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言语交流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教学语言亦如此。明确预设和语境可以避免言语的低信息度,令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言为心声,言语应适度,只有适度才能提高说话的艺术水平,才能使说称心,听满意。本从言语的感情色彩,夸张,达意诚肯,玩,模糊,时间度等方面,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探讨言语的最佳表达方式,以说明言语适度是实现精神明建设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夸张和吹牛     
夸张和吹牛似乎有那么一点相像,所以历来谈“夸张”的都提醒读者不要把吹牛混同于夸张。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也。”也许是最早的“提醒”了。  相似文献   

4.
吹牛的妙用     
马季先生的相声《吹牛》中有句妙语:"吹牛又不上税,大家吹呗!"庐隐说"吹牛妙用虽大,但也要善吹,否则揭穿西洋镜,便没有戏可唱了",鲍尔吉·原野说"低俗的吹牛人只在吹自己,高级的吹牛家则能给人带来愉悦"。现在,亲朋相聚,围坐一炉,胡天侃地,本是很自然的事,有甚于彻夜长谈,亦未曾不可,只要双方乐意,与人无碍。然大庭广众之下,吹牛普遍盛行,与慈目低眉者语,亦与面目可憎者言,不论其品性之高低,那就殊不可取。吹牛大概是世上除了睡觉发呆外最能消磨时光的事了。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嘴!  相似文献   

5.
一个完整的交际场是由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组合而成的,四者缺一不可。文字狱是对"四个世界"对立和统一关系违背而造成的恶劣后果。文字之祸,实质是言语交际之祸。  相似文献   

6.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五因子正念度问卷》对225名大一学生进行测查,来探讨心理弹性与正念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因子、正念度观察和不行动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与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在乐观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坚韧性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觉知地行动则显著低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学生;(3)心理弹性的坚韧性和力量性均与正念度的各因子(除了不判断)极显著相关,而乐观性则与观察、描述和觉知地行动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先秦文献所记"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谓殷高宗守丧期间依礼制居茅庐,三年中不主动发表政治主张和意见。"谅阴"指孝子居丧住的茅庐,名称的理据有形制与思想文化两层。形制上密闭奄盖(阴)和通敞(凉),分别仿效故去的亲人殡与葬的居处特点,以己之感受度亲之感受,这是孝子对亲的居处的隐度。隐度是上古广泛存在的思想文化。凶庐初闭阖后启户的形制特点而称"谅阴",是因为深层上"谅阴"本身就具有隐度的意义。"隐度"之"隐"、"温仁"之"温",都取意于己与彼感受相覆合,词源就是"谅阴"之"阴"。"谅"也有两相对称、当值之义。古语词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化石。"谅阴"深层思想文化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谅"(体谅)和"隐"(隐度),就是以己之情度彼之情。隐度是"温仁"的心理机制,"仁爱"的本质就是隐度其情。这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涵。用历史词汇比较与同语境相关词汇互证的方法证明,从前谐声时代到谐声时代,一批闭口韵字音变读作舌鼻韵(-m>-n,-p>-t/-?),"阴"变为"隐""温"是这种音变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新闻语言客观性问题的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是一个用符号表达说话者的知识,并让听话者接受的过程.言语行为要实现自己的意图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有构成性的也有策略性的,"内容客观"是新闻言语行为最重要的构成性规则.而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性并不仅仅是不编造假新闻的问题,其中包括知识传达、符号可能、接受心理三方面,"知识传达"意味着是否"说的是客观的,不说不客观的,客观的重要事实就一定要说";"符号可能"意味着世界的动态性、无限性、完整性与语言相对的静态性、有限性、抽象性的矛盾;"接受心理"意味着在听话者的认知心理中存在着权威即客观、亲近印客观、常规即客观、重复印客观、一致即客观、细节即客观、数据即客观、画面即客观、说法既客观、直引即客观、干脆即客观、及时即客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饮酒文化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日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两国的酒文化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由于认识形态不一,导致两国间的饮酒文化都存在着差异。本文试着从酒度、酒令、酒名、酒情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两国酒文化的特征及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被广泛应用。夸张修辞与情境、语体等外在条件相关,更与联想、想象、情感等内在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夸张作为一种修辞现象产生是有其客观心理机制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夸张建构和夸张接受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夸张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音语调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诸如女性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语体和高雅口音、更喜欢使用升调等等。形成英语语音语调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神经生理原因、文化心理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英语性别差异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实现男女地位平等后,才能达到英语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3.
王希杰先生将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统称为"四个世界"。它以语言世界为轴心,结合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及"四个世界"之间的层次关系,探讨并完成"四个世界"理论对汉语修辞的思想观念上的革新、研究方式方法上的突破,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研究解释汉语修辞的发生原理、运作机制,从而反映修辞的本质和规律。用"四个世界"理论阐述汉语修辞现象,理解起来简单明了,把握实质轻松自如,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精神内涵。利用"四个世界"理论,可以使我们从更为广泛更为宏观的方面理解修辞,更为简便更为明了地掌握修辞,更为恰当地发挥修辞的语用功能,从而超越以语言为本位的狭义的微观的传统修辞观念。  相似文献   

1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20世纪末出版,风靡全球。作者对传统魔幻小说的创新不仅仅不在于题材和语言革新,更多的是在于对真实情感的回归,对文学多元性的吸收和应用。读者能够深刻地感觉到《哈利·波特》既亲切又新奇,有怀旧味道的同时又不乏时代的气息。总之,《哈利·波特》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哈利·波特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车贴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车贴语形式简洁,内容丰富,本文从车贴语中对物理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车贴语中对心理世界的反映、车贴语对文化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车贴语对语言世界的反映与偏离这四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对车贴语中的四个世界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by late childhood individuals recognize conventional norms as social contrivances that are arbitrary, relative, and changeable. However, this conclusion conflicts with other evidence that children and adults "reify" social formations by apprehending them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social products. 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 phenomenon of ethnocentrism with the image of people who perceive their social worlds as arbitrary and relative. Most of the studies have questioned respondents about comparatively "transparent" rules, that is, those whose arbitrary human origins are evident. Moreover, the customary questions used to measure perceived conventionality are often simplistic indicators of a complex phenomenon. The result is an exaggerated portrayal of children's and adults' awareness of the conventionality of the social world.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使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存在于各个社会,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同时由于语言根植于文化,通过委婉语的运用,我们可以洞察不同社会的文化差异,委婉语历史悠久,英语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由两部分组成,前缀eu指good,后缀phemism指speech(语言),结合在一起就是指好的言语。它是指在言语使用过程中,人们在谈论尴尬或者不好的事务时,尽量避免用粗鲁的或直接的语言,换之用温和的表达方式,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委婉语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社会发展其功能和范围在不断扩展,因此,了解委婉语有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理解:开始与终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哲学解释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可以被看作对理解和解释进行研究的三种不同方式,它们分别关注理解本身、理解的对象和理解的方式。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理解开始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心理需求和增进交往的实践需要。当我们把一种陌生的文化现象作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容在我们的知识信念系统中,或者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知识信念的一个逻辑蕴涵,我们就达成了对这个现象的理解。第一种理解会导致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认,第二种理解实际上倚赖于某种维系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共性。但是理解有其限度,在理解的尽头,人类需要宽容和用来约束交往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间交往的逐步频繁,不同地域间文化和语言的接触也愈加密切,于是,在语言翻译的斟酌中碰撞出了文化心理的火花。外来词翻译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便是一个最直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