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75年宪法通过以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家权力的运作模式中,存在着三对法治与权治的矛盾: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总统的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一个礼仪性的角色;法律上内阁只是总统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性,但在议会的支持下内阁成为实际的政府;法律上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实际上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认识以上矛盾,对于理解法治文明在各国成长的艰难,会有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重难点突破]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议会讨论并制定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间接的民主方式.代议制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原则.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相似文献   

3.
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力图对明治宪法作民主化解释,这为近代日本政党内阁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却遭遇了以蓑田胸喜为代表的右翼学者的攻击,随着日本军部企图掌握政治主导权,以国体明征运动为契机,冈田启介内阁两次发布声明,抹杀天皇机关说,而与此同时,穗积八束、上杉慎吉等人的天皇主权说也一同受到批判,之后形成了以里见岸雄为代表的国体宪法学,国体完全凌驾于宪法规则,宪法学研究与政治上的法西斯化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4.
法国宪政审查制度的建立历经曲折的发展过程而终于在第五共和国宪法中得以体现,第五共和国建立了宪法委员会以及独特的宪政审查制度,以监督议会与内阁对分权原则的尊重,它超然于三权部门之外独立进行违宪审查。宪法的第七章对宪法委员会的组成和成员任命、职权范围和对违宪法律的惩戒一一作出明确规定。几十年来,第五共和建立的宪政审查制度不断丰富发展,通过抽象审查的方式推动法国的宪政进步,保障了法国宪法的稳定性并使之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直接领导军部,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事问题,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但近代天皇制的特点是天皇很少亲政,即使在御前会议上裁决争端,  相似文献   

6.
违宪审查主体的界定是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核心。违宪审查主体、违宪主体、违宪审查程序启动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虽然学界对我国究竟该建立什么样的违宪审查制度争论不休,但违宪审查主体的确立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宪政体制。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具有相对独立地位、较高权威的违宪审查主体制度,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875年宪法通过以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家权力的运作程序中,存在着三对法治与权治的矛盾: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总统的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一个礼仪性的角色;法律上内阁只是总统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性,但在议会的支持下内阁成为实际的政府;法律上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教师在讲授第三共和国政体时,首先自身要破除对西方法治文明的迷信,摆脱僵化的历史概念对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8.
宪法责任是指因违反宪法的规则、原则与精神而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宪法制裁则是指因违宪所应承担的宪法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宪法责任是宪法制裁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对外国宪法文本中责任主体、依据、形式、程序等条款设置的考察,发现我国宪法文本中相关责任条款在责任主体、依据、形式、追究主体与程序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现行法律体系框架内,认真对待并充分实施宪法功能是通过宪法制裁维护宪法权威的基础,完善宪法责任条款的相关操作程序规则与操作技术是通过宪法制裁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规范权力、控制权力、限制权力的最高文件,权力活动违反了宪法规范或宪法精神构成违宪行为,通过对违宪行为的违宪审查来追究运用权力的机关或人的违宪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应有之义,也是树立宪法权威、以宪法规范引导社会生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临时参议院是民初中国资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具有立法性质的权力机构。从 1 91 2年成立到 1 91 3年解散 ,前后存在了一年多。在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 ,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比照欧美各国议会的历史 ,用政治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考察临时参议院一年多的立法情况 ,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国的议会民主政治还处于幼年时期 ,远未达到成熟的阶段。民初 ,政党政治虽很活跃 ,但参议院未能适时地建立相应的推动议会内政党政治的组织制度。与后来的第一届国会相比 ,临时参议院内部党争并不十分激烈。由于议会政党尚属草创阶段 ,党内领袖又多不是参议员 ,…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案,使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法治作为一种当代社会主流控制模式,必须以深厚的道德底蕴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大学的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对高中及中专物理教材中的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作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大学与中学或中专物理中两套不同描述方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以德治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此理多有论述。本文着笔旨趣在于“德治”方面,以透视传统“德治”之本义,并及社会主义以德治国的特点和本质。一由古贤主要是儒家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传统“德治”,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基本的逻辑环节,即“民本”——“德治”——“邦宁”。既然“民为邦本”民本,因而要达到“邦宁”,就必须实现“本固”,也就是“保民”,“得民心”;而实现“本固”的关键,则在于根据“民为邦本”的理念,实施“为政…  相似文献   

15.
16.
略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一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论述的,这就把过去我们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略扩大为“德法并举”的方略。把以德治国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决不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否定,而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法治与德治的结合问题提出了三点初步意见。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同时,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法律,道德在内的西方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两大基本的社会规范,在治国过程中发挥着异形互补的作用,以德治国就是依靠人类道德规范和社会成员的普遍自觉性治理国家,道德的引导性,防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可以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规则体系,而法律则往往是把人类道德规范外在化和强制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德主法辅的治国方针源远流长,而西方历史上的法治思想则十分突出,现代中国政治的症结不仅是缺乏法治,而且是道德与法律两重因素的共同缺失,因此,要建立法治国家,必须克服唯法主义的偏向,提倡讲求道德与遵从法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 ,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 ,二者紧密结合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障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要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the company that brought the original Golden Rule lawsuit explains why the lawsuit was brought how it was settled, and what he now, 3 years after the settlement, thinks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