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中有两种糊涂方式:一是假糊涂,即清楚问题糊涂教;二是真糊涂,即湖涂问题清楚教。本文就这二种教学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一、清楚问题糊涂教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只从正面反复讲,对错误之处进行教学辨析、归类、评讲,其效果不一定好,讲过之后,学生往往会重犯错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的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假糊涂”方式:根据学生易忽视、易错误之处,佯装“不露声色”地讲错,待出现问题,再和学生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解答数学习题,描绘函数图象,画出几何图形等,常常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处理的方法往往有以下两种:一是发现学生的错误后,对错误之处进行数学辨析;二是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将某一内容的错误归类,加以讲评、纠正,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两种方法无疑是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有意差错"的方法,即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忽视或弄错之处,有意将解题过程"不露声色"地讲错,最后引出矛盾或说明解答是错误的,然后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这样充分暴露了错误过程,让学生在"情理之中"惊呼上当,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在能力上得到一次再提高,从而达到预防错误、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一种,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不让错误出现。采用这种方法的教师见到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错误时,往往焦躁不安,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不犯错误,于是在教学时反复讲解,再三叮嘱:哪些地方有坡坡坑坑,需要怎样注意才不会摔跤;哪些地方不容易转过弯子,需要使用哪些带枢纽性的、关键性的话语才可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就是说必须把学习中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事先讲得清清楚楚,加强各方面预防措施,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给学生解决了问题,认为教得其法,心安理得;学生也认为教师讲得透彻,很有水平。  相似文献   

4.
“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是他们朴实思想的最真实暴露.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错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再多动画实例,学生往往也只能依葫芦画瓢地制作出一模一样的动画,稍加变化,学生就傻眼,不能举一反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讲解动画的制作过程,为操作而操作,没有对图形、图层进行剖析。这样,学生就不会从动画的角度分析和考虑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变通,从而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动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在所难免,它是认知过程中必然的思维产物,也是学生思维上各种缺陷的真实暴露.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深刻反思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思维受阻的症结、错误答案的类型等等.在学生的错误解答或信息的缺失中,挖掘出错误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控和修正,教会学生纠正错误,促使新知识和解题能力的生成.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错误中包含及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做宝贵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则会变错为宝,拓展学生的思维,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往往教师讲得多、讲得难,学生练得多、练得苦,可是作业反馈情况和考试成绩却不能尽如人意.老师经常强调的错误为什么还是频繁出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如何避免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本文以一道学生错解题为例,浅谈对高三数学错解题评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小新 《考试周刊》2013,(13):58-59
一、对初中学生在出现解题错误时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往往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对问题的解答不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害怕通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接受正确的知识,而对错误问题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错误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环节弱化导致的,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或理解困难,不能将知识迁移到新问题解决中.教师要剖析自己在教学中导致学生错误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以此分析教师教学中弱化环节导致学生问题解决时出现错误,并给出改进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曾慧 《现代语文》2010,(12):24-25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一言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难以互动,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数学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些练习,以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每个单元学习完毕,我们都要进行单元检测,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以此反馈教师的教学不足,暴露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问题.我们对待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有时往往很难找出导致发生这样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评讲要就题论理昆明市西山区红联小学沙志昭课堂评讲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往往会与教师的主观愿望有差距,甚至出现错误,这是教学中的正常现象。教师应针对所出现的差距或错误进行评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评讲不是课堂教学简单...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却在下面开小差;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某些知识点教师虽反复强调,但学生在作业、考试中仍然屡屡出错,为什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教师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陷阱",让学生充分暴露易犯的错误,然后再据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锗在哪里,怎样认识和理解才对.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三阶段数学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课型是习题课,教师精选题目,学生课前自主练习、课上交流探讨互动、课后巩固总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习题讲评课往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一讲到底,难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就题论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教师讲完了事,缺少方法的思考和总结.这种流于形式的习题讲评,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16.
一、对初中学生在出现解题错误时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往往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对问题的解答不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害怕通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问题的出现缺乏心理准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夯实物理基础知识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中,有些老师和学生侧重做题.甚至认为:练习难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正比.所以,他们喜欢多做题、做难题,而忽视物理基础知识,如物理概念与规律、物理基本方法.事实上,做题过程中,若题中条件较为隐蔽,或所给条件多过所需条件,亦或改变提问角度时,学生往往因为概念模糊而做出错误结果.对此,教师应该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设置部分概念习题,让同学充分暴露其错误所在,通过讨论分析错误产生原因,把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错误,错误意味着学生的思路出现偏差,或方法选择不当,或认知结构不完善等等;错误也意味教学受挫,意味教师的教学存在不足与缺陷,因而作为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学生出错。但我们又要看到,出错并非就只是坏事,如果教师处置得当,引导有方,错误也能闪现亮点,能绽放美丽的花朵,能成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点,方法、技巧的滋生点,情感、态度的转化点,能转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要产生这种效果,教师就应树立课程意识,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由 于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对某些 概念或定理缺乏完整的认识。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引导“碰 壁”的教学尝试,即针对学生在应用 概念或定理方面容易发生错误之处,故设疑障,使其问题暴露出来(即尝试错误),然后,启发学生深入分析错因,让学生充分认识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王玉萍 《数学教学》2014,(11):19-23
一、问题提出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一方面可以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另一方面错误也是正确的先导.错误在许多时候比正确更有教育价值,正如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所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加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