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8,(2):78-78
在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建设上,当前要重点倡导服务文化、情意文化、效能文化、节奏文化、团队文化,这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该着重创造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化论坛》2011,(5):143-144
在2011年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提出,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认真总结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冷静思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上说,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由于相对的隔阂,由于生存条件和环境不同,不同民族的人在观察人生、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思维视角和发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虽然,历史上,有一些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被淹没了,或者为其他文化所吸收和兼容,但人类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观存的强大文化,是不可能为其他文化所完全吸收和兼容的。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竞争,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是,各种文化的基本素质,套用生物学的术语,就是文化基因,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例如,在…  相似文献   

4.
断层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的发展有连续发展的一面,也有不连续发展的一面,但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注重连续发展的一面,而仅仅从连续发展的一面进行文化研究,就不可有对文化发展得出全面的结论,导致许多文化的现象不能解释,或者对历史上诸多文化现象视而不见。因此,对文化的研究,既要注重渐进的、累积的一面,也不能忽视断续发展的一面。“断层文化”概念是在对人类文化史上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落、文化绝灭、文化裂变、文化跃迁等客观事实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文化 理论研究的高级范畴。首先,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化断层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几乎每一地区的文化史、每一民族的文化史中都存在;第二,愈是文化古老的地区,断层烈度和密度也愈大。文化断层的客观和普遍存在,说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间断性发展的一面;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不仅仅是量变质变规律,还有突变的规律,突变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沿着文化断层的深入的回溯,可以发现世界各地区古代行民具有强大的科技和文化创新能力,这一点隔着历史的空间和我们自身理论研究视线的遮蔽而对之有所低估。对断层文化的研究,可以弥补当今文化研究的缺漏,对疑古学派长期盘踞文化研究领域形成的偏颇局面也是一种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新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确定学校的文化底色和底蕴。为此,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在时间维度上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维度上连接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容维度上融合课程、教学和生活,在方法维度上加强融合、聚焦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明清土默特蒙古地区社会文化风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土默特蒙古地区社会文化风貌的变化,是蒙汉长期交往,两种文化融合之必然。该地区既有中原文化传统,又有浓厚蒙古族特色,新型地域文化的形成,突出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汇聚,一体化发展的总趋势。在中华文明史上占重要位置。研究它对巩固民族团结与进步,会提供宝贵经验。正确认识两种文化关系在相互吸收、输出上的客观规律,对研究两种文化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西古代建筑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从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的发展过程,建筑的价值等方面对中西方建筑进行,由此可以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上、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依托本土资源优势,辽宁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成就颇丰,促进了辽宁文化的发展繁荣,但是文艺生产与文化品牌的互动发展意识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辽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辽宁文艺创作与文化品牌建设互动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的互动关系,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互动发展的四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所名校的发展告诉我们,学校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动力在于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耐力也在于文化。据了解,目前学校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但也有不少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在文化建构过程实践中。只停留在文化表层物质的建设,注重可视浅显的文化元素,形成的是“视觉标志式”的学校文化。比如,在校园内造几个文化景点,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文化改造,通过思想上,认识上的改造,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而反过来文化也影响政治的发展,使政治走向清明。苏联解体的深刻文化原因,也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行业之一,产生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使命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并且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发展自我。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是文化与教师交织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不是一个方位的概念,不是一个地域的符号.更不是一组高大的建筑,而是地域上鲜活的生命意象,是高贵圣洁的文化殿堂。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校长.不应当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而应当自觉地担当起文化启校、文化立校的使命,用心思考和构建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用文化开启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2023年10月7—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一次强调:要把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的文化使命。((2))  相似文献   

14.
王若语 《今日教育》2023,(11):37-39
<正>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不断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方面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和菲律宾在文化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尽管两国文化有着受西方文化殖民的共同遭遇,但是,由于在西方文化殖民活动中不同的命运及历史原因,两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文化构建也大相径庭,这也成为影响两国发展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修内安外在21世纪美国文化的必然走势,在文化内发展上体现为一元多维的模式,在文化外发展道路上体现平等对话的模式,由此文章认为,吐故纳新乃21世纪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质量先行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科文并茂是教育现代化的平衡要素,公正平等是教育现代化的生存之本,博采众长是教育现代化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7.
提起西方文化,我们便会想到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化,作为希腊文化主流的雅典文化在古典时代的世界史上,散发夺目的光彩,其文化的成就涉及到哲学、史学、艺术等等,在文化辉煌的背后,我们总希望探索其发展的动力与社会历史环境,那么,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为文化发展提供生长的土壤、政治的宽松的环境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先进文化的道路上,毛泽东、邓小平相继进行了各自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邓小平、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揭示党先进文化建设上的一脉相承与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的多极化格局和局部冲突,或者本身就是文化现象,或者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源。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潮曲折发展,宗教文化和民族主义文化思潮异军突起。中国加入 WTO不能不主动接受文化上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敢于突破权威的束缚才有事物的发展;文化有两重含义;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这里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广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