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这张照片,是我上初三时与父亲合拍的,它是我最贵重的珍藏品。照片上的父亲慈祥可亲,每当我彷徨时,便会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鼓励的目光。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我与父亲长得有点像,其实,我不是父亲的亲闺女。我是父亲从路边捡回来的。正因为此,父亲对我付出了比对兄妹们多几倍的爱。   因为我,给家里带来了许多麻烦,母亲便不太喜欢我,为此,父亲不知和她生过多少气。父亲怕我的心里笼上自卑的阴影,就极力用他的爱来抹平我心中的伤痕。有天晚上,父亲要去学校看校,我便偷偷地跟去了。父亲发现后,便问我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2.
深沉的父爱     
从我记事到现在,父亲都不曾买一串冰糖葫芦给我,也不曾将一块蛋卷放在我的嘴里。也许你会说我的父亲不爱我,不,你错了。父亲爱我,只是这爱的方式太过于深沉。上小学时,几乎每个孩子都由父母接送,而我却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那天,下雨,很大,风也很猛,门口的小树苗几乎都被折断了。奶奶对父亲说:“你就送丽丽上学去吧。”父亲摇了摇头。母亲瞧了瞧窗外,叹了口气说:“不行,就别去了,耽误一天也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过《父亲的书》记述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做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从我读小学到高中,父亲的那本边已磨得发白了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有多少遍了,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父亲临终时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认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14岁的那年,我在一…  相似文献   

4.
假币·真情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的离去,给整个家笼上了阴影。每个人心头都结着一份苦痛,历经多年,集而不散。母亲看病拉了一屁股饥荒,父亲的账本上,密密麻麻,有十好几页。父亲不说话,除了下田干活,还要忙着做饭,剁鸡食。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到车站。父亲说:“我不送你到学校了,有伴儿,不用慌。”父亲排队买半价的学生票,递到我手里,嘱咐几句,就匆匆地骑车走了。事后父亲写信,说开学那天应该送我到学校,那样心里才踏实些,顺便看看我们的学校。沉默少言的父亲,频频来信,有时信很短,可每次写信,父亲都要提到这件…  相似文献   

5.
天哪!今天我竟然收到一封求救信,信封上还写“SOS”呢! 赶紧看看信上究竟写的什么! 嘻嘻姐姐: 我好苦恼!能帮帮我吗? 人们都说父亲伟大,可我的父亲一点都不伟大。他现在不上班,整天靠“低保”过活。他的脾气还非常坏,一生气就拿我当出气筒。虽然不怎么打我,但是他一天让我练两个小时的大字。我不练,他就开始训斥我,我都快被折磨死了。有时候  相似文献   

6.
深深的父爱     
走在这满是荆棘的成长路上,寻找着父亲的足迹…… 父亲在我的眼中总是那样的平凡。他从来没有像母亲那样为我洗衣做饭,也没有对我问寒问暖,更没有在我伤心时逗我心欢。电话里,总是传来母亲关怀的声音;餐桌上,总是母亲为我夹菜;病床上,总是看到母亲忧心的目光……似乎总是母亲时常在我身边,而父亲则是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 父亲爱喝酒,几乎每次都喝得大醉,走起路来踉踉跄跄,整个身上都是一股难闻的酒气,而且每次喝酒的时间都不少于两个小时,同样的一句话一直说到你睡为止。父亲爱打扑克,而且每次一玩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在大多数人眼里,工程师都是很严肃的,其实不然。不过,父亲工作时确实严肃认真.眉头微锁,双唇紧抿,手也不闲着,不停地在一叠白纸上写写画画。我曾伏在桌边看父亲工作,纸上那一大堆符号真是让人头昏眼花。当时的我只能看懂父亲写下的一长串一长串算式,而我刚学会用计算器,便兴奋地拿给父亲,道:  相似文献   

8.
又到大年夜。 父亲却已不在阳间了。4岁的侄女儿问爷爷上哪了,我说爷爷在天上,在无限的空间。 15年前,我上初一,大年夜同学们约好同登塔山。塔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小山,就在我家隔着一条江的对面,离我家不过20分钟路程,看得见山间星星点点的灯火。父亲却担心不安全,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在夜里登山。同学们都到我家来邀我了,父亲还是不给面子,坚决不让我出门。我含着泪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将自己锁在房间里,一夜不和父亲说话。  相似文献   

9.
1:45     
父亲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从12点45开始睡到1点45,再赶到厂里去上班,每天如此。可父亲总是会睡过头,有时甚至闹钟都不管用。于是,我就要在每天1点45时负责叫醒父亲。最初的几天,我总是会忘记,害得父亲迟到。但父亲从无怪罪我的意思。渐渐地,每到1点45时,我便会叫父亲起床。父亲再也没迟到过了。然而为了及时叫醒父亲,我却不能很好地午睡。因为我若是睡得太熟了,那么我们俩就都要迟到了。父亲知道我为了叫醒他而不午睡后,他便不让我再叫他起床。父亲说,他宁愿不午睡也不耽搁我休息的时间。果然,那天中午父亲没有午睡。可母亲竭力反对。因为,繁重…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     
和同学一起去市区逛街,偶尔会碰见一辆自行车在半路上出了故障,看见这,不免会让我想起家中年老体迈的父亲。他是一位普通的修车师傅。父亲是在何时开始干这行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好象是从我上小学以来,他就在这行里为我们家谋生路了。父亲的文化水平低,小学只上了三年。但由于家境贫寒,爷爷奶奶在父亲还小时就离开了人世,只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为了生计,父亲从小就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日子过得很苦。似乎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会修车以后,他就没改行了。我不知道修车算不算一门技术。修车的知识都是父亲自学的。刚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一辈子陪伴     
李吉琴  阳光 《课外阅读》2006,(11):25-27
我一直在思忖:要不要给父亲打个电话,要不要呢?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但父亲是心甘情愿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13.
又到大年夜。父亲却已不在阳间了。4岁的侄女儿问爷爷上哪了,我说爷爷在天上,在无限的空间。15年前,我上初一,大年夜同学们约好同登塔山。塔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小山,就在我家隔着一条江的对面,离我家不过20分钟路程,看得见山间星星点点的灯火。父亲却担心不安全,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在夜里登山。同学们都到我家来邀我了,父亲还是不给面子,坚决不让我出门。我含着泪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将自己锁在房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我家住着的窑洞左前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旁,卧一石槽。石碑是父亲立的,石槽是父亲凿的。父亲不识字,不会在石碑上刻字,却刻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明白的图形。而石槽中常常蓄满水,静静的水面,那是父亲的诉状!小时候,我问父亲,您在石碑上都刻画些啥呀?父亲说,娃呀,你可得看明白啊,我刻在石碑上的都是人们对咱家的好啊!父亲把"好"字说得很重。接着,父亲指着石碑左上角一个"碗"一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召开家长会,我回家跟父亲说了。父亲说不去吧。我说你还是去吧。父亲看到我眼中的期盼,他向来都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位忠厚、仁慈、通情达理的人。父亲对我的关心、教育,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而我对父亲的爱也是永远不变心的。父亲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父亲一生下来就摆脱不了农民的命运。父亲已五十三岁,长年的劳作,使地头上布满了白发。父亲的生活极为简朴,身上穿的衣服没有一件像样的,但父亲一点也不计较。父亲也是个好劳动的人,经常干活到很晚才回家。父亲差不多是个文盲,除了写自己的名字以及看一般信件外,其他就不认识了。听父亲说,以前由于家里很穷,小学还没有念完就辍学了。直到现在,父亲还为…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这个题目,我曾写过多次,有趣的是每次父亲的形象都有所不同。第一次写父亲,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父亲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对我要求特别严,我稍有不规,他就厉声训斥,甚至给我两巴掌。而我又生就的调皮,爱动手动脚,所以挨打受斥便成了“家常便饭”。当父亲在黑板上写下这个作文题的时候,我不由地一咧嘴:“怎么?还要写作?写你什么?”我一转眼珠,想起了一个好主意,“对,我要用作文‘抗议’!”于是,我在作文的开头写上:“我的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是个凶狠的人……”我想父亲一定会生气,不过我也不在乎,大  相似文献   

18.
我和父亲都是生命链上的环节,只是他捷足先登,做了我的上线.我与他应该属于垂直关系,而且互为依存.依这样的道理,我以为我和父亲是平等的,完全可以亲密起来.父亲入世在前,点的灯比我放的火还大,服的药比我吃的粮还多,过的河比我走的路还长,我是尊重他的,也听从他的指示.然而父亲不是官,父亲不可以把父亲当权力使,甚至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19.
西方谚语: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大多数中国人童年时对于父亲的印象无外乎两种:沉默寡言或者严厉。造成这两种不同印象的原因却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型父亲,都不太善于和子女交流。我父亲正好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型父亲。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除了抽烟和喝茶,基本没有什么爱好,所以每次父亲过生日,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送什么,便拿上平时省下来的一两块钱,给他买一包最便宜的香烟,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而我觉得父亲的爱也同样伟大。父亲的爱可以送走天寒地冻刺骨的冷风,可以遮住酷暑时那炎炎烈日的炙晒。平凡的父亲有一颗伟大的爱子之心。他那威严的脸庞上永远都徐抹着层层温暖,那冷峻的眼中闪烁着人生的坎坷岁月的沧桑。在父亲面前我不需伪装,家里的任何争吵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