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先队小干部》2010,(1):32-33
我做作业一向很快.也很少出错。做完作业出去找同学玩.他们就提出要抄我的作业。 要是我答应了呢.他们就跟我玩;不答应呢.他们就要做作业.不能陪我玩了.  相似文献   

2.
“机智”豆     
”唉.怎么就想不出来呢7”平日里思考片刻就能解答出来的题目.如今苦思冥想了好久也没结果.急得我直抓耳挠腮。”怎么了7”表哥走过来.“一早就在那儿嚷嚷.”“求聪明。”  相似文献   

3.
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想知道今天是晴天还是阴天.看木梓……穿的衣服就知道了.说曹操曹操到.看.木梓走进来了.她穿着厚厚的长至膝盖的紫色羽绒服.一副紫红色的手套.一双深灰皮靴.这一身装束.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整个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孕产QA     
《母婴世界》2012,(6):82-83
胎动 我现在还有一周就到五个月了.小家伙从四足月开始就动了.动得特多.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点担心!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科普作家李毓佩曾说过:“数学里的黄金分割造就了无数美丽的建筑和艺术.比如维纳斯、蒙娜丽莎.无限不循环小数造就了奇幻的金字塔……”这就是数学的奇妙.它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边转悠。爱因斯坦就对代数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代数嘛.就像打猎一样有趣.那藏在森林里的野兽.你叫他X.然后就一步步逼近它,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许多教师会走进这样两大误区:第一.在课堂中大讲特讲科学发展的知识.不走进课文.不进行语言训练.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课堂就遮挡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读文”.而不是“科普”。第二.有的老师认为科普类文章的教学.就得讲说明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爱.是人世是最美好的情感。准如果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通向健康、快乐、成功的幸福之门.如果教师拥有了它.那么它就拥有了启迪学生心智、温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进步的智慧之门.棒开这扇门.  相似文献   

9.
我从小就被称为是早熟的、古怪的少女。当我快速而马虎地结束认字过程之后.我就开始写作了。现在出道已经快九年了.写了几本书.创造了一些人物.制订了一些目标.被一些人所知道。  相似文献   

10.
周娜 《小读者》2011,(11):28-28
我的妈妈别的都好.就是太唠叨。从我早上一睁开眼.妈妈的唠叨就开始了。“快起床!快起床!现在都七点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每天早上.我都是伴着这样的唠叨声起床的。每当这时,我都会迅速地爬起床.可是到了表跟前一看才六点半.我就知道妈妈又在“骗”我。不过.从此我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可多亏了妈妈的唠叨。  相似文献   

11.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  相似文献   

12.
《母婴世界》2011,(11):94-95
我家宝宝1岁4个月.爱和别人抢东西、爱破坏东西。拿到纸类的物品就撕.撕不了的,就揉;拿到玩具,就往地上摔或猛睃;衣柜里的衣服、布料什么的都拖出来.扔得满地都是;桌子上的物品只要他能拿到的.也都往地上摔.还用脚踩。如果什么东西被他摔碎了或弄坏了.就很高若。但是.如果不让他拿.或者说他、接他.他就很生气,又哭又闹。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好奇心重.但他这个表现.也太与众不同了。  相似文献   

13.
王妍妍 《学周刊C版》2014,(5):196-196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这一辈子最该感谢的其实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因为父母太爱我们了.也就多了几分唠叨.我们也就多了几分反感。于是.指导孩子和父母处理好亲子关系就成了教育者刻不容缓且必须去做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地址     
父亲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以前.他几乎一星期就来一次.见了我先把一沓书报稿费单递到我手里,半喜半嗔地说:“本不想来.可是又攒了一堆.我要是不送来,你不就没钱花了?”他的语气有些洋洋自得.仿佛没有他这样频繁地奔波两地.我的日子就没法过下去.  相似文献   

15.
蜜蜂的尾针     
牟丕志 《小读者》2011,(9):14-14
上帝创造蜜蜂的时候.为了使蜜蜂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就特意为它设计了一根尾针。当它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可以用尾针来反击对手。有了尾针,蜜蜂感到非常得意。它想.有了这样神奇的武器.我就不怕别的动物欺负了。于是飘飘然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文科》2009,(3):31-32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由于体弱多病.不得已将铁铺转让给他人而自己当帮工.他从小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他只读了几年小学就辍学了.还不到12岁他就开始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期,年过六旬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姐弟三人安心读书.正月初五就随着一帮村里人去了南方打工.母亲一人就扛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一个女人家其实是不堪重负的.果然.就在我即将毕业的前夕.她病倒了.是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连走路都要人扶着,更别说干活儿了。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集中精力去做.这样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多年以来.传统体育课上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单调的教学手段.都让体育课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兴趣。因此.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小天 《小学时代》2010,(6):26-30
面对面就像照镜子一样.对面的人和你一模一样,这是种什么感觉?相像也就罢了,再有同样的性格.同样的爱好.甚至同样的思想.相隔千里却能感知对方.对方受伤你也会感同身受.这就不这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20.
班级都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要实现这样的基本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具备让学生“服”的功力.那么,如何修炼这项“不世神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