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宁波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群体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中年教师,是亚健康高发生年龄段.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女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亚健康发生率与学历成反比.缺乏运动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心理"亚健康"之自我测试问卷,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探讨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并根据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运动处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综合分析,指出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阐明了运动处方在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不仅与机体自身的营养、代谢等状态有关,而且与行为因素,环境、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应在积极诊治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同时,加强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和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今正在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本文在分析当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以及探讨引发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预防亚健康状况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魏建 《考试周刊》2007,(2):120-121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引发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然后从不同的引发因素探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特点、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分型,针对不同的引发因素和表现特点实施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的,心理亚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沉迷网络、孤独、冷漠、炫富、仇富等方面,这些亚健康的状态对社会人际关系、社会氛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成因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入手,透析产生亚健康成因的根源.能够寻找预防和缓解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即"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略)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中国亚健康的人群不断的增加,7亿多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320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8%,女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于男体育教师,40—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率最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命·青春     
生命与健康远离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虽然亚健康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下,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相似文献   

13.
马锦华 《成人教育》2004,(11):38-39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但仍归为一种心理的非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破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对函授学员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成人函授学员有47.6%存在亚健康状态,但通过科学的心理调适,成人学员是可以走出亚健康状态,从而身心健康地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状态又叫病前状态 ,或叫第三状态。亚健康是相对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而言的。医学上把人的健康状态叫做第一状态 ,把人的疾病状态叫做第二状态。人体除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外 ,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既非健康 ,亦非疾病”的第三状态 ,就是亚健康状态。它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113-115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心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的综合状态。人类大约有七成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向人类健康出示了黄牌,亚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慢性非传染病的潜伏期。人类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平衡心理、动静结合、改善生活环境等手段,预防和摆脱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亚健康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严重。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因此,为避免亚健康状况在大学中蔓延,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建设,使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加丰富,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在分析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导致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后,对体育生活方式在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养生苑     
《师道》2007,(3)
警惕亚健康的七个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人的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人、病人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  相似文献   

18.
张衡 《华章》2010,(33)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社会其他人群.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中学生的一种较常见的状态.对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那些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多些关注和了解,从而对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方面加以控制,达到从"心理亚健康"回复到"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亚健康,人们往往认为那只是成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儿这一亚健康人群。事实上,根据相关小儿"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小儿亚健康已经容不得我们继续忽视了。并且,与成人相比,小儿的亚健康状态更接近于疾病状态,所以,应该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赵光禄  王素娟 《考试周刊》2012,(75):156-157
部分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存在已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肌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的亚健康状态提出了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期帮助他们尽早走出亚健康状态,促进其心理、肌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