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无意的曲解或有意的曲解。据《古今小说》载,古时候有个书生给他远在千里的妻子修书一封,却把一张白纸误当书信寄回了家。妻子接信后,思忖良久,竟回了一首情意绵绵的绝句:“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看来这个痴情的妻子不自觉的误解了丈夫的意思,却把它说得头头是道,情真意切。又据传清末年间,慈禧太后请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为她题扇。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疏忽之中,书法家竟然写掉了一个“间”字。慈禧阅后大怒,下令要杀掉他。书法家急中生智,跪奏道:“老佛爷息怒,奴才该死。适才奴才是有意借用王之涣的诗意给老佛爷填的词。”慈禧听罢哼了一声:“念来!”书法家战战兢兢地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  相似文献   

2.
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凤不度玉门关。”可是,这位书法家一时疏忽,竟漏掉了一个“间”字.  相似文献   

3.
清代慈禧太后平日养尊处优,附庸风雅。一次命一位书法家进宫题扇,写的是王之涣的《出塞》诗。原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这位书法家因一时疏忽,竟写漏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喝令左右把书法家给砍了。书法家情急生智,叩头解释道:“太后息怒,我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写的一首诗啊!”说完提笔断句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看罢,转怒为喜,免了他的罪,还有不少赏赐。巧改标点保性命@方也  相似文献   

4.
妙断漏字诗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大权在握,除了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和对外妥协投降的劣政外,还尽情享乐,故作高雅,乱施淫威。有一次,她从杭州府送来的贡品中得一精制的丝绸扇,便命人找一位书法家为她题写扇面。这位书法家深知“侍君如伴虎”,于是怀着紧张的心情,运笔题书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哪知由于太过紧张,书法家竟把诗中的一个“间”字漏掉了。慈禧对这首诗还是熟知的,发现漏写了一个字,以为是欺她没有学识,立时大怒,喝令左右将这位书法家推出去斩首。人急智生,书法家忙跪倒在…  相似文献   

5.
蒋光宇 《下一代》2013,(8):30-30
清朝末年,有一位书法家奉命给慈禧太后题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涣之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许是因为紧张,也许是因为疏忽,这个书法家竟漏写了一个"白云间"的"间"字。不用多说,诗中不可能使用标点符号,因为当时还没有。慈禧看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戏弄自己没有学问,要判这个书法家死罪。这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老佛爷息怒,这是我借用王涣之的诗填写的词  相似文献   

6.
祯厚的书法     
21世纪第一个冬天的一个早晨,一位文质彬彬的男子来到编辑部,两只机敏的大眼睛望着大家不知该对谁说,他犹豫了一下便说:"我找赵主编."我正在改稿子,瞧见他我不由停下来:"你是?""我是贺祯厚,雷老师让我找您.""噢,我明白了,你是咱陕北来的书法家."谈笑间他摊开了自己的书法作品,我渐渐地被吸引了,我见过许多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书法,从来没有一个书法家像他这么虔诚,也没有见过任何书法家像他这么写字.  相似文献   

7.
在书法展上,我遇见了那位久负盛名的青年书法家。出于记者的习惯,我问他:“你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一手遒劲俊逸的毛笔字,想必平日习字用过的废报纸已经是堆成一座小山了吧?”他的回答出乎意料:“不是这样。虽然幼时家贫,但我父母总是让我用最好的纸习字,从不让我用废纸。”“总是让我用最好的纸习字。”他的父母可谓用心良苦!那是为了给他一点压力,令他惜纸、令他每落一笔都深思熟虑、令他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啊!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四幅作品,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20年过去了,一些曾默默无闻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2年,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后,他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这位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天才神…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离开教育岗位多年的作家,忆起自己的教书生涯,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念了5年书却仍坐在二年级板凳上的后进生的哭声。原因是这样的:一次,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竹子和一根稻草,一起丢入水中,哪根先沉下去?”正在众生唧唧喳喳不得要领时,那位后进生突然站起说:“老师,我能回答!”在哄堂大笑中,他怯生生地答道:“稻草和竹子都是浮的”,于是老师兴奋地大喊:“完全正确!”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声,而那位后进生却激动得伏在桌上嘤嘤地哭起来。那位后进生  相似文献   

10.
错漏成趣     
书画家为人题字,不免有错漏,乃以字补之,谓之“补字”,经过妙补趣填,或巧言雄辩,或幽默评批,反而产生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传说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漏写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说该书法家欺她没学问,定要将其斩首。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阙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明朝文人沈石田曾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和一封信。信中说:…  相似文献   

11.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照着去做,果然,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位朋友。朋友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12.
右军毁神童——模仿悲剧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圆。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20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1年九州岛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1600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这位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  相似文献   

13.
真情     
轻轻打开记忆的匣子,里面收存着许多精彩的镜头。那是雨中 的公交车上…… 傍晚,雨“哗啦啦”地下着,公交车站挤满了男女老少。马路上,出 租车一辆辆在雨中疾驶。过了好一会儿,一辆8路公交车开来了,我和 人们一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上了车。车厢里光线很暗,大家簇拥 在一起,不经意间彼此的脚就踩到了。忽然,我身后传来一个响亮的 声音:“老大爷,您坐我这个位置吧!”许多乘客的日光都转向那位说 话的叔叔,只见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挤到那位叔叔面前,握住他的 手说:“谢谢你……”虽然我看见的只是那位叔叔模糊的侧影,但他却  相似文献   

14.
晴子 《红领巾》2007,(4):17-17
有一个书法家教学生练字。有一次,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反映他已经跟书法家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书法家就对他说:“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你可能会写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书法家教学生练字。有一次,有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反映自己已经跟着书法家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书法家就对他说:“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个学生照他说的做了。没过多久,他就进步很快。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书法的时候,我曾经听到我的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书法家教学生练字。有一次,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反映他自己已经跟书法家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书法家就对他说:“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你可能会写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漫画     
礼貌课一位太太上了电车,车上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有位先生站起来让座,这位太太一声不吭地坐了下去。这时,那位先生问道“:太太,您说什么?”“我什么也没说呀!”“噢,对不起!我还以为您‘说谢谢’了。”眼镜从小学到研究生班,带眼镜的同学不知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请看老师要同学回答问题时的点名方式:小学:带眼镜的那位同学。初中:第三排带眼镜的那位同学。高中:第三排带眼镜的那位男同学。大学:第三排带眼镜的那位穿红色T恤的男同学。研究生班:不带眼镜的那位同学。时髦女生上初一的公小强哼着歌曲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爸爸问道“:小强…  相似文献   

18.
读了《值得反思的师爱》(《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4期)一文后,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拳拳之心。但作者认为文中的师爱 “误人子弟”的观点是我不能接受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因为那位语文教师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所以她才能发现并挖掘那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她给了那位学生一个成功的支点,是她引领那位学生走进文学的天地,是她使那位学生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这难道是那位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也许,那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本来就不理想。如果语文教师再不多给她一点爱,那么她也许会更平庸。如果其他科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幼师毕业那年,同一实习小组有位同学上了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小班“认识黄瓜和西红柿”。那天,听课的人不少,那位同学按她的教学计划,课上得挺顺利。忽然,那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谁知道黄瓜是什么味?请举手。”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瞪着大大的眼睛,你看我,我看你;有的还在互相询问:“黄瓜是什么味?”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也在思考着:……这时,只见一个叫朋朋的小朋友举起了手,朋朋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平日课堂回答问题总是声音宏亮,可这次他的声音却很轻,说得也很慢。虽然如此,教室里所有的人还是听得清楚。他的回答是:“黄瓜是黄瓜味”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笑了,包括我那位上课的同学,孩子们也跟着笑了。大家都为这不成其为答案的答案而笑。我那位同学及时给予肯定:“朋朋的答案还可以,请坐。”于是课又顺利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0.
1.清朝末年,有一天,一位书法家奉命给慈禧太后题写扇面。写的是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