个室名。  相似文献   

20.
傅龙 《教育文汇》2014,(20):3-4
他是原阜阳地区阜阳市一所普通小学校长。1995年初,他来到老城区即将停办的一所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只有十几间破旧校舍的小学,受命创办特教学校。他带领16名教师连天带夜平整校园,粉刷墙壁,配备简单的教学、生活设施,连暑假也未休息。特教学校当年开学就招收了28名聋生,第二年增加到100多名,教室不够,教师紧缺,他就和老师们一道搭建简易庵棚,办起复式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