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反映先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历史和人类情感历程的宝库。而《诗经·国风》中描写的男女恋情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不难发现,在描写相思之苦,表示忠贞爱情,对待无望之爱上男女双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此外,还有从女性角度描写的特色情诗,这对我们从源头上了解男女心理的差异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文坛上,著名的"白衣修女"艾米莉·狄金森,以自成一体的诗作风格著称于世.本文旨在分析她的情诗及其独特的内心世界,以期在对狄金森有一个较为客观认识的同时,对其微妙的情诗进行赏析.她的一生苦苦追寻爱情却终老独身,她理想的爱情,尽管有一些超现实化,仍可将其视为简单的爱情因为那只是对一份纯净和持久感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爱情不分老和少,年龄越大越需要。"爱情不专属于青年,老年伴侣之间的爱情,往往因为历尽人生的坎坷而更为深沉、执著、纯真。晚年的爱情,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越是到老年夫妻感情越甜蜜,爱情之果愈甘美。老年人写出的情诗发于肺腑,寓意深沉,情意浓浓。  相似文献   

4.
唐风 《初中生》2008,(7):59-60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题材。然而,在古今诗坛上也有一些诗,表面看来是抒写男女爱情的情诗,但若认真考察一番,就知道作者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类以爱情为外表,内涵却另有所指的诗作被称为“伪情诗”。如中唐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相似文献   

5.
爱情诗的接受期待视域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过于精致,往往看淡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即使是文化消费,大多数人也往往选择一眼即过的快餐文化,对诗性文化却比较淡漠。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人们只知道运用手机电话电脑等工具传递情感信息,却很少用写情诗情歌来传递情感信息。其实越是物质文明越要追求诗性文明,只有这样爱情生活才会变得精致、浪漫、美丽,人的精神世界才会诗情满怀。如何通过写作情诗与阅读情诗来提升人们的诗性情感,本文从情诗的接受审美空间,接受期待悬念,接受期待知音诸方面来探讨爱情诗歌的期待视域。  相似文献   

6.
人类不可能离开爱情而求得生存,于是爱情成为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诗人,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涉及到爱情的。创作爱情诗在英美文学历史上成为了一种传统;中国诗歌史上有关爱情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尽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缺少“真正的情诗”。在当代中国,许多一流诗人也有一流的爱情诗作,如郭小川、余光中、舒婷与翟永明等,也许只有贺敬之是一个例外。所以,当我读到如此精致与深切的爱情诗篇,我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7.
《诗经》婚恋悲剧的主题和审美特征袁定坤关键词《诗经》婚恋悲剧主题审美特征作者袁定坤,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诗》三百”,约占三分之一的篇目是表现男女婚恋生活的情诗。这些情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情文学。从情感基调着眼,《诗经》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题材。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第一篇《关雎》,就是爱情诗名篇,两千多年来一直打动着读者的心。古今诗坛上也有一些“伪情诗”,即以爱情为外表,内涵却另有所指的诗作。典型的“伪情诗”如中唐诗人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相似文献   

9.
“湖畔”诗人专写情诗,他们少受封建文化的毒害,较轻易地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写出了关于爱情的浪漫想象,其诗中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爱情至上的态度和对女性的尊重。“新月”诗人的情诗,则在清纯的旋律上增添了缠绵的情调,专写青年人细腻的体验和热切的恋爱告白。他们追求意境的美和意象的生动,开创了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现代情诗的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爱情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被无数的文人尽情地歌颂过。当欧洲的文学还处于英雄史诗和神话悲剧的时代。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文学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的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动人的情诗。直至元代杂剧《西厢记》都是青年男女反抗吃人的礼教,争取爱情和自由的瑰丽诗篇,就是长篇巨著《红楼梦》中也不乏爱情的描绘。由此可见,我国源渊流长,连绵不断的爱情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悠久传统。  相似文献   

11.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其"写情"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思慕诗、婚恋诗、抗争诗、弃置诗和闺怨诗.<诗经>中的情诗以情爱问题作为表达媒介,透露着<诗经>时代初民们的女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主体有男有女,但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女性;二是互相体贴、互相尊重、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三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流露.  相似文献   

12.
爱情语诗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情诗,如同不朽的爱情一样,总能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一见钟情给安娜多丽雅我觉得同天上的神仙可以相比,能够和你面对面的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逐句分析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的意蕴,认为这是一首写诗人爱情生活体验的偷情诗,是诗人追求婚姻自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鄘风·桑中》一诗,是“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历代学者争论不休.其实该诗更多的是敢于大胆直率表露男女爱情的情诗,文章从卫鄘风俗近、男女幽会之地以及男女相悦之诗几方面论述了该诗的情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逐句分析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的意蕴,认为这是一首写诗人爱情生活体验的偷情诗,是诗人追求婚姻自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考察隐喻中源域"多元性"的认知理据,多恩作为施喻者基于其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以多元源域来反映一个目标域,把天体、圆、动物和器物等与宗教、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源域映射两性合卺,阐发两性合卺的内涵、两性对爱情的诉求和失去爱情的哀怨。研究表明,隐喻是施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认知的过程,设喻者作为行为和认知主体对时代生活和爱情生活的感悟所表现的矛盾、彷徨、复杂心理可以通过其源域的"多元性"来体现,设喻的手法体现了多恩情诗创作深受文艺复兴以降欧洲宗教和科学对爱情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的是多恩内心的丰富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惜别诗则是爱情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诗中描写惜别的作品很多,它们大多写于诗人与爱人分别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恋人不尽的思念与深深的爱意。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惜别情诗的感情基调和表现情景却有着不同的风貌。这里我们试着对中西惜别情诗的经典——柳永的《雨霖铃》与拜伦的《雅典的少女——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管窥中西惜别情诗的异同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欧洲古典牧歌中的情诗以各自独特的叙事空间来表现人类追求爱情时的不同价值取向.田园挽歌借助情感误置手法将人与 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爱与恨、虔诚与亵渎、神圣与世俗、永恒与短暂等主题表达融为一体;门畔哀歌中横亘在情人之间的种种障碍与牧女恋歌中男女主人公气质、面貌、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一样,都是道德规训的载体;色情牧歌更是以色情在文学中的泛滥来展开社会批判,预示社会变革的必然.这些情诗寓严肃的主题于戏仿、幽默、讽刺等叙事话语中,是各自时代人文精神的文学表达,堪称田园教谕诗.  相似文献   

19.
燕莉 《文教资料》2010,(26):5-6
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中西古典爱情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差异,并用实例证明了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以及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了解中西方女性形象的差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诗经·郑风》中,爱情诗很美,其中透露着人们的真情情,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想像,在这些诗中,又可细分为:爱情风俗诗,男女欢爱诗,专一笃情诗,离别相思诗、哀怨诗几个小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